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港航动态 > 对中国沿海港口适应度的解析

对中国沿海港口适应度的解析

来源: 绝顶思维 发布时间:2020-01-11 6:00:00 AM 分享至:

(图片来源:张凤展)

在贾大山、徐迪发表于《中国港口》的文章“2019年沿海港口发展回顾与2020年展望”,给出了2000年以来中国沿海港口的能力适应度数据。可以就此数据进行一些延伸的思考和分析。

港口能力适应性,指的是港口的能力除以港口的吞吐量。考虑到港口装卸的月度差异以及部分战略性物资的保障能力,港口适应度在1.0-1.2之间为基本适应,1.2-1.3之间为适度超前。按照这样的标准,自2000年到2008年,除了2004年的数据为0.95,低于1.0以外,其他年份的数据都在1.0-1.2的区间,表明中国沿海港口已经处于基本适应状态。2004年港口适应度低于1.0,源于港口对中国加入WTO所引发的货运量增长准备不足,进而出现了港口能力稍微偏紧的状态。那一年,港口吞吐量增长了大约24%,这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港口增速。但是,1年后,这一数据就回归到了1.0的状态,表明中国港口建设对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非常强。

自2009年以来,中国沿海港口大多数时间处于适度超前的状态,其中2015年和2016年处于能力过剩的状态。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沿海港口自2009年开始进入了适度超前的发展阶段。2019年,中国沿海港口的能力适应度为1.22,与2018年持平。2019年港口吞吐量增长4%,也就是说,2019年新增能力也增长了4%,这是在465亿元投资的情况下实现的。适度超前的港口必然对应着港口盈利能力的收窄,相应的数据也印证了这样的判断。港口的净资产收益率自2010年达到9.4%之后就一路走低,到了2018年仅仅为5.3%。值得欣喜的是,2019年,该数值回升到了7.1%,这是多年来未有的成绩。这一成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可以看到,对净资产收益率贡献较大的两个港口是招商港口、上港集团和宁波港,其净利润分别增长了448.9%、32.5%和22.0%。招商港口利润增长非常快,并非源于经营向好,而是深赤湾A与招商港口的合并报表导致的利润大涨。上港集团2019年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资本性的盈利增加,也即金融和房地产类的贡献。宁波港主营业务增长比较稳定,几个大宗货类的增幅都不低(跟全国平均比较起来),另外还有几个亮点,比如滚装业务和黄沙业务。这是支撑其净利润增长较快的原因。

对于港口净资产收益率的大幅增长,可以想到的一个变量,就是港口资源整合。从货主和船东的认知来看,港口资源整合必然导致其话语权更强,继而体现在相应的收益上。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这种关联性似乎并不存在。

从未来的走向来看,港口长期保持能力适应度适度超前是可以预见的趋势。未来港口建设,最需要考虑的是把握建设的节奏,不要让港口适应度超过1.3 的适度超前的区间,进而给港口装卸费产生负面影响。未来港口建设的重点,首先要通过提升港口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港口的劳动生产率。虽然,智慧港口的相应投资暂时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效率提升及收益提升,但这样的趋势不可阻挡,相应的效益会逐步显现。其次,通过改善港口的集疏运体系来提升服务效能。也就是说,未来港口投资的重点并不在于扩能,而在于按照港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投资。比如,安全领域的投资降低港口发展的风险,绿色领域的发展满足行业发展要求,承担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图1 沿海港口吞吐量能力适应性变化

图2 码头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毛利率变化(前三季度数据) 

表1  2018-2019年前三季度几家表现出色的上市码头公司净利润变化    亿元

本文关键词:中国沿海港口 标签:中国沿海港口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