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港航动态 > 科技赋能中国港口智慧战“疫”

科技赋能中国港口智慧战“疫”

来源: www.chinaports.com 发布时间:2020-03-01 8:57:10 AM 分享至:

为探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港口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发展的趋势,2020年2月27日下午14时至16时,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上海舶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举办“新冠肺炎疫情下港口智能化发展启示”线上研讨会。

港口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环节,也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门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港口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工作人员返岗受限等情况生产效率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同时,智能化港口的创新应用顺势而上,有些科技公司推出智慧港口远程作业系统,保障了港口货物的正常流转,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港口稳定复产复工的有效支撑。

与会专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港口智能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随着新技术加快应用,智慧航运新生态正在形成。

智能化技术为港口抗疫、稳产提供支持

据了解,在此次疫情中一些智能化应用较成熟的地方港口,一方面在疫情面前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抵抗疫情的蔓延,另一方面也利用了成熟可靠的智能化技术,减少人员接触,保证业务指令的正确性和及时性,确保了港口的正常运作。

江阴港使用上海舶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股东烟台华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散杂货码头系统GCTOS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发挥了很大作用。1月份江阴港货物吞吐量平稳,在保证港口日常运转的同时,还为湖北转运了39.78万吨铁矿石,保障了疫区物资供应。

“我们与国内一流的港口机械制造企业振华重工紧密合作,致力于打造无人装卸、无人堆场、无人理货、无人闸口和冷藏箱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等各场景下无人化项目产品,并且在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支撑下,不断改进产品算法,从而全面实现港口的智慧化、无人化。” 上海舶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龚浩江介绍。

疫情应对催生港口智能化管理新需求

上海振华重工智慧产业集团总经理杨海胜表示,目前振华已经收集到了有关疫情方面产生的用户需求。全球各地区港口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尚缺乏足够信心和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杨海胜预计,这一点会催生新的市场需求,例如闸口的无人值守/自动过闸、堆场无人作业、无人理货、岸边船公司和码头业务转向非接触式等信息化建设需求。

上海海事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沙梅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下,货运活动的突然放缓和港口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等突发扰动因素对港口智能化管理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远程办公、在线优化决策等。

智慧航运新生态正在形成

龚浩江认为,港口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在保持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才是提高港口竞争力的核心。当前,国内港口非装卸业务占总收入的比例日益提高,这意味着今后的港口将不再是仅仅提供一个装卸转运的场所,而是真正发挥物流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将通过各种有效的数据融入物流体系,并使整个物流体系更加顺畅、高效。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一省一港”的集团化整合已经在各地实施,这对管理、数据的统一提出了要求,也加快了港口智慧化、智能化的建设步伐。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并与航运业结合,尤其是近年来国际航运发展模式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窗口,智慧航运新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北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圣翰认为,智慧航运不单纯涉及港口的运行,还包括货主、船代、货代,以及船队等方方面面。未来,围绕着港口生态圈的各方如何进行互利互惠,形成良性运转,保证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是港口智慧化层面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重点。

沙梅认为,当前急需加快、加强港口在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和优化决策方面的智能化建设。这方面的市场空间很大,要求很高,如何将港口智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创新和商业化有机结合,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信息社是新华社直属机构,是新华社经济信息一体化管理和经营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新华社经济信息采集、产品生产、市场营销和用户服务等。

上海舶云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SZ.002331),销售集团港航信息化、雷达智能安防等产品,运营“www.chinaports.com”网站。

文章来源:港航视界(ID:ganghangshijie)

本文关键词:科技赋能 港口智慧 标签:科技赋能 港口智慧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