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绿色环保 > 频繁刷屏的“碳达峰”“碳中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频繁刷屏的“碳达峰”“碳中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来源: 企界 发布时间:2021-03-30 8:00:00 PM 分享至:

最近,有俩词频繁刷屏:碳达峰&碳中和

从去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到12月举行的气候雄心峰会,我国多次表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而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入今年要抓好的8大重点任务之一。

究竟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为何要提出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又意味着什么?碳中和要首先关注哪些领域?本期【企界】与你一一探讨。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所谓碳达峰其实就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一个时间点达到历史峰值,然后开始平缓波动再逐渐稳步回落。

而碳中和则是指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产业调整等让排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最终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二者之间先达到碳达峰,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基础,碳中和则是低碳发展的终极目标。

国际上也非常支持这个事情,在我国宣布碳中和目标后,日本、韩国等也相继做出承诺,美国自拜登上台后更是重回《巴黎协定》,今年三月,和欧盟一起也宣布将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可以说这是人类未来非常重要的一项环保战略,但事实上,对于咱国家来说这条路未来是充满挑战的。首先,我国经济体量大、能源需求高,所以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一直以来都很高。2019年的数据显示

而另一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对煤炭的依赖性很强,这样的情况下要用9年时间实现碳达峰,再用30年时间实现碳中和,同时要保证经济不掉队,挑战就还蛮大的。

为什么要提出“碳中和”?

这要从气候变化说起,随着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气候危机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我们正在经历热浪、洪水、干旱、森林火灾和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

全球平均气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上升,全球变暖水平保持在相比工业化前不超过1.5℃以下的可能性迅速降低,人类跨越不可逆转的翻转点的风险也在增加。

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今年,《巴黎协定》被反复提及这项2015年达成的协定,给世界划了两道“限定线”,到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的幅度控制在“低于2℃,最好不超过1.5℃”。

如何实现碳中和?

应对气候变化包括减缓和适应两方面的工作,碳中和瞄准的是减缓气候变化,而实现碳中和需要经济社会全面转向绿色低碳。

专家指出,碳中和必须做好“加减法”,一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一手增加碳汇、发展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等,实现排放量和吸收量的平衡。

减缓措施产生效果需要很长时间,但眼下气候变化的很多影响已经发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必不可少。

从行业看,在“十四五”期间钢铁、水泥、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要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利用市场机制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和企业技术创新,引领社会投资向低碳绿色产业倾斜。

此外还要在农业、林业、土地利用、草原、湿地等方面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强化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增加碳汇。

实现碳中和,中国是认真的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规模相当于120座核电站,火力发电占比首次降至50%以下,风力发电创历史新高。

而且“十四五”规划纲要设计未来经济路线时,将应对气候变化列为主要目标,表明中国将采取更为有效的减排措施。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是真诚的,事实也在不断证明,中国正在采取有效行动。

2020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52吉瓦,是2019年该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的2倍多。中国新建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019年的2.7倍,太阳能发电增长80%。中国创纪录的风电装机容量,确保了其在全球风电行业的领先地位。

2021年2月1日,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中国谨慎地将碳交易扩展到全国范围,这是该国大幅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

我国也在积极有序推动核电发展,将其作为减少碳排放的关键工具。截至2021年1月,中国已有49座核反应堆投入使用,就核发电量而言,中国自2019年以来仅落后于法国和美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将重点发展核能假以时日中国的核发电量将超过上述两国。

决心是真诚的,行动是有效的。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中国的绿色能源技术已经走向海外,助力当地企业降低能源成本。

“中国制造”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总装机容量600兆瓦,建成后将成为乌干达最大的水电站。乌干达能源结构带来巨大变化,每年节约原煤约131万吨,电价将降低17.5%,给更多人的生活带来便利。

“少排放二氧化碳,多固化二氧化碳,最后变成零。”“碳中和”看似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法,但如果再往深处看,随着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转变,将会开启一场新的能源革命,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注【企界】,及时获取企业、港口、航运等资讯

 
本文关键词:绿色环保 标签:碳达峰、碳中和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