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浪潮起又落,悠悠海风越千年。回望历史,当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距离长安千里之外的南海边上,一条以广东为起点向广袤大海延伸的远洋航线也渐渐形成。长达万里的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遥遥呼应,成为中外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东顺应时代潮流,开放的窗口越开越大。十年来,广东在对外开放的航程上行稳致远,结下累累硕果: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年进出口额从1.1万亿元增长到2.3万亿元;企业“走出去”势头良好,十年累计新设立境外企业(机构)1468家,直接投资48.4亿美元;持续开展多姿多彩的文化展演和交流活动,推动中外文明交融互鉴……
一条海丝连通世界,片片帆影向海而发。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证券时报记者来到南海之滨,在海风海韵中聆听广东的开放故事。
产品销往全球
站在广州港南沙港区三期码头,微风拂面,海天相接。不远处,一艘巨大的蓝色货轮停泊在码头,船上堆满了集装箱,等待着装卸作业。岸边,高耸的24个集装箱岸桥整齐排列,巍然壮观。
作为世界海上交通史上唯一历经两千年而从未中断通航的港口,广州港也被称作“历久不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千年以来,广州港参与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见证着广州这个千年商都的繁荣,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广州港完成“华丽转身”,不论是集装箱吞吐量还是开辟航线数量都有显著提升。记者从广州港集团了解到,2013年,广州港主力港区南沙港区仅仅开通了42条外贸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刚刚突破1000万标箱;如今,外贸航线已增长至150余条,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达120余条,海运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0万标准箱。
繁忙的广州港是广东外贸十年不断向前奋进的缩影。数据显示,广东进出口总值从2013年的6.78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8.3万亿元,年均增长2.3%。出口从3.95万亿元增长到5.32万亿元,进口从2.83万亿元增长到2.98万亿元。同时,贸易自主性显著增强,贸易方式从以加工贸易为主导转变为以一般贸易为主导,一般贸易从2013年的2.29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4.54万亿元,占比从34%提升到55%。
贸易市场方面,新兴市场占比不断上升。广东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3~2022年,广东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年进出口额从1.1万亿元增长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8.16%。除此以外,广东还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泰国、阿联酋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组织超过50场广东商品展,推动“广货”在海外打开更大市场。
为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市场机遇,广东企业主动求变,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据广东证监局介绍,锂电池生产企业亿纬锂能、欣旺达先后公告拟在匈牙利分别投资99.7亿元、19.6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相关项目;生益电子、明阳电路等多家印制电路板企业拟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建材机械生产企业科达制造已在蓝海市场非洲的多个国家部署生产基地……
贸易总量不断提升,进出口产品的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彰显地区经济发展成色越来越足。
看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大幅增长,带动外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传统出口货物以家具、家电、服装、日用品等工业制成品为主,但近年来能感受到汽车整车出口量的明显提升。”广州港南沙集装箱三期码头操作部副经理王川说。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广东出口电工器材3705.3亿元,增长1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3563.1亿元,增长6.2%;集成电路2067.5亿元,增长8.8%。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广东外贸的38.8%。其中,新能源产品出口增速尤为迅猛,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新三样”分别增长470%、45.3%、42.6%。
看进口,优质生鲜和时令水果成为新的增长点,反映消费需求的提质升级。“广州港进口货物以原材料为主,这几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时令水果更是深受消费者喜爱。”广州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志鹏说。据了解,在口岸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州港实施“提前申报,船边分流”措施,按照客户选择,码头可进行“船边直提”“抵港直装”作业模式,大大提升进口货物抵港分流和出口货物装船离港的效率。来自东南亚的榴莲、智利的车厘子等水果,从卸船到运抵江南水果市场,仅仅需要两个小时。
从珠江之畔的南方大港到共建“一带一路”的出海通道,千年海港在新的大潮下焕发全新生机。“十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港口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融通,支持产业链延链强链。从一个内河港成长为国际海港,我们一路见证了中国的开放气魄与发展格局。”广州港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品牌享誉世界
从高空俯瞰广州港南沙汽车口岸,一辆辆国产汽车在码头整齐排列,繁忙而有序地开上岸边的滚装船,踏上迈向海外市场的征途。据了解,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集群,南沙汽车口岸目前的堆场面积超160万平方米,一次性可停放商品车6.65万辆。
就在今年8月21日,广汽集团生产的100台AION Y Plus汽车在广州南沙港,搭乘着“长达隆”轮发往泰国林查班港。这是广汽埃安首次向海外市场发运整车,作为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高价值热销车型,AION Y系列代表中国高端智造向海外进军,助力中国新能源品牌领跑世界。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的需求显著增长。“对于广汽集团来说,这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为海外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广汽集团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汽当前正加快布局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下半年预计将向中东及美洲地区市场导入混动及纯电车型。后续欧洲市场将以纯电车型进入,重点聚焦西欧市场,计划今年推进欧洲公司设立。
据介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成为广汽国际最主要的出口市场之一,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沙特、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出口区域市场,今年1~7月出口量同比增长12%,终端销售同比增长35%,呈现良好增长态势;7月,广汽国际中东零件中转仓于阿联酋开业,为沙特、阿联酋等5个国家提供高效的零件供应,满足中东地区的零件需求,提高服务效率。
越来越多由广汽生产的汽车跨过大洲、越过大洋,疾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向上跃迁的一个生动缩影。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与此同时,广东汽车出口总值达128.8亿元,同比增长2.7倍,电动载人汽车出口总值同比更是猛增7倍。
销路越来越广、销量越来越大,背后是我国造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带来了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广汽集团为例,广汽集团已经构建了米兰、洛杉矶、上海、厦门、广州“三国五地”的全球研发体系布局,目前已经掌握覆盖整车及动力总成、新能源“三电”、智能网联等关键核心零部件技术,打造了“电动化+智能化”全栈自研能力,在电动化和智联化技术等方面居于行业领先地位。2023年上半年,广汽集团研发投入超31亿元,新增专利申请1435件,其中发明专利616件,累计专利申请超16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超6000件。
不仅是广汽集团,位于深圳的新能源车企龙头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十分重视科技创新研发,在业内被称为“专利狂魔”。在比亚迪的企业展厅,一面硕大的专利墙上,“技术为王 创新为本”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密密麻麻的专利证书在四周整齐排列,使人看了无不感到心潮澎湃。
真金白银的投入,换来的是扎实的技术成果与丰厚的市场回报。公开资料显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目前拥有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等核心技术;在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开发出的高安全磷酸铁锂电池,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池在安全性、循环寿命和续航里程等方面的全球性技术难题。目前,比亚迪的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乘用车产品,纯电动大巴、出租车和卡车等绿色交通已在全球六大洲、70多个国家地区、超过400个城市成功运营。
“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一直在追赶别人,新能源车时代,我们有机会成为引领者。”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曾如此说道。十年以前,全国每卖出10辆车,其中就有1辆是“广东制造”,广东被称为汽车第一大省。当新能源浪潮滚滚而来,广东又率先嗅到先机,迅速“换挡”提速,再次站上了行业发展的浪潮之巅。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接近130万辆,同比增长140%,占全国总产量的18%,全国每6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1辆是“广东制造”。
从汽车第一大省到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省,积极拥抱变革与创新,敢于吃“第一只螃蟹”,这是厚植在广东这片热土上的基因。当由广东制造、贴着中国品牌标签的汽车行驶在各个国家的大街小巷,也将成为一张张行走的名片,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智造”的科技实力。
文化传播海外
随着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扬帆出海,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也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外传播。在这其中,拥有12家中华老字号和10家百年老字号的广药集团功不可没,成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向世界展示中医药魅力的重要力量。
行走在广州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一间间老字号凉茶铺,闻到一缕缕浓郁的中药香。拥有190多年历史、被誉为“凉茶始祖”的王老吉,是广东凉茶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也是广药集团旗下最为知名的品牌之一。“怕上火喝王老吉”,不仅是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更是根植于每一个广东人成长过程中的记忆。
2018年,王老吉(纽约)凉茶博物馆在纽约曼哈顿开馆,成为了首家海外中国凉茶博物馆。博物馆内,详实的文字史料、丰富的药材器具,让外国友人全方位体验中国凉茶文化的魅力。据广药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广药集团坚持“文化先行”,计划在全球建设56间王老吉凉茶博物馆。“凉茶博物馆逐步建成开放,能够让世界读懂源远流长的中医药老字号文化和凉茶文化,提高全球对中医药的认同感。”该负责人表示。
许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都有中医药使用历史,为广药集团开拓海外市场、传播中医药文化提供了广阔机遇。据介绍,广药集团旗下的华佗再造丸目前已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行销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在为海外民众消解病痛、带来健康的同时,也让神医华佗的故事走向世界。除此以外,广药集团在广州白云山麓建设的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已经接待海内外游客近300万人次,目前正对其进行扩建成为岭南中医药博物馆。
无论是苦中回甘的凉茶、韵味悠长的粤剧,还是热闹喜庆的舞狮、独具特色的骑楼,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广东积极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举办各类文化展演与人文交流活动,在促进文明互鉴的同时,也推动着中国文化沿着“海丝”向世界各地传播。
今年6月,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盛大开幕。本届文博会设有“一带一路”国际展区,以浓郁的丝绸之路文化印记和富有异域风情的展品,吸引无数观众体验和游览。捷克的水晶剔透耀眼,日本的陶瓷杯精致小巧,非洲的木雕纹理细腻……各国商品琳琅满目,体验项目精彩纷呈,搭建起了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
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季,推动中央芭蕾舞团舞剧《红楼梦》、广东粤剧院新编粤剧《谯国夫人》和《柳毅奇缘》、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面向全球观众展演;打造“广东文化精品丝路行”等文化交流品牌;举办东盟、太平洋岛国等广东文化周活动……十年来,多姿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岭南大地持续开展,助力文化向外推广。
十年,只是千百年来海上丝绸之路的惊鸿一瞥,只是广东对外开放不断延伸的一个章节。相信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和大湾区发展的不断深入,融合了科技、金融、文化等多方位发展的广东,还将续写更多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