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绿色环保 > 广西首宗蓝碳交易落户钦州

广西首宗蓝碳交易落户钦州

来源: 中国水运网 发布时间:2023-11-07 12:00:00 AM 分享至:

近日,第一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在广西北海举办。在论坛召开前夕,一笔“蓝碳”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广西(中国-东盟)蓝碳交易服务平台正式挂牌完成交易。这不仅是广西首单,也是中交集团首单“蓝碳”交易。买方摘牌后,将此笔140吨蓝碳捐赠与国家蓝色经济论坛,用于实现会议碳中和。而这场特殊交易的源头正是来自中交城投投资建设的广西钦州金鼓江区域综合整治开发与建设项目。

蓝碳全称“蓝色碳汇”,即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中的蓝碳主要通过红树林、海草和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来捕获碳,以生物量和生物沉积的形式储存在海底,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最有效的碳汇之一。

钦州金鼓江区域项目生态岸线治理总长4.45公里,由于近海海洋生态功能退化较为严重,尤其伴随临海工业迅猛发展,能耗和碳排放呈现增长趋势。面对围塘养殖、红树林区域斑秃等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项目团队经过前期实地勘探并研究发现,按传统模式开展红树林修复保护不仅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仍是“治标不治本”。项目团队深知不能闭门造车,前往广西防城港、深圳福田等地红树林生态公园开展实地考察,汲取海岸带修复经验,同时邀请法国红树林生态专家驻场指导生态摸底调查,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中找寻一个更好的“答案”。

项目团队2020年争取到国家“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1.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把可交易的蓝碳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自主培育红树林苗木约400万株,新营造红树林面积103.13公顷,至2023年孔雀湾区域碳汇总量高达1279吨。“我们栽种的红树林成活率稳定在90%以上。”项目负责人戴振华欣喜地介绍。

“碳库”建起来了,红树林的生态产品价值又将如何开发?戴振华一直都在思考、探索红树林保护的市场化路径,“必须发动更多社会资本和渠道参与,让红树林得到稳定持续的保护。”

碳汇交易便是其中之一,让有碳排放需求的单位来购买红树林等生态系统所储存的碳,从而达到“碳中和”的目的。但由于国内对红树林的碳储量尚无统一的测算标准,广西也未曾有过碳交易的先例。项目团队又踏上了探索多元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

适时,广西关于碳汇调查评估和碳交易试点等政策相继出台,项目团队迅速反应,与广西科技厅、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等专业机构主动对接,探讨红树林蓝碳交易机制,研究碳交易行业交易规范和标准,最终试点选取孔雀湾红树林,率先开展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

首单蓝碳交易为生态保护打开新局面,以此次碳汇交易为基础,项目团队将陆续开展一批红树林蓝碳碳汇交易试点,产生的碳汇收益将持续用于推动海洋生态修复、生态旅游和蓝碳交易等海洋经济新业态发展,探索培育蓝色碳汇产业。

回望如今的金鼓江两岸,新栽种的红树林嫩苗和正在保护中的成年树木有序分布,翠绿葱茏,昔日杂乱荒芜的滩涂海岸,变为了鱼翔浅底、白鹭蹁跹、游人打卡的滨海湿地旅游最佳选择。


本文关键词:碳汇交易 标签:碳汇交易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