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港航动态 > 智领未来 绿动航程

智领未来 绿动航程

来源: 中国水运报 发布时间:2024-07-14 12:00:00 AM 分享至:

7月11日上午,以“智慧航海 畅行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全国航海日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天津举行,一系列关于航运业发展的重大成果与规划逐一揭晓。其中发布的《2023中国航运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93.67亿吨、货物周转量129951.52亿吨公里,分别比2022年增长9.5%和7.4%,航运市场总体需求回升,运力供给充足。关于航运业未来发展,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正成为航运业内各领域单位瞄准的重点方向。

科技引领航运业新变革

全国已建电子航道图覆盖航道里程超过5700公里,长江干线电子航道图实现全覆盖,全球首个依托中国指数开发的航运期货产品成功上市,我国已建成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有21座,自动化的干散货码头有28座……一系列数据为我国航运业智慧化转型趋势作出了生动直观的解释。

世界由港口连接,90%的全球贸易量通过海运实现。“从最基础的硬件到最基础的原代码,包括数据库,我们自动化码头第三期真正地实现了全自主全国产。”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介绍了山东港口的转变。

除了港口,船舶的智慧化转型也加快了速度。“加快推进工程船舶自动控制系统、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核心技术的研发应用,通过高精尖的工程船舶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探索深远海工程船舶装备技术研究。”中交天津航道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文炜表示。

“近年来我们逐渐将300多条船,80%以上的核心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储存、清洗和管理,打造实时感知核心设备工矿,海矿环境、货物态势、大数据的数字船舶。在驾驶台,已经用全面的数字化和AI的视频来判断船舶的安全行为。”招商局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建移举例。

此外,在港航物流货运领域,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商务促进局局长张超分享了东疆实践。他提到,目前东疆已集聚满帮等88家网络货运平台企业,整合社会车辆461万部,实现货物运输量5.18亿吨,运费总额达1060亿元。陆路运输的创新模式也成功复制到航运领域,推动无船承运快速发展,目前区域已聚集五矿、项羽等16家平台企业,注册船舶超2.5万艘,年运费规模超过10亿元。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航运业务场景深度融合为关键正成为航运业未来发展的秘钥。

低碳转型助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绿色航运成为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记者从2024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上获悉,截至2024年6月,我国已建造和在建的LNG动力船舶共计600余艘,纯电动力船舶440余艘,绿色船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绿色航运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绿色港口是绿色航运中的重要一环。“天津建成了全球首个零碳智慧集装箱码头,全港的港口作业机械的低碳率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矿石、铁矿石的清洁运输比例达到了65.1%。新一代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机舵室调校的效率提升了10%,设备的能耗降低了8%。”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罗勋杰分享了天津港口的“绿色成绩”。“在山东,青岛港是第一个绿色智慧双五星的低碳码头,潍坊港可以实现负碳码头,我们主要利用风能发电,自己一年发1亿度电用一半。“李奉利表示。

此外,在航海日活动周期间召开的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上,记者发现,低碳发展正成为诸多企业的关注焦点与行动方向。例如,五矿发展拟联合天津港集团等公司共同投资11亿元,建设港口集约型绿色炉料生产基地;国航远洋集团在津布局船舶绿色甲醇贸易和加注项目,成为顺应全球航运脱碳、拥抱产业变革的典范。

国家能源集团航运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军表示,公司于2020年底全部完成了所有船舶安装船载岸电的改造工作,建成了中国配备船载高压岸电设备最多的散货船队。根据交通运输部水运局的统计,公司船舶岸电的使用率占据了中国沿海散货运输船舶总使用率的75%以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低碳环保的责任担当。

大连海事大学二级教授、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李振福根据研究指出,通过世界银行的分析,未来的航运燃料主要以氢基为基础的燃料,氯氨、氯甲醇是最优前景的燃料,据近期发布的一个最新的研究预测,2030年氯氢在中国和印度将具有成本上的竞争力。

航运业发展“危”“机”并存

当前,航运经济持续稳定恢复,跨区域货物运输量保持增长,智慧绿色港航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航运业各个领域专家也形成共识,当前,航运业发展 “危”“机”并存的局面仍是现实。

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科协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徐祖远分析道,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为航运业的发展提供动能。港航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基本属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一系列港航相关财税金融优惠政策、产业支持政策陆续出台,为水运发展提供“真金白银”的硬支撑。

提到航运业的发展挑战,徐祖远表示,2023年,中国沿海干散货海运量同比仅小幅增长1.1%,有效运力增长预计为4.6%,市场呈现出低位波动的走势,航运需求增速进一步放缓,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同时,部分产业链供应链出现停顿、断裂、紊乱的风险增大,国际航运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不确定性风险增加。此外,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短板和“留白”,网络布局有待优化,需进一步统筹好存量和增量。

针对以上困境,徐祖远建议,要强化对重点节点、主要经济区和重要交通枢纽的水运联络和延伸辐射,确保“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着力扩大水运基础设施有效投资,积极发展江海河联运、水铁联运,提升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一体化融合水平;瞄准世界智能航运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努力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船舶中心绿色智能技术研究室主任李坤认为,航运业应积极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坚持创新驱动、合作共赢,要加快关键系统研发、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创新商业模式、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等。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提出,应加快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技术在航运领域的应用,要打造港航业开放融合的产业生态,实现港航要素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围绕港航上下游产业链,推进港、产、城、船、贸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我国航运业将在智慧绿色双轮驱动下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一个更加智慧、更加绿色、更加强大的中国航运业将在全球航运业中不断增强话语权和影响力。


本文关键词:绿色航运 标签:绿色航运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