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港航动态 > 这两个百年老港如何实现竞合同行?

这两个百年老港如何实现竞合同行?

来源: 辽港集团 发布时间:2019-09-30 6:00:00 AM 分享至:

聆听世纪钟声,历经风雨洗礼。作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沿与窗口,大连港营口港——这对并蒂同生于中国第二大半岛的百年港口,在与共和国同行的岁月里,沿着极其相似的发展轨迹,使命一致,竞合而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港驶入了建设发展的快车道,双双跻身世界大港之列,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

70年间风雷激荡、瞬息巨变,飞速发展的大连港与营口港,不仅见证了中国港口行业的崛起,带动引领着腹地经济的发展,也记录下东北地区深化改革、持续开放的辉煌印记。从此消彼长的竞争对手,到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再到如今血脉相融的亲密家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连港与营口港拥有了共同的名字——辽宁港口集团,也由此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的壮丽航程。

历经苦难重获新生

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社会环境急剧动荡。在内忧外侮、国运多难中,营口港与大连港相继“被迫”开埠。

1996年的大窑湾

2019年的大窑湾

营口港位于渤海湾内部、辽河下游入海口,是距离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口。根据1858年清朝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的《天津条约》,营口港以牛庄之名被迫开埠。1861年,营口港开始接待外国船舶,成为中国东北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口岸。国内外贸易的持续发展使营口港于1890年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并以“东方之贸易良港”闻名于世。

在营口港“如日中天”的1899年,与其相距180公里的大连港正式开埠,为日俄战争后营口港陷入长期的衰退埋下伏笔。

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毗邻黄海和渤海,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是环渤海和辽东半岛沿岸港口通往国外的最近点。十九世纪90年代,为争霸远东,沙俄占领了旅顺口和大连湾,并于1899年开工兴建大连商港。日俄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大连港后来居上,国际贸易港地位得到强化,发展由此进入快车道:1912年海关贸易额超过营口港,成为东北地区最大港口,1918年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二大港口。此消彼长下,发展近半个世纪的营口港则逐渐沦为只能开展国内贸易的二流港口。

共和国建立后,饱受屈辱与蹂躏的营口港、大连港也意气风发地走进了新纪元。1949年,营口港实现对外开放,并启动恢复修建工作,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恢复。1951年,中国政府从苏联手中收回大连港,结束了大连港开港以来便由外国人统治和管理的历史。至此,曾经的“东方之贸易良港”与“远东第一商港”回归祖国怀抱,迎来新生、走向辉煌。

“三年改变港口面貌”

上世纪50至70年代,由于帝国主义的海上封锁,加之经济发展以内地为主,我国交通运输主要依靠铁路,海运事业发展缓慢。这一阶段港口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改造、恢复利用为主。在这一时期,沿海港口平均每年只增加一个深水泊位,且大多是由小泊位改造而成。

上世纪90年代大连港集装箱码头

现在的大连港集装箱码头

70年代初期,随着对外关系的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迅速扩大,贸易海运量迅猛增长。此种情况下,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由于港口能力和任务很不适应,经常压船压货,出现港口堵塞。

针对全国港口通过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周恩来总理在1973年听取国务院港口建设工作汇报时作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重要指示,港口建设被提到国家议事日程。此后,包括大连港、营口港在内的众多港口,迎来了几次大规模建设高潮。

在“三年改变港口面貌”提出后,大连港便着手大型深水油港的建设选址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紧密施工,1976年4月30日,全国第一座1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大连港建成,使大连港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输出港。从1973年至1978年,大连港主要建设了包括10万吨级原油码头在内的多项较大规模工程,新增年通过能力2300万吨;港口货物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石油吞吐量每年都在超过1000万吨,占全港吞吐量50%以上,成为大连港运输生产一大特色。1974年,大连港外贸吞吐量超过上海港,成为全国外贸第一大港。1975年,大连港外贸吞吐量首次超过内贸,占总量的60%以上。

相较于大连港工程建设的高歌猛进,营口港则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将建设的重心放在了港口的修复和改造上。与此同时,自上世纪50年代逐步停止海运业务的营口港,开始积极申请建设营口新港,以期借助港口大规模建设高潮的“东风”,寻求突破自身发展瓶颈的新契机和新途径,重现昔日辉煌。1975年8月,交通部派出一个港口考察小组来到鲅鱼圈,由此,营口新港建设的准备工作也随即铺天盖地的展开了,一个即将展翅腾飞、焕然一新的营口港呼之欲出。

亿吨大港乘“风”崛起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也给港口建设带来生机。大连港与营口港两座百年老港再次焕发活力,一路疾风劲履,向着世界大港加速前行。

1986年营口鲅鱼圈港

2019年营口鲅鱼圈港

1983年4月29日,随着山崩地裂的一声轰然巨响,墩台山改变了它固有之面貌,沉睡千古的海岸被唤醒——营口港鲅鱼圈港区气势浩大的开山移海工程宣告启动。鲅鱼圈港区一期工程共建设9个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量能力739万吨,是全国重点建设的8大港口之一。历经4年的建设,1987年11月25日,经国家交通部批准,营口港鲅鱼圈港区正式开港,并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第一艘外轮“东方之星”抵港靠泊,结束了营口港120多年来冬季封港不能运营的历史。

1991年,营口港鲅鱼圈港区一期工程完工,当时一位颇有声望的专家说:“港口是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跳板,在东北,第一跳板是大连港,第二便是鲅鱼圈港了。”1988年,营口港全年完成吞吐量100万吨。随着鲅鱼圈港区的日渐兴旺,营口港1995年吞吐量突破了1000万吨大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2007年,营口港生产泊位达50个,其中鲅鱼圈港区38个,与世界50多个国家140多个港口建立了运输往来业务,港口吞吐量一举突破一亿吨,达到1.22亿吨,集装箱量达137.1万标准箱,完成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量均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10名,集装箱内贸运量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二位。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高起点的大连港亦进入了港口建设发展的黄金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当年,大连港老港区改造完成,新增通过能力280万吨;1983年7月13日,集装箱码头改造工程竣工投产,成为东北地区第一座集装箱码头。在其后的十余年间,大连港以开发新港区为主、改造老港区为辅,先后开发建设了大连湾和大窑湾两个新港区,形成了香炉礁港区,建设了一批专业化泊位,港口综合通过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001年,大连港加入亿吨大港行列,集装箱量达到120万标准箱。2005年,经过多年的精心策划,大连港全面启动老港区搬迁改造工程,黑嘴子、香炉礁、甘井子港区等相继退出大连港的历史舞台,代之而起是“一岛三湾”的发展格局,并逐步形成了油品、集装箱、散杂货、粮食、客运滚装、汽车六大核心业务板块。在营口港突破亿吨大关的2007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超过1.6亿吨,集装箱完成380余万标准箱。

百年老港声誉日隆

以亿吨大关为起点,营口港此后进一步加大了港区建设力度,继鲅鱼圈新港开港后,又相继新建了仙人岛、盘锦、绥中三个港区,现已拥有包括集装箱、汽车、煤炭、粮食、矿石、钢材、大件设备、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原油等9类货种专用码头。其中矿石码头、原油码头分别为3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可靠泊第六代集装箱船,主要作业货种有铁矿石、钢材、煤炭、粮食、非矿、成品油及化工产品、化肥、原油、内贸商品汽车、集装箱等;内贸集装箱航线已覆盖中国沿海30个主要港口,航班密度达到每月400班次以上,运量占东北港口的2/3,海铁联运网络已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东部地区,海铁联运量在中国沿海港口排名前列。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大连港在“世界上有多大的船,大连港就有多大的码头”的庄严承诺中,先后建成45万吨原油码头、40万吨级矿石码头、2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世界领先的汽车滚装码头;拥有了世界功能最全的码头,建有国内规模最大的原油、成品油和液体化工品罐群,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港口建立了商贸往来;东北地区98.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100%的商品车、60%以上的外进原油从大连港转运。2016年的7月,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建成运营,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国际邮轮始发港。

2010年,大连港首次跻身世界港口前十强;2011年,首次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前20强;2013年集装箱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在全球港口中居13位;近十年来,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港口前10强,集装箱量稳居世界前20强。而在与大连港等环渤海港口的竞争合作中,营口港近年来的全球排名也不断靠前:2018年,营口港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5位,集装箱量位列全球第24位。

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为辽宁沿海港口群中的两大“重镇”,大连港与营口港,一个是“老牌大港”,一个是“后起之秀”,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发挥着内引外联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在满足了东北地区对内对外经济需要、加速了地区之间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同时,将腹地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起来。

本文关键词:大连港 营口港 标签:大连港 营口港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