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绿色环保 > 一条大河波浪宽,流经宜昌焕新生

一条大河波浪宽,流经宜昌焕新生

来源: 企界 发布时间:2021-11-24 8:00:00 PM 分享至:

2018年,经过实地调研,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了长江大保护首批四个试点城市,湖北宜昌是其中之一。作为长江中下游水源安全保障的源头、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宜昌在长江生态保护中担负着特殊的重任。

在“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下,如何守护一江清水,把越来越多的蓝天碧水绿荫,涂抹在城市水环境治理的画卷上,留在城市居民的心里?

擦亮城市名片 提升城市居民幸福感

摄影 汤伟

还绿于民 为生态留白

右边是江水苍茫,左边是草木葱茏。在猇亭江边公园散步的人们一定会被这样的美景撩拨诗性

▲ 长江岸线宜昌猇亭全通码头段生态修复工程 打造美丽长江岸线 摄影:褚彩红

公园里,松下听涛、雨水花园、临江揽胜等多个风景错落有致,公园中央,一座造型别致的雕塑格外“吸睛”,银色的圆规屹立在蓝色飘带上,寓意“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规矩立在母亲河上,表达着人们对一江清水永续东流的无限憧憬和美好展望。

这是一座以日期命名的公园——424公园。

▲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长江、视察湖北,首站来到宜昌猇亭段长江岸边,立下规矩,留下嘱托。  摄影:褚彩红

424公园,以前是一片煤场。腾退后,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还绿于民,形成20万平方米滨江绿化带。全通码头,2.6公里的彩色步道,每天迎来不少市民健身,63000平方米的绿化带为长江岸线“镶”上绿边。

猇亭区委宣传部供图

猇亭织布街,从码头变“网红”。通过岸线清理、滩涂复绿,新建污水管网收集居民生活污水,避免污染入江,打造了10.3公顷的江滩景观。

▲宜昌猇亭织布街江滩 摄影:褚彩红

治水 还需“对症下药”

治水,讲究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更讲究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构建完善的污水厂网,提升污水收集及处理能力,减少入江污染是宜昌长江大保护的当务之急。

猇亭区濒临长江,承东启西,是宜昌城区的东南门户,亦是宜昌新兴工业的重要拓展地。

2018年6月,三峡集团和宜昌市政府在猇亭区举行长江大保护(宜昌示范区)先导项目建设动员会,猇亭污水厂网改扩建工程率先开工建设。

项目包括猇亭污水处理厂由4万吨/天提标扩容至8万吨/天,新建雨水管道17.1公里,新建污水管道36.1公里,实现配套管网及厂网一体化智慧水务,有效提升了猇亭区工业、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能力,大大降低了工业园区污水入江的风险。

▲ 湖北宜昌猇亭区长江江段 摄影:汤伟

主城区内,密布在人们脚下700多公里排水管网的清淤检测,在去年年底正式启动,这场大规模“体检”是为了及时摸清排水管网“健康状况”,为管网改造和修复提供依据。

一边“体检”,另一边“治病”也紧跟步调。宜昌市“一江两岸”污水厂网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新建修复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消除管网空白区;对溢流污水进行收集、调蓄,有效控制雨污合流区溢流污染。

打造城市绿色名片

在宜昌,交错的江峡绘就了绝美的山水孕育了蓬勃的水能。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5A级景区招揽四方,举世瞩目的三峡、葛洲坝等水利工程拔地而起,铁路、水运、航空、公路纵贯南北,“旅游胜地”“水电之都”“枢纽之城”……这些都是独属于宜昌的IP。

如何将宜昌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将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权挂钩,将治理跟生态价值转化紧密结合起来。

近三年来,三峡集团在宜昌以污水厂和排水管网为核心,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幅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而近期策划的宜昌“水管家”项目中,就包含了污水处理设备、管材、滤膜、药剂等生态环境类产品制造业,通过产业化的方式,将生态产品价值“显化”,能够有效破解生态环境治理与资金需求的矛盾,促进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发展。

通过将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结合,将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经营权相挂钩,实现生态价值返哺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打造宜昌“两山”理论实践基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示范城市、无废城市和生态城市。

▲ 宜昌秭归曲溪污水处理厂 摄影:汤伟

江水汤汤,船来船往。

随着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宜昌江段水质明显改善,江豚频频现身,岸线“镶”上绿边。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大保护行动,重新勾勒了宜昌这座江城的轮廓。“走!去江边转转!”这是宜昌老百姓货真价实的幸福感。

图文素材来源: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本文关键词:绿色环保 标签:宜昌 治水 绿色环保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