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mmendation Ship Tracker Container Tracker Ports Information Exclusive Research Enterprise Show Research Institute

洋浦港

洋浦港位于海南岛西北岸的洋浦湾内,儋州辖属海岸线上,北依洋浦经济开发区,南与白马井隔海湾相望,洋浦湾内有儋州湾。该港靠近琼州海峡西口,南距八所港60海里,东北距海口港89海里,是海南西北部的重要港口。目前有洋浦港区神头港区和白马井港区,预留后水湾港区为远期发展港区。 洋浦港区位于洋浦半岛南端,洋浦湾北岸。港区狭长,整个港区绵延4海里,两头浅,中间深,泥及泥沙底,港口开向西南,洋浦水道为洋浦港区进港唯一通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两侧均为水深不足5米的浅滩,港区中部呈东西走向,具有水深、回淤量少、可用岸线长等特点。港口沿岸西侧、北侧广布岩石滩和磊石滩,南侧、东侧多属沙滩。洋浦港区外因大铲礁、小铲礁、洋浦角及白马井以西浅滩阻挡海浪,港内避风条件较好。万吨级船舶可昼夜按灯浮标航行进出港。 洋浦港区已完成一、二、三期工程,2008年9月建成投产,全港区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为761万吨。近年来,该港区还建设有小产礁起步工程和海南海事局洋浦海事基地码头工程。 神头港区位于盐丁一神尖角一干冲北的洋浦半岛西部。该港区目前有中石化海南炼化厂和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两家业主的专用码头。 白马井港区位于洋浦港区码头对岸东南侧,是集商、渔一体的综合港区,辖属儋州市。

营口港

营口港位于渤海的辽东湾东北岸,西临渤海。该港由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和仙人岛港区3部分组成。营口港区位于辽河口内;鲅鱼圈港区位于营口港区以南的台子山下,距营口港区约35海里;仙人岛港区位于鲅鱼圈港区以南约6海里,北起熊岳河口,南至白沙湾北部的仙人岛。营口港区距大连港223海里,西南距天津港266海里;鲅鱼圈港区南距大连港156海里,西南距秦皇岛130海里。仙人岛港区距大连港150海里,南距天津港216海里。 营口港区位于辽河口内,为一河口港区,陆域狭窄、设施比较陈旧,可供中、小型货轮的停泊。码头及设备主要位于内港区的南岸和东岸。辽河口两岸为低平的盐田和芦苇滩,其东南岸有一向西南延伸的导水堤,称为东导水堤,长约7.6海里,低潮时露出。在西滩和北方的陆地之间有一导水堤,称为西导水堤,长约1.6海里,低潮时部分露出。该港区因深入内陆,河道弯曲水浅,往往在洪水过后航道发生变化,加之河口有拦江沙,故船舶进出港一般均需候潮,每年11月下句至次年3月下旬,因结冰与流冰的影响,约有4个月不能通航。 鲅鱼圈港区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的台子山下,鲅鱼圈附近,陆上东北部为丘陵,西南部为平原,港区东方的老虎山为其附近的最高点,海拔169.5米。港区附近海岸成弧形,略向海突出。附近水域浪小水深、不淤不冻,四季通航,是目前来往营口港的大型货轮停泊区。 鲅鱼圈港区为一人工港区,港池经疏浚大部分水深在10米以上。为防止西南向涌浪的侵入港区外建有多座防波堤。该港区现有港区西侧防波堤、五港池西防波堤和二港池北防波堤。其中,港区西侧现建成的防波堤分为南北两段,向西开口,北段长600余米,南段长3000余米;五港池西防波堤长约4000米,二港池北防波堤长约500米。该港区助航标志完善,障得物少,航道等级已达15万吨级,码头设备齐全,现有泊位50多个,最大为30万吨级。 仙人岛港区位于鲅鱼圈港区西南方,距离约6海里,北起熊岳河口,南至白沙湾北部的仙人岛,港区南、北防波堤已建成,陆路经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国道202等交通干线与东北地区综合交通网连接广大腹地 营口港主要运输货物有集装箱、矿石、石材、石油焦、粮食、化肥、铝粉、设备、乙醇、汽车、钢材、原油、成品油和非金属矿产品等散杂件货和液体化工品,其中矿石、钢材、非金属矿产品、化肥和乙醇等货物的运量位居东北各港之首。2014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61.1万标准箱,成为中国沿海发展速度较快的港口之一。 营口港设备完善,地理位置优越,腹地辽阔,水陆交通便利,已与我国沿岸各港及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陆路东与贯通东北地区的长(春)大(连)铁路、哈大公路相连,沈大高速公路距各港区仅几千米。与长大铁路接轨的港区铁路直通码头前沿,可进行车船直取作业。

湛江港

湛江港主要港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北大西南,为中国大西南和华南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湛江港是中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南海北部;北倚岭南丘陵,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西濒北部湾,是中国第三大半岛。南北长140余千米,东西宽50千米~60千米,总面积0.8万余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00余千米。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东部为溺谷海岸,南部属火山海岸,西部多海阶地和溺谷湾。主要港湾有湛江港、雷州湾、角尾湾、流沙湾等。半岛东岸海域多礁石、浅滩,分布有30多个岛屿,较大的有硇洲岛、东海岛、南三岛、特呈岛和东头山岛。 湛江港主要有雷州半岛东北部的吴川港区和湛江港湾内港区、南部的徐闻港区、西南部的雷州港区和西北部的廉江港区、遂溪港区。湛江港湾内港区又分为调顺岛港区、霞海港区、霞山港区、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南三岛港区和坡头港区。徐闻港区分为海安作业区、荔枝湾作业区和粤海铁路轮渡北港作业区。雷州港区主要包括流沙港。 湛江港湾内港区位于湛江港湾内,其沿湛江水道分布有7个港区,东距香港255海里,距广州港黄埔港区291海里,南至海口107海里,至新加坡1330海里。 湛江港湾内港区入口介于南三岛和东海岛之间港身曲折狭长,有硇洲岛、东海岛、南三岛、特呈岛为屏障,避风条件良好。港口面积26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157.9平方千米。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静。港内码头、锚地众多,港口设施完善,航行和停泊条件良好,水深超过1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达16.3平方千米,港湾内自然岸线长达247千米,目前已使用岸线29.15千米,占总数的1.8%;深水岸线长达67千米,东海岛6.5千米的深水岸线大部分自然水深达26米~42米,适于建设大型原油码头和干散货码头;湾内港区可停靠3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航道在潮流冲刷下长期处于增深加宽状态,航道已浚深到可通航30万吨级大型船舶的深水航道。 该港区水域范围由以下各点连线与岸线围合而成。东边界线由硇洲岛东端的海头公(20°55'59"N、110°38'02"E)至1号灯船(20°55'59"N、11°40'32"E)折向北,经点21°05'59"N、110°40'32"E折向西,至南三岛南端(21°05'59"N、110°34'32"E);西边界线由硇洲岛西南方的南角沙咀,经硇洲水道2号灯浮(20°52'53"N、110°31'38"E)至东海岛的东南端(20°55'32"N、110°30'32"E);北边以五里山港的新村沙咀所在(21°20'59"N)纬度线为界。 湛江港湾内港区分布有调顺岛、霞海、霞山、宝满、东海岛、南三岛和坡头共7个港区。调顺岛港区位于湛江市北端调顺岛的东侧,霞海港区位于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沿岸,霞山港区位于湛江市霞山区的东南岸,宝满港区位于霞山港区之南,坡头港区位于湛江市坡头区的西岸,与霞海港区隔海相望,南三岛港区位于南三岛的北岸,东海岛港区位于东海岛的北部和东头山岛。其中,霞海港区生产性泊位已大部停运,仅有救助码头和海关码头尚有船舶停靠。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湛江港最大的公共码头营运商,前身为湛江港务局,于2004年改制,2007年经整体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 徐闻港区位于琼州海峡的北岸,包括海安作业区、荔枝湾作业区和粤海铁路轮渡北港作业区。 海安作业区又名为海安港,地处雷州半岛南端的海安湾内,介于排尾角与三塘角之间,北上可直贯大陆,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的海口港隔海相望。是大陆通往海南岛距离最近的跳板和交通枢组。 海安港港口朝南,港首有一小溪注入。周围陆地为起伏不大的丘陵地,东侧有红坎岭、排尾角,西侧有三塘角形成左右屏障,港南侧西岸建有新旧防波堤2条,新防波堤长240米。旧防波堤内侧及新旧防波堤之间均为港池,可挡住海涛风浪,水深浪静。旧防波堤内侧港池狭窄,淤积严重,港外有拦门浅滩,船舶机动不便。 海安港现已发展成为大陆与海南岛旅客、车辆、货物过往的主要通道,成为广东全省沿海客运任务量最大的一个港口。对开发建设海南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荔枝湾作业区位于海安西方约2海里处,港池周边建有防波堤,现建有4个千吨级泊位。 粵海铁路轮渡北港作业区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的炮台角附近,港池南侧和西侧有防波堤,建有3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2万吨级,是粵海铁路火车轮渡的专用港。 雷州港区仅包括流沙港,位于雷州半岛西岸的流沙湾内,属于雷州市管辖,西距越南海防港200海里,北距涠洲岛62海里、北海港94海里,东南距海口港45海里,是雷州半岛西部天然深水港口和船舶避风锚地。 该港区水域以石马角与流沙码头西端连线为界,以西为外港,以东为内港。外港包括流沙湾内水域,南、北两岸为起伏不大的丘陵地,水域宽阔,水深5米以上,航行方便;内港水域狭长而曲折,入口处的石马角与流沙角向航道突出,南北夹峙,形成天然入口屏障,进港航道宽200米以上,水深5米~25米,为中、小型船舶良好避风锚地,助航设备较完善。 湛江自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1年)逐渐形成港口。1921年法国殖民者在霞山建突堤式機桥码头(334.7米)及堤岸式码头(232.7米)并设立船舶停泊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其重视港口建设,1954年底正式建港筑路,次年7月与湛江港配套建设的黎湛铁路全线开通,1956年5月1日湛江港务局第一区建成投产。1958年7月建成第二作业区,成为当时华南最大的石油中转基地。1970年5月建成第三作业区。1993年6月建成第五作业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海港,经过60余年不断建设,已发展成为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港口。至2014年,湛江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46个,泊位长15542米,最大泊位吨级为30万吨,可承担集装箱、件杂货、散货、重大件、危险品、石油、液体化工等百余种货物的装卸、储存、转运等。2014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238亿吨,比上年增长223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8,1万标准箱,滚装汽车吞吐量完成204万辆,旅客13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万人次,增长5.49%。湛江港湾内港区目前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每年到港船舶2200多艘次。中转的大宗物资有:进口原油、金属矿石、钢铁、化肥和粮食,出口木材、非金属矿石和水泥等。 湛江港有广湛铁路、粤海铁路和黎湛线,连通湘桂、桂、湘黔、南昆、川黔、枝柳等全国铁路干线网。公路有325、207国道与G15、G75高速公路通过,并与本省、市公路网连通。有支持飞机全天候起降的机场,现己开通至香港、北京、广州、深圳、昆明、贵阳、成都、海口、三亚等20个大中城市航班。海、陆、空交通运输非常方便,集、疏、运畅通,为湛江港发展创造了外部交通条件。 湛江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湘西及粵西地区,间接中转腹地主要为海南省。腹地内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矿藏储量大,开采容易。腹地通过湛江港中转的大宗物资主要有:煤炭、石油、金属矿石、钢铁、水泥、非金属矿石、化肥和粮食等。

镇江港

镇江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中部的镇江市,与扬州市隔长江相望,为京杭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镇江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是长江沿线能源原材料物资海进江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内外贸物资江海转运的重要港口,是镇江市发展临江产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依托。 镇江港由高资港区、龙门港区、谏壁港区、大港港区、扬中港区、高桥港区、新民洲港区等7个港区组成。高资港区从大道河口至马步桥河口,现建有水泥、煤炭、石油化工等码头,主要承担煤炭、水泥等散货及石油、液体化工运输,是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的港区;龙门港区从马步桥河口至镇扬汽渡,现建有货运码头、船厂和汽渡等,主要承担集装箱、钢材、木材和杂货运输;谏壁港区从丹徒河口至孩溪河口,主要承担煤炭、石油化工、粮食等物质运输,是为临港工业服务的港区;大港港区从孩溪河口至捆山河口,主要承担集装箱、金属矿石及其他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并为镇江新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扬中港区位于太平洲左汉的右岸,从太平洲头至炮子洲尾,目前主要建有兴隆作业区一期码头,最大靠泊能力35000吨;高桥港区位于丹徒水道北岸孟家港至跃进闸河口,目前基本未开发利用;新民洲港区位于新民洲沙头河口下游,目前建有新宇国际码头,最大靠泊能力50000吨。 镇江港辖区内的主要水道自西向东依次有仪征水道下段、仪征捷水道、集山水道、丹徒直水道、口岸直水道、太平洲捷水道、泰兴水道。主要沙洲有世业洲、征润洲(定易洲)、焦山、和畅洲、太平洲、落成洲、新洲等。界内水道弯曲多变,支流较多。由于河道的冲测,部分地区淤积严重,主航道及有关标志经常变动。镇江港内整个辖区均为长江内河船舶的B级航区,长江航道的维护尺度为水深10.5米,宽200米,实际航道水深多为13米以上,局部为10.5米,不冻不淤,可满足25000吨级海船不减载常年通航。由于各类船只往来频繁,为长江下游主要的复杂多事故航区之一。 镇江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路、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是江苏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有苏南、苏北交通枢纽之称。水路西距南京港45海里,东距上海港158海里,内河以京杭运河为南北主通道,北上常年可通航至苏、皖、鲁三省,南下可穿越江南工业走廊的苏州、无锡、常州及浙江嘉兴、湖州和杭州市,沟通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海运经长江入海口,可与国内外各港通航。航空东距常州机场45千米,西距南京机场60千米。公路有沪宁高速公路及312、104国道穿越,铁路有京沪线等经过,交通十分便利。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3月对外公布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港口现已开通了直达香港的货运班轮,与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有通航贸易往来。 镇江港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港口的直接经济腹地为镇江市和京杭运河的扬州、准安盐城和常州西部地区,间接腹地为长江沿线6省市及准河流域和太湖地区。港口主要为江苏省外贸物资进出口服务,并中转长江流域金属矿石、磷矿、钢材、化肥等。腹地内有谏壁电厂、春兰电器集团、仪征化纤股份公司、扬州通运集装箱制造公司等大型企业。 镇江港昔日是历代漕运中心和通商口岸,现在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水水、水陆联运的中转港口。从货种结构看,港口吞吐量主要以煤炭、金属矿石、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等货种为主。2014年,镇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41亿吨,其中外贸货物2313.3万吨,集装箱37.5万标准箱。

珠海港

珠海港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入海口西岸及万山群岛内,东距维多利亚港73海里,北距广州港黄埔港区107海里。该港是珠江三角洲四部自然条件优良的港口,为货物中转、贮存,加工服务的主要枢组港之一。 珠海港作业区点多面广,分布于珠海市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有万山港区、唐家港区、香洲港区、九洲港区,西部有高栏港区、洪湾港区和斗港区,共计7个港区。 万山港区位于柱山岛、中心洲、牛头岛的两岸及万山列岛附近,规划有桂山、万山和外伶们三个作业区,目前以桂山作业区为主。桂山作业区位于桂山岛、中心洲、牛头岛的两岸,桂山岛、中心洲、牛头岛已连成一体,港区已修筑1号、2号防波堤,分为一湾和二湾作业区,原有的渔码头已回填成陆地,成为小吨位的杂货和客运码头。桂山作业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燃阿基普供油基地已建成5万吨级多点系泊泊位1个和5000吨级油船泊位2个,后方罐区库容可达9.8万立方米,主要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提供煤油的仓储中转服务。 唐家港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唐家湾北侧,主要港区位于金星门水道南侧,北侧有淇澳岛,以件杂、油气品运输为主。 香洲港区位于珠海市东部香洲湾内,陆域沿北堤以南布置,是商、渔混合港口,已划分为南端渔船停泊区和北端客货运区,目前主要承担陆岛交通和少量集装箱运输。 九洲港区位于珠海市中心城区东端,珠海市东南端的炮台山南侧,东与深圳港西部港区隔珠江口相望,西南与澳门港毗邻,建有多个多用途、客运、滚装泊位。 高栏港区位于珠海市西部,黄茅海东岸,为珠海港主港区。其陆域范围北起虎跳门口门南岸,南至高栏岛最南端,包括三角山岛、大岛、荷包岛等岛屿。港区规划有南迳湾、南水、黄茅海、荷苞岛、鸡啼门等作业区组成。目前运营的有南径湾、南水两个作业区,吞吐货种以石油化工品、煤炭、矿石等大宗干散货、通用杂货和集装箱为主。南迳湾作业区由南迳湾和铁炉湾两部分组成,自新海能源(原岩谷)液化气码头至牛龙咀岸线规划为以液体散货中转为主的专业化港区,以危险品、油品、液体化工储存、分销、中转为主。已建成1400米防波堤,防波堤以北的南迳湾内共形成三个垂直岸线的栈桥码头,北部平排山以南回填区形成顺岸三个泊位,加之防波堤内侧的液体散货泊位,共形成37个泊位,其中一突堤7个泊位,二突堤6个泊位,三突堤6个泊位。平排山以北码头由引桥与陆域相接,建有大型码头3个。铁炉湾为南迳湾作业区的远景发展预留作业区。 洪湾港区包括洪湾冲作业区、保税区作业区和湾仔作业区。洪湾冲作业区位于马骝洲水道上游的洪湾涌水闸的下游,前山港区货运码头迁至该作业区,该作业区主要承担南湾城区、横琴新城等的建筑材料和物资运输服务,远期将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务。保税区作业区位于珠海保税区内,横琴大桥上游1280米处,作业区前方面临马骝洲水道,水域比较宽阔,后方陆域平坦,已人工填土整平。作业区依托条件良好,主要为珠海保税区及附近的工业园区服务,以集装箱运输为主。湾仔作业区位于珠海市区南部,马骝洲水道东端北侧,前山水道南侧,与澳门一水之隔,港口东边是澳门,港池长约3千米,宽约500米,是天然的小型船舶避风锚地。

First Prev 8  
Recommended 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