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港航动态 > 树立在肯尼亚的“中国品牌”

树立在肯尼亚的“中国品牌”

来源: 中国水运报 发布时间:2019-05-17 6:00:00 AM 分享至:

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濒临印度洋,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苏丹、乌干达、坦桑尼亚接壤,是东非第一大经济体。历史上,这里曾通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如今,肯尼亚的经济发展与中国依然紧密联系,在“一带一路”的春风下继续描绘美好蓝图。

肯尼亚是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航局)海外布局的重要板块。自2007年进入肯尼亚市场,承接肯尼亚蒙巴萨港KIPEVU桥维修项目以来,四航局先后辗转蒙巴萨、内罗毕、拉姆郡,承接了蒙巴萨港19号泊位及后方堆场、蒙内铁路、蒙内港支线二期等港口、铁路项目。

4月29日,拉姆港项目1号泊位比既定节点提前1个月完成全部钢轨的安装,标志着1号泊位主码头已完成所有码头面附属设施施工,也见证了中交人在“一带一路”发展中高效的基建速度。拉姆港1—3号泊位码头工程是肯尼亚2030远景规划的重点起步工程,也是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为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乌干达以及刚果东部提供新的出海通道。

截止目前,四航局在肯尼亚共承建了港口项目3个,铁路项目2个,在肯尼亚市场经营累计合同额高达14.24亿美元,稳扎肯尼亚区域市场。四航人用过硬的技术和质量,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在肯尼亚地区建造了“中国路”,“中国港”,“中国桥”。这些品牌工程不仅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连接东非地区打造了有力支点,还让四航品牌在肯尼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白手起家”自给自足

四航局有着国际化的基因。从抗日战争时期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滇缅公路的建设,到国家计划经济时期为赞比亚、巴基斯坦、尼泊尔和越南等国家的项目实施输出大量的技术人才和机械设备,适逢改革开放春风,四航局迈出了勇闯海外的步伐,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参与国际工程项目角逐。几十年间,四航局从“初出茅庐”变为“一带一路”上最重要的贡献者之一。2019年,四航局正式入选国家商务部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百强企业,名列第18位,成为获此殊荣中排名第一的局级单位。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肯尼亚区域市场开拓给予的巨大动能。2018年,四航局海外业务存量达到18亿美元,仅肯尼亚片区新签合同额高达4.396亿美元,肯尼亚区域市场举足轻重。

早在2007年,四航局就已经踏入了肯尼亚市场,开始蒙巴萨港的重要交通干道——Kipevu桥维修改造工程,四航人利用混凝土结构采用外加电流保护技术和硅烷防腐技术,让这座老桥的使用寿命可延长30年以上。

2011年,依托中国交建“一体两翼”平台,四航局承接肯尼亚蒙巴萨港19号泊位及后方堆场项目,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白手起家”。

本以为可以在全新的地区环境大展拳脚,但船机设备、资源、建设人才缺乏,没有与中国路桥合作的经验等现实摆在眼前      。

蒙巴萨19号泊位及后方堆场项目对于以中国路桥项目见长的四航局一公司来说,这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水工项目,大部分员工也都是第一次接触水工项目。“当时施工任务紧,晚饭也常常是在现场解决,然后继续加班到夜里,看着工人们完成当天最后一道工序,我们才离开现场,返回驻地。”时任项目技术员,现任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航局一公司)工艺技术部副经理陆治周说,青年员工都以“三勤”标准监督自己:一勤跑,多跑现场;二勤看,抽尽可能多的时间熟悉各类技术资料;三勤思,开始一个新工序前思考,完成一道工序后及时总结、再思考。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方法使得一批青年技术员快速成长起来,成为项目部的管理骨干,也填补了四航局在肯尼亚区域市场的人才空白,为四航局海外水工项目施工贡献源源不断的力量。

蒙巴萨19号泊位及后方堆场项目采用筑岛法施工,需要利用大量工程船舶进行水上施工。考虑到肯尼亚市场零船机设备的窘境,项目部初步决定租用当地设备或者从遥远的苏丹调遣,但协商过后,不仅租金、调遣费难以接受,而且不利于未来公司区域化市场经营。于是,从蒙巴萨港19号泊位项目开始,一台台大型的船机设备正式登上肯尼亚,四航局一公司正式购进第一批船机设备,“四航抓15”、“四航泥25”、“四航泥26”、“四航桩10”和“四航采砂1”等设备陆续进场。

两年时间,项目顺利完成了移交,成功赢得了中国路桥和肯尼亚港务局的认可,肯尼亚港务局19号泊位项目经理阿玛迪说:“四航局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了建设工作,经检验,项目质量完成符合标准。我们对中国公司非常信任。” 2014年,该项目还荣获了中国交建优质工程奖。

大展身手确立“江湖地位”

2013年12月,乘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四航局成功参与“百年工程”蒙内铁路项目的建设,负责实施蒙内铁路的起始点,也是这场“百年工程”大会战中最具制约性和控制性的关键性标段——从蒙巴萨港往内罗毕方向73公里的一标段。

“这的确是场硬战,而且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征地工作举步维艰,时任四航局一公司项目书记刘孟深有体会,在这个土地私有化的国家,要为铁路沿线争取每一块土地都必须经历一场又一场布满“长枪短炮”的媒体发布会,与当地居民、各村村长、地方议员等进行长达5小时以上的解释成为家常便饭。

项目部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周边村落走访慰问,了解当地孤儿院孩子们的基本情况,给他们提供学习用品、必要的生活物资,还定期组织趣味课堂走进学校给他们上课,改造修建的蓄水池.....项目团队用尊重和平等与当地居民真正融合在一起,解决了征拆难题,得到了蒙内铁路总经理部的“绿牌”嘉奖。

一标段正处于全线的“咽喉”位置,蒙内铁路十大控制性工程中蒙巴萨港站、蒙巴萨西站、蒙巴萨特大桥三项均位于一标。   这是确立四航局在肯尼亚“江湖地位”的项目   。“每个工区直接由项目副经理直接进行现场协调管理,讲指挥体系直接推到最前线,狠抓落实。”项目部立即对班组建设进行了创新优化,并全范围推行安全、质量、进度奖惩机制。

随后,项目常务副经理伍伟军、总工程师梁立峰凭借着丰富桥梁施工经验,把自带操作平台的墩身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将操作平台和墩身模板可装拆地合为一体,省去了高墩常规施工过程中以搭设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的方式)的工艺带到蒙内铁路马泽拉斯一号桥的建设中。“这样的中国式工艺技术不仅使施工省去大量钢管等周转材料,更是节省了成本,提高了高墩施工工效。”伍伟军说。同时该技术也应用到马泽拉斯二号桥和马泽拉斯特大桥的空心墩柱施工中,使马泽拉斯特大桥施工成为全线施工的样板,树立了四航标杆。

除了“中国标准”的施工技术以外,项目团队还把《质量管理办法》、《质量管理责任书》、《质量控制一览表》等一系列中国式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化建设带到蒙内铁路建设中。

远程视频监控紧盯每一个生产环节,路基过渡段每填筑完成一层路基均要拍照上传总经理部以进行统一监控。凡进入现场的原材料,项目部试验室严格检查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书、检验合格证等,坚决将不及格原材料拒绝在源头。直到项目完工时,项目部试验室完成水泥检测、钢筋原材料检测、填石料进场检测等超过千次。

四航局一公司团队在蒙巴萨西站以单日2.5万立方米路基填筑量的最高纪录展现在蒙内铁路的建设舞台上。   2017年5月13日上午,蒙内铁路正式通车!四航局用4年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总经理部、蒙巴萨分指挥部绿牌奖励26张,文件奖励10次.....正式在肯尼亚市场站稳了脚跟,确定了“江湖地位”。

全面进军扎根肯尼亚

追寻着肯尼亚片区发展的足迹,位于肯尼亚东北部海域,距离内罗毕200多公里的拉姆岛也纳入了四航局肯尼亚市场开拓范围之内。

拉姆港1-3号泊位项目总长1200米,采用高桩梁板结构,共需钢管桩1440根,在项目策划初期,如何生产、运输钢管桩成为后续施工的关键。然而,如果根据常规在国内制作之后通过海运运送至现场,一来项目部将面临海运风险大、运输距离长、运费高昂等一系列问题。于是,四航局正在做一项全新大胆的尝试——在海外设立钢管桩加工厂。“这在四航局乃至整个肯尼亚片区都没有先例可寻,是四航局在海外市场经营中的一项伟大尝试。”四航局一公司副总经理、拉姆港1-3号泊位项目经理曾华彬说。

2016年12月7日,伴随着机械轰鸣,四航局在东非地区的第一条螺旋焊管自动生产线正式投产,包括螺旋焊管生产线、打砂除锈生产线以及自动喷涂防腐生产线。

商务经理涂启达则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如果购买国内生产好的钢管桩然后再海运到现场,不仅面临着海上运输的安全风险,而且还要支付更加高昂的运费和清关费用”,经过初步统计,采用现场设立钢管厂的方式,在扣除厂房设备的投入之后,仅运输费用的节约就达到了2000万元。

四航局首个钢管桩加工厂的设立,完全实现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无疑为四航局深耕肯尼亚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随着硬件实力的不断提升,实际上,四航团队在进入肯尼亚市场以来,就始终把属地化管理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将项目部打造成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地,优先招聘、录用当地员工,以技能培训为支撑,为肯尼亚地区培养了一批批技术人才,不断提高在肯尼亚区域市场的软实力。

肯方员工的成长无疑是值得四航人自豪的事情。四航局项目团队将属地化管理贯穿项目建设始终,积极组织多形式的项目培训,注重培养当地专业人才队伍。在拉姆港项目施工高峰期时,肯方员工高达700多名,和中国员工相比,占比达到9:1。肯方员工里根动情地说:“中国企业仿佛为我们打开了生活的另一扇门,给予我们机会去创造生活的更多可能。”

同一时期,四航局在肯尼亚的第一个隧道项目——内马铁路项目也正值大干时节,像里根和阿尔弗雷德这样的属地化工人同样很多,在东非大裂谷边缘,他们和中国建设者们共同穿越5条断裂带,与塌方、落石、浅埋、偏压、崩塌、软弱围岩等诸多不良地质现象作斗争,一路过关斩将,为东非地区建设最长的隧道,打通东非大动脉。

在恩贡山隧道施工现场,内马铁路项目肯方安全部员工安琪,为此表达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她说:“自己能融入项目部这个大家庭,接触到中国管理理念,为内马铁路项目部员工服务,为家乡铁路贡献一份力量,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一件事。”

扎根肯尼亚,四航建设者不仅用心创造建筑杰作,铸就一座座“友谊丰碑”,更用真诚得到了肯尼亚人民的认可,成为了他们可信赖的朋友。

豪情满怀绘就美好蓝图

从2007年初入肯尼亚,到如今已过了12个年头。12年,四航局已经成功扎根肯尼亚,正向着更大更强的目标迈进。

2019年2月1日,蒙巴萨港新建KOT油码头项目正式开工,总工期30个月,预计将于2021年完工。这一次,四航局打破以往的工程建设模式,第一次以总承包的身份承接工程项目,该项目是四航局在肯尼亚区域市场首个集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于一体的大型EPC 项目。

截至今年4月,四航局在肯尼亚拥有施工船只22艘,包含打桩船、采砂船、自航运输船、驳船、拖轮、锚艇等,分别服务于、肯尼亚拉姆港项目、坦桑尼亚达港项目、彭巴项目等,专业船员117人。

12年间,四航局在肯尼亚区域市场经营总合同额已超过14亿美元。四航局一公司总经理卢玉荣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充分发挥海外市场的船机设备优势,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者进入区域的门槛,实现公司在东非区域落地生根,为四航局的市场经营贡献力量。”

本文关键词:肯尼亚 标签:肯尼亚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