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企业花絮 > 复工复产 中交三航局在行动

复工复产 中交三航局在行动

来源: www.chinaports.com 发布时间:2020-06-18 6:00:00 AM 分享至:

疫情防控,积极有效

生产恢复,有条不紊

三航局各项目部周密部署,科学推进

复工复产工作有序开展

亚洲第一长船坞全面完工  具备世界超级邮轮建造能力

6月10日,中交三航局承建的亚洲软土地基上的第一长船坞——上海外高桥2号船坞改造工程全面完工,这标志着该船坞具备了世界超级邮轮建造能力。

2号船坞改造工程是为建造中国首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邮轮而启动的第一个基础建设改造项目,是将现有540米长的2号船坞向陆侧延伸200米,改造后总长度达到740米,成为亚洲软土地基上最长的船坞,能同时满足两艘13万吨级大型邮轮或一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的整船建造。

施工期间,3号配电站保护是项目建设重、难点问题。由于配电站是全厂配电中枢,进场前,业主即明确施工中不得搬迁,并要求严加保护,以确保正常供电,维持船坞运营。

但施工中,南侧坞壁用作挡土支护结构的异形钢板桩离3号配电站净距仅80厘米,沉桩过程中桩身一旦倾斜极有可能触碰到配电站墙体,由此可能造成跳闸或因站体沉降位移造成高压柜电缆接头脱开导致断电及其它能源的瞬时中断,不仅仅影响船厂生产,也会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项目部采取带缆限制桩身倾斜方向及预钻孔减少入土摩擦力的方法,并辅以震动监测,安全可靠地完成了异型钢板桩沉桩任务。

由于3号配电站无法拆除,使得该区域基础4米以下13根拉杆施工只能采用顶管或拖拉管进行非开挖施工。然而配电站内存有10千伏高压电,会产生较强磁场,影响拖拉管钻头信号采集,无法实现精确定位。

项目部提出采用激光定位的微型顶管工艺,并改进钻孔定位系统,控制埋管误差在5厘米以内,保障了拉杆施工质量。

在2号船坞接长改造过程中,项目团队还独具匠心地提出保留施工区域的吊车滑触线管沟及沟内滑触线,节省了拆除费用及重建工期,提前4个月恢复船坞西侧32吨吊车使用。

并提出以灌砌块石头代替拉锚体系中的压密注浆传力结构,坞室底板中的边板与趾板结构合并,老坞尾地连墙廊道主受力结构保留局部切割、连续打桩等系列技术优化举措,不仅保证了项目的质量和安全,还大大缩短了项目整体工期、节省了施工成本。

2号船坞改造工程是上海市“加快集聚产业要素,延伸邮轮产业链”的重点项目,对推动上海市邮轮产业发展,加快上海船舶工业登上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上海成为引领长三角邮轮产业链协同创新基地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苏州港太仓港四期项目奋力夺取抗疫复工双胜利

近日,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苏州港太仓港区四期工程码头主体完工,并按期通过预验收。这标志着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主体完工的太仓四期码头

此次主体完工的太仓港四期码头工程位于长江下游南支河段上段白茆沙水道南岸,与崇明岛隔江相望,紧邻上游三期工程13、14号泊位。

水工标段建成了4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水工结构按靠泊10万吨级集装箱船设计)及相关配套设施,设计年通过能力200万标箱。年吞吐能力200万标箱,码头长度1292米,造价4.62亿元。

该项目为长江内河在建最大主体码头工程。

正在全速建设的后方堆场项目

此外,中交三航局承建的苏州港太仓港区四期工程后方堆场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

该项目于2019年9月28日开工,标段合同总价为7.94亿元,合同工期16个月。目前,15号、16号堆场A至H区轨道梁桩基和雨水泵房主体已经全部完工。该堆场建成后,将成为长江内河首座堆场自动化码头。

在全国上下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关键时期,太仓港四期工程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重点项目建设重任,近期作为全省交通重点工程代表参加2020年江苏省总工会主办的“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夺取双胜利”全省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从讲政治、讲大局的角度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此外,太仓四期项目部通过严抓疫情管控、合理配置资源和加强组织协调等方面实现阶段性产值目标,目前已实现100%全面复工,复工后已完成产值8700万元。

作为交通运输部示范工程,中交三航局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品质工程”创建为引领,将“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贯穿始终,确保了安全、品质、环保、进度等全方位的达标创优。

2018年底,项目部承办了全国水运工程施工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总结会,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近50家交通部下属单位视察、参观了太仓港四期项目,项目建设水平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作为长江流域在建的最大码头项目,项目竣工投产后,将使太仓港集装箱通过能力提升近50%,进一步支持国家“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国内首台采用浮吊式+坐底式安装法风机完成吊装

近日,在距离浙江嘉兴平湖市独山港约20公里的杭州湾海域上,历时2个多小时作业,随着叶轮轮毂与发电机螺栓完全进对接入,112个螺栓组顺利完成第一遍拉伸力,主吊安全摘钩,标志着国内首台采用浮吊式+坐底式工艺安装的风机——中交三航局宁波分公司承建的浙能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首台风机吊装工作圆满完成。

嘉兴1号海上风电场是浙江省在建的最大海上风电场,位于杭州湾平湖海域,工程离岸较远,海流急、潮差大,有效作业窗口期较短。本次安装的为59号风机,总重量超过750吨,吊装难度大。为保证首台风机高质量完成吊装工作,项目部深入研究、统筹安排,认真对安装方案、设备工况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据悉,首台风机的安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底段塔筒、二段塔筒吊装主吊设备采用了大型浮吊起重船,并使用了国内首创的浮式分体吊装技术。

在现场指挥、安全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两节塔筒皆是一次顺利吊装就位。“此次浮式分体吊装良好的解决了风机安装船短缺难题,同时技术的创新也为后续海上作业提供了可借鉴经验。”项目总工李俊来说道。

第二阶段的安装则是由半潜式坐底安装船——“三航工5”完成,但该船施工时需要下潜坐底后才能进行起重作业。

项目部“对症下药”,根据该海域地质条件、船舶自身性能以及结合吊装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提早进行吊装推演,保障项目实施的合理性、安全性和高效性,最终经过反复的调整船位,叶轮与发电机螺栓完全对接成功。

此次国内首台采用浮吊式+坐底式安装法风机的顺利落户,既是该项目的重大节点,也是对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真实检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社会意义。

据悉,该项目总装机容量300兆瓦,拟安装75台4.0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建成投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3万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对环境保护、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路泽太高架TJ02标主线钢板梁实现贯通

5月27日,中交三航局参建的台州市路泽太高架TJ02标最后一片钢板梁架设完成,这标志着该标段主线钢板梁在全线率先实现贯通。

路泽太高架快速路是目前国内在建的最长钢结构桥梁,也是浙江省唯一列入全国首批钢结构桥梁示范工程的项目,全线近18公里的连续钢板组合梁桥在国内尚属首次。

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标段全长4.583公里,包括主线部分和控制性工程机场枢纽。标段共有钢梁1135片,合计3.2万吨。

为提升工程品质,项目部在钢梁连接方式上进行工艺改革,改焊接为栓接,钢板梁栓接工艺的优点是效率高、品质好,但对施工精密度要求大大提升。

2019年5月12日:钢板梁出运

经过省交通部门审批,第一批钢板梁躺在挂车上,披着月色缓缓驶进台州,经过500公里的长途跋涉,终于达到目的地。为保证钢板梁运输安全,项目部合理设计运输路线,选择在晚间进入台州,进行市区钢梁运输。随着第一片钢梁运输工作的开始,台州交警、台州交通、项目部携手开启了“护梁”行动。

2019年6月22日:钢板梁首梁开吊

开吊前,项目部强化组织协调,详细技术交底,进行建模吊装实验,经过2个小时,正式完成首片钢梁吊装。首片钢梁的吊装成功,为后续施工奠定了扎实基础。

2020年2月29日

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誓将失去的时间抢回来。项目部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快速组织施工人员返岗复产,钢梁架设的脚步开始加快。

2020年5月15日:难度最大的第49联钢板梁开始吊装

第49联钢板梁总重2700吨、最大跨径70米,相当于4联标准段的安装重量。用来吊装的设备单钩最大起重量达112吨,最大吊装高度30米,架设地点位于机场枢纽,车流量较大,施工难度不小。

项目部坚持技术创新,开阔思维,使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解决施工难题,经过反复验证,采取了分节段吊装的方法施工作业,以“空中接力”和“空中转体”的方式,顺利把钢板梁安装到位。

2020年5月27日:最后一片钢板梁架设完成

路泽太高架快速路建成后将创造国内里程最长钢结构高架桥,在国内钢结构桥梁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桥梁连通椒江、路桥、温岭,通车后温岭到台州主城区可实现15分钟通达,比目前提速4倍,是600万台州人最关注的民生工程。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温岭、玉环与台州市区之间的交通拥堵问题,还将有力带动沿线乡镇发展,为台州南部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素材来源: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本文关键词:中交三航局 标签:中交三航局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