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港航动态 > 发挥“硬核”力量 打造一流强港 宁波舟山港开足马力澎湃前行

发挥“硬核”力量 打造一流强港 宁波舟山港开足马力澎湃前行

来源: 宁波日报 发布时间:2020-10-06 7:00:00 AM 分享至:

雨后的穿山港区一片忙碌景象,远航而来的超大型集装箱货轮沿着码头岸线一字排开,铺满海面。看着眼前集卡穿梭如流、桥吊装卸不停的壮观场面,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剑波欣喜不已。

“今年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察看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码头现场集装箱作业场景,希望我们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争取优异成绩。”方剑波告诉记者,穿山港区以疫情为契机,找不足,练内功,进一步提升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20多天前,穿山港区历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突破1亿标准箱,为宁波舟山港打造世界一流强港作出了新贡献”。

宁波舟山港最新生产快报显示,1月份至9月份,预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32.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3%,实现同比翻红,彰显了该港在共建“一带一路”,以及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的“硬核”力量。

发展多式联运,畅通物流大通道

在与港区一路之隔的铁路穿山港站,来自浙江湖州的火车班列正缓缓驶入。“总书记说过,要让我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北仑第三集装箱有限公司操作部经理蒋海江告诉记者,4月15日铁路穿山港站正式启用,四个月后就开启海铁联运“一天两班”运行模式。在场地里,为港站配备的4台龙门吊正在加紧组装中,预计10月底即可投入使用。

9月18日,以“打造渝甬精品班列,建设‘一带一路’新通道”为主题的渝甬班列推介会在宁波举行。自2018年1月23日首班列车开行以来,渝甬班列“双向双重”运输已突破500列,今年3月首次尝试“渝甬班列+渝新欧”过境运输模式,助力过境通道建设,8月又创新使用了海铁拼箱模式。

数据显示,1月份至9月份,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业务量7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6%。截至9月底,全港拥有海铁联运班列17条,业务范围涵盖15个省份56个城市。

4月份以来,宁波舟山港持续推进与干线船公司战略合作,在稳定集装箱远洋干线数量的基础上,加强内贸航线开辟,做好重点内贸业务。“我们码头大船多,但是今年以来内贸小船靠泊频次增加了不少。”桥吊司机、全国劳模竺士杰每天都和集装箱打交道,他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宁波舟山港的细微变化。据预计,宁波舟山港前三季度完成内贸箱量超30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0%。

建设一流设施,打造世界一流强港

在穿山港区进出卡口顶部,“不忘总书记‘硬核’嘱托,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标语,在瑰丽的晚霞下显得熠熠生辉。

过去几个月里,浙江海港建设公司总工程师陆豪杰全身心扑在工程建设一线:6月1日,浙江海港北翼港口三大工程同步实现关键节点建设;7月22日,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1号集装箱码头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9月1日,浙江省在建最大矿石码头卸船泊位主体结构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