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港口网 > 企业花絮 > 乡村振兴人物志:一个编外村干部的雪域情结

乡村振兴人物志:一个编外村干部的雪域情结

来源: 企界 发布时间:2021-05-12 8:00:00 PM 分享至:

西藏山南江北灌区结巴水库工程是西藏水利“十二五”规划建设骨干水源工程之一,也是国家172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在水库建设期间,来自中国电建的王黎被大家亲切的称为 “编外村干部”。

“建成一个精品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王黎不仅担负起村里的编内工作,还出谋划策为村民们致富支招。

“我知道你为啥来”

2016年9月6日一大早,王黎就到中国电建所属水电基础局承建的结巴水库查看工程进展。回来的时候,看见丁拉村的藏香猪养殖户强巴着急地向他走来。不待他开口,王黎拍着他的肩膀,故作神秘地说:“我知道你为啥来。你放心,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保证解决大伙儿的问题。”

▲ 吸纳藏族村民加入工程建设中

原来,王黎早就留意到丁拉村的村民吃水不方便。他告诉强巴:“最近工地上特别紧张,你容我准备准备,到时候给村里打一眼机井。”

其实,强巴原本打算是想让项目部帮着把平时取水的河道挖深一点。没想到结果超出预期,原来乡亲们的心事项目部一直惦记着。这个强壮的藏族汉子一时开心地说不出话来,都忘了跟王黎道别,一溜烟小跑着回去报信了。

▲ 结巴项目与索珠乡开展企地共建

“算大账,绝对值”

一周后的9月13日一大早,结巴项目部轰隆隆开出一个车队,满载着打井施工材料和各种工具,驶向了丁拉村。怕压坏乡亲们出行的路,挖机一路上小心翼翼,6公里路的距离开了将近两个小时。

挖机的施工也吸引了村民们的围观,不到半天的功夫,水就从口径1.5米的水井涌了出来,每小时60立方米的出水量,完全满足村民们的日常用水。连水管,埋涵管,焊铁架,架水泵,大家顾不上休息,终于赶在傍晚全部完工。

▲ 为当地村民打机井

虽然这一趟出去,工程进度稍稍受了点影响,可是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丁拉村300多人的吃水问题。“算大账,绝对值。”看着同事们疲惫却喜悦的表情,王黎高兴地哼起了歌。

“我们会提供一切帮助”

扶贫先扶志,输血不如造血。借助工程施工,让村民们学点专业技能,才是脱贫的发力点。更重要的是,就算工程结束了,村民们也能拥有“一技之长”靠手艺吃饭。

索珠乡下辖的4个村子里,丁拉村离工地最近,王黎也最熟悉。工程一开工,他就积极号召村民来工地上干活儿。“只要你愿意来,肯干,我们会提供一切帮助。”王黎的真诚,迅速打消了没有任何施工经验的村民们的疑惑。有了工作,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生活好了,就连贫困户的年人均收入都突破了4万元。

“建工程,送福祉”

从2015年3月进藏,高原反应都没过去,王黎就扎在了这儿。他抽空“下乡”了解索珠乡下辖4个村的情况,发动项目部干部职工,以“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与索珠乡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对子,跟踪帮扶。看到索珠乡小学条件艰苦,又给孩子们送去2万多元的文具书本,勉励他们一定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2017年的5月,结巴水库大坝如期开始填筑,王黎跑村子的脚步更勤了。当听到部分贫困群众的住房需要修缮却又缺少资金时,王黎和项目团队商议后,捐了50吨水泥,给两户贫困户盖起了新房子,帮20多户群众维修加固住房,还给大家改了一座崭新的水磨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王黎派出挖机等设备,帮助村民平整土地复耕100多亩,又在河岸两侧建起了生态恢复基地,栽种下侧柏、云杉等高原苗木5000多棵,累计投入资金65.5万元。丁拉村的粮食产量提高了,生态环境更好了,村民们的笑声也多了。

王黎走访丁拉村时,为3位听力障碍的贫困老人带去了从山南市买回来的助听器,并耐心地教他们的家人使用方法。当得知16岁的女孩洛桑曲珍患有疾病家里拿不出医疗费时,又发动项目职工捐款1万多元。

▲ 为患有耳疾的藏族群众佩戴助听器

用一腔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责任与担当,给这位编外村干部点赞。

 
本文关键词:企业花絮 标签:乡村振兴
声明: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港口网”“www.chinaports.com”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港口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0条评论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