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港位于珠江口西南澳门半岛的东部和西部及路环岛的东北端,北距广州港黄埔港区70海里、东距维多利亚港39海里,是以旅游业为主的海港。 该港由外港、内港和九澳港组成。内港和外港分别位于澳门半岛的西部和东部;九澳港位于澳门半岛南方的路环岛东北端,其水域范围为路环岛东北端大担角附近与澳门机场跑道所围成的水域。 澳门半岛西部的沿岸水道称为内港,全长约1.9海里。内港宽约3.3链,大部被泥沙淤塞。靠澳门一侧经疏浚,航道水深3米~4.8米,主要担负来往内地和香港的货运。港北端陆岸与岛岸之间筑有横堤,目前内港可停泊800吨以下的船舶。 澳门外港是一个人工港,建有南、北两个防波堤,防波堤之间为航道进口,防波堤和航道两侧均设有灯桩,航道水深疏浚至4.4米。外港主要承担港澳间的客运及澳门与台湾高雄间的客运。 九澳港由油库码头、水泥厂码头、九澳货柜码头及发电厂码头组成,通往码头的九澳港航道浚深4.4米。九澳港主要承担集装箱及燃油的装卸任务。 澳门为“自由贸易港”,除个别商品外所有商品免税进口。出口产品主要是纺织品及成衣、玩具、电子制品、人造花、旅行用品、陶瓷、光学仪器和鞋类等。
八所港位于海南岛西岸中部,坐落在头湾的南部鱼鳞角及附近,东方市的西侧,距洋浦港60海里,距海口港141海里,距三亚港108海里,西隔北部湾与越南海防港相距154海里。海岸线长128.4千米,为国家一级口岸,是海南省的大型港日之一。 八所港系一海湾港口,由老港区、新港区、渔港区组成。港区四周陆岸平坦宽阔,无高地屏障,陆地纵深20千米以内没有海拔超过100米的高地。 老港区位于鱼鳞角东北侧,港池由西、北两防波堤围成。北防波堤为东西走向,稍带弧形,其东端与东码头北角相连,长约781米;西防波堤从6号泊位以北向北延伸,呈南北走向,长约48米。两防波堤之间为港池入口,向西敞开。该港区航道、港池水位较深,助航标志完善,码头设备齐全,万吨级船舶可以昼夜通航。 新港区(八所港新港)位于老港区南方约2.7海里处,由北、中两个突堤和南引堤(兼码头)围成两个港池,北侧为石油化工危险品码头,南侧为华能东方电厂配套煤码头,两个港池各有独自的进港航道。 渔港区(八所渔港)位于老港区东码头东北方约1海里处,由东防波堤、西北防波堤和西南防波堤与海岸围成,是海南岛西部渔船比较集中的渔港。其东北侧有新防波堤和码头在建设中。 八所港务总公司于1994年成立。2005年4月16日在原八所港务总公司的基础上,由中海石油化学有限责任公司与海南省国资委合资,改制设立了海南八所港务有限责任公司。 八所港现有16个泊位,其中,老港区共有11个泊位,万吨级以上泊位6个;新港区共有5个泊位,万吨级以上泊位3个。 八所港的水上运输便利,不仅与我国天津、上海、广州、湛江、北海等各大港口通航,而且还与欧美、非洲、日本以及东南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同时由于该港是海南岛西部货物的主要集散地,经济腹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为该港提供了充足的货源。该港出口铁矿、化肥、钢铁、木材、盐、轻工医药产品、化工原料和农林牧渔业产品,进口煤炭、液体货和件杂货等。2014年,八所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54万吨。
滨州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套尔河入海口处,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濒渤海,东邻东营,南连淄博,西接德州,西南与济南交界,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海兴、黄骅相望,陆上距青岛、烟台、天津、北京等地均在400千米范围内,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是山东省西北部的主要出海口。2010年底,该港被山东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由地方一般港口升级为地区性重要港口 该港目前包括海港港区、套尔河港区、大口河港区和徒骇河等地方小型港点。现有码头11座,共24个泊位。主要进出港货物以金属矿石、砂、原盐、散装粮食等散杂货为主,兼有少量散装油类。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423万吨。 海港港区以建设深水泊位和航道为远景目标,位于套尔河口西岸往海延伸,目前已建成16千米引堤和2个3万吨级泊位,并于2015年6月正式运营,作为综合性港区和主体港区,是今后发展的重点港区。 套尔河港区位于徒骇河与秦口河汇合口以下,套尔河的东,西两岸。该港区为滨州港的内河港区,包括大堡港作业区和东风港作业区2个作业区。大堡港作业区包括位于套尔河口东岸的炜烨码头和西岸的中盛码头;东风港作业区位于套尔河与秦口河汇流处下游,北距套尔河入海口46千米,建有化工码头、埕盐码头等多个码头。 大口河港区(鲁北港作业区)位于漳卫新河入海口(大口河口),与黄骅港隔河相对,主要服务鲁北集团总公司。 徒骇河港点位于沾化县富国镇。
潮州港位于广东省沿海东端,东邻诏安湾,西距汕头港36海里、广州港308海里,北距厦门港98海里,东距台湾高雄港186海里,为国家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潮州港分布在柘林湾和大埕湾,柘林湾湾口朝南,介于大旗角和海山岛烛台山东岸之间,东、西、北三面环陆,南有南澳岛作屏障。湾口岛屿罗列,主要有西澳岛、汛洲岛、海山岛等,三百门大堤已将海山岛与大陆连接。西澳岛西侧至百门水道一带水域,长约5.5海里,宽约1000米,水深3米~13.7米,泥沙底,可避8级~10级大风。大埕湾位于诏安湾和柘林湾之间,湾口向东南敞开。该湾呈半月形,纵深约2海里,面积32.5平方千米,湾内东北部水浅,西南部水深5米以上,沿岸地势多平坦,岸侧多沙滩。 潮州港岸线总长136千米,港区规划水域面积230平方千米,对外开放水域115平方千米。分为三百门、西澳和金狮湾3个港区。三百门港区位于柘林湾内西北,是公用泊位与专用泊位相结合的综合性港区;西澳港区位于西澳岛南方,规模较小,主要包括小门水道附近的渔码头;金狮湾港区位于大埕湾西南端,主要有广东大唐潮州三百门电厂(简称潮州电厂或大唐电厂)码头、华丰造气厂工作船码头和亚太通用码头。潮州港货物种类主要为煤炭和石油液化气,2014年潮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36.38万吨。 潮州市海洋渔业发达,拥有国家二级渔港3个,分别是三百门渔港、柘林渔港和海山渔港。此外,潮州市还拥有小型渔港及渔船停泊区11个,水域总面积达7.2平方千米,可停泊渔船2300多艘。 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港口对外交通也将更加便利。潮州港距汕头机场40千米,距潮汕机场50千米;陆上交通有国道324线、汕汾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厦深高铁、进港大道、潮揭高速公路,已建和在建的疏港公路连接了汕汾高速公路和三百门、西澳、金狮湾港区,将进一步提高潮州港的集疏运能力。
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濒临黄海,南至烟台港90海里,西离天津港220海里,北距营口港223海里。港口西近旅顺,东邻里、外长山列岛,南与威海、烟台隔海相望。是一个深水天然良港,是南北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最大的散粮、石油进出口岸及主要对外贸易港口,是正在兴起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是该区域进入太平洋,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该港是以外贸为主、并同时提供客货中转的国际综合性大型商港,具备装卸贮存、中转换装、多式联运、运输代理、通讯信息和生活服务等六大功能,在东北港口群体中处于枢纽和主导地位,具有促进经济腹地区域经济和交通发展的作用,起着建设南北水上主通道、促进南北及东北与全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减轻内地陆路交通运输压力的作用。主要进出口货物由油品、集装箱、矿石、粮食、煤炭、汽车、钢材等。2014年大连港货物吞吐量4.2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13万标准箱。 大连港各港区主要分布在大连湾、大窑湾、长兴岛及太平湾。另有旅顺新港、庄河港等港区分布在外。大连湾、大窑湾为大连港主要港区所在,长兴岛为新建港区,太平湾为规划港区。大连湾至大窑湾以黄白咀灯塔经大三山岛灯塔、南三辆车礁灯塔至沙鱼咀(39°01′52″N、121°57′45″E)四点连线为港界,港内水域面积为346平方千米,其中大连湾水域186平方千米,大窑湾水域33平方千米,小窑湾水域17平方千米,湾外水域110平方千米。港区自然岸线长145千米。 大连港、大窑湾内主要分布有大港港区、黑咀子港区、甘井子港区、大石化港区、和尚岛西港区、和尚岛东港区、大孤山西港区、大孤山南港区、鲇鱼湾港区(新港港区)和大窑湾港区。 大港港区位于大连湾南侧,东邻寺儿沟港区,港区的东、北、西三面有阻浪堤环保,进出港区的口门有2处,东口宽363.6米,为港区的主要进出口,北口宽121.2米,供中型船舶使用。 黑咀子港区位于大连湾西侧,东邻大港港区,主要供中、小型船舶使用。港区北侧原有东、西两座阻浪堤作屏障,西阻浪堤于2008年拆除,水下部分已疏浚完毕,水深8米。港区有东、北2个进出口,吃水3米以上的船舶必须从北口进出。该港区主要承担沿海货物运输并服务于大连水产品交易市场。第一、二码头属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 甘井子港区位于大连湾西侧,香炉礁港区的东北方,与大港港区相对,为专业码头区,主要以散水泥出口为主。港区内现主要有煤码头、石油码头、大化码头、外航厂码头、航三公司码头,码头分属于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炼油厂、化工厂和航务第三工程公司。 大石化港区位于大连湾西侧,西南与甘井子港区相邻,码头岸线总长约1.8千米,主要以原油和成品油存储、运输为主。 和尚岛西港区位于大连湾北岸,和尚岛西侧,主要以海洋捕捞、水产品精加工、国内外水产品贸易港口航运和修船为主。 和尚岛东港区位于大连湾北岸,和尚岛东侧,为新建的杂货港区,2006年11月21日原香炉礁码头业务搬迁至此。 大孤山西港区位于大连湾东北侧,大孤山半岛西岸,码头岸线总长约1.2千米,主要以粮食和通用杂件进出口为主。 大孤山南港区位于大孤山半岛东南端,2004年9月26日30万吨级矿石码头建成投产,2006年9月28日其配套工程矿石转水码头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矿石中转能力,使30万吨级矿石码头不仅具备矿石上岸功能同时具备矿石下海功能。 鲇鱼湾港区(新港港区)位于大窑湾口西南岸,码头岸线总长约1.8千米,主要以原油、成品油和其他液体化工运输为主。通过鲇鱼湾港区改扩建一期、二期工程和2个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实现鲇鱼湾港区油品码头集群化。 大窑湾港区位于大孤山半岛东北方的大窑湾内,南邻鲇鱼湾港区(新港港区)。大窑湾全湾岸线长23千米,分为南岸、北岸、湾底三大功能区,是大连港的核心港区,是大连国际集装箱干线和国际区域性物流中心。 旅顺新港位于辽东半岛西南端的羊头湾北部,老铁山灯塔北方约3.5海里处,与旅顺港腹背相靠。港进出港的主要货物有钢铁、矿砂、木材、粮食、化工产品、机械设备、船体配件等。 长兴岛港区位于辽东半岛、大连市渤海一侧海岸线的中段,属瓦房店市辖境,规划区域包括长兴岛、西中岛、风鸣岛等三个岛屿或半岛,港址南距旅顺约59海里,北距营口港约101海里。长兴岛及西中岛周边的复州湾和葫芦山湾是辽东半岛的优良深水港湾,其岸线和土地资源、交通位势等条件优越,该基地以工业港起步,逐步形成大型临海石化、冶金、造船和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整个港区以长兴岛与西中岛之间的葫芦山湾为中心,向北延伸至长兴岛北侧岸线(复州湾南侧岸线)、向南延伸至西中岛南侧岸线和交流岛北侧岸线。 庄河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庄河市的南方,濒临黄海,与石城岛隔海相望。港口主要服务于临港产业、陆岛交通和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以滚装杂货和通用泊位建设为主,将逐步发展成为规模化的地方综合性港口。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国家3A信用等级企业,国内服务业企业500强,国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2006年4月,大连港集团控股的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2010年12月6日,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回归A股市场,并实现了大连港集团港口物流业务的整体上市,开创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先河,成为国内首家同时拥有A+H双融资平台的港口类上市公司。资产总额超过700亿元。现已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散矿、粮食、煤炭、滚装等现代化专业泊位10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70多个。大连港靠泊的最大船舶是“山东大成”散矿船,2014年11月5日靠泊,船长362米,宽65米,载重吨348923吨,满载吃水21米。 大连港集团拥有国内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可接卸45万吨油船)和国内港口规模最大的原油罐群,年通过能力达8000万吨,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油品及液体化工品储转分拨基地。北方地区首家同时拥有原油、成品油保税仓储业务资质。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的集装箱码头可靠泊马士基3E级1.8万标准集装箱船舶,内外贸集装箱班轮航行100余条,航线网络覆盖国内外100多个港口,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东北口岸的97%。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水深条件最好、综合效率最高的矿石专用码头,可为东北及环海地区客户提供矿石装卸、保税中转及贸易混矿等全程物流服务。拥有35万吨专业矿石码头和15万吨转水码头,55万平方米后方堆场,一次性可堆存矿石850万吨。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的汽车码头是国内成长性最快的专业化汽车码头,可靠泊全球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年通过能力接近50万辆,业务量占东北地区港口市场份额的100%。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杂货码头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散杂货转运中心之一,致力于打造精品钢材、袋装粮食、煤炭转运基地。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散粮码头通过打造产地、铁路、港口、海上及销区一体化的全程物流体系,正在成为中国东北最具竞争力的粮食转运中心。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客运码头位于渤海湾“黄金水道”北端,已开辟大连至烟台、威海、蓬莱、东营天津、长海县诸岛等国内航线及大连至韩国仁川的国际航线。客运业务规模在全国沿海港口中长期居于首位。 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拖轮船队,先进的港口IT运营体系,业内最高的海铁联运覆盖率,最完善的集硫运体系。在多年的诚信经营中,与中石油、中远、中海、马士基、新加坡国际港务、力拓、日本邮船、挪威奥德非尔、鞍钢、本钢等国内外优秀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丹东港位于辽东半岛东北部、鸭绿江入海口西岸,东与朝鲜隔江相望,南濒黄海。为我国大陆海岸线起点处的水陆联运中转港口,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出海门户、也是东北东部地区的出海捷径。 该港经济腹地辽阔,在辽东半岛与大连港、营口港成为鼎足之势,对大连港进出口货物有分流作用,对发展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改善东北地区运输网络结构、缓和长大铁路压力、促进东北地区海运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丹东港现辖浪头(河港)、大东(海港)两个港区和其他中小港点,共有码头泊位4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个。综合货物通过能力2876万吨/年。其中大东港区现有泊位24个;浪头港区现有1000吨~3000吨级泊位5个;其他中小港点现有100吨~450吨级泊位11个。 浪头港区位于丹东市下游11千米处的浪头镇距鸭绿江口28千米,为中、小型船舶停泊区。 进出浪头港区的航道有4条,即老西水道(已淤塞)、西水道、中水道及东水道。由于受江水和冰凌的影响,每年汛期和冬季航道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主航道也在不断地变迁。目前,中水道成为进出该港区的主要航道。由于鸭绿江江口附近多浅滩、沙洲及礁石,航道复杂,不熟悉当地情况的船舶应申请引航,不可冒然进出。 大东港区位于东港市南部,鸭绿江西水道入海口西岸,北距丹东市区50千米,距东港市区5千米。港区上、下游可供利用的深水泊位岸线长6千米。港池位于强潮海湾的潮流通道中,基本不受鸭録江径流的影响,开阔水深;常年不封冻,冬季虽有流冰,但不妨碍航行;在岛屿屏蔽下,波浪较小,并有一条天然的深水航道与外海相通;航道处于我国领海水域,顺直稳定,便于中、外国籍船舶往来。陆上交通以公路、铁路为主,公路主要通过进港联络线与201国道、丹东至大连高速公路相连,港区铁路与丹东至前阳铁路(东北地区东部铁路通道一部分)衔接。 进出大东港区的大东水道从华能电厂专用煤码头至外海,航道底宽120米,水深8米左右。航道走向比较顺直,且与涨落潮流向,常、强风浪向基本一致,5000吨级以上的船舶需乘潮出入,设计最大通航船舶为5万吨级,实际通航最大船舶为7.2万吨级。 2014年,丹东港通过加快设立陆港和加大港口建设投资力度,拓展腹地货源,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港口生产经营继续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2014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7亿吨,外贸吞吐量124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67.2万标准箱。港口建设方面,2014年丹东港完成建设投资108.4亿元,新建和续建码头泊位20余个。 该港已形成较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同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港口开辟了散杂货、集装箱和客运海上航线,其中集装箱已开辟了8条至韩国、日本、大连等定期班轮航线;货物结构已由初期的单一品种,扩展到以粮食、煤炭、钢铁、矿石、水产品、木材、非金属矿石、电子产品、食品为主的多种货物结构,运输方式也由单纯的散装运输发展到散装、集裝箱、客货滚装班轮运输等多种方式。
东莞港(原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2016年3月,虎门港正式更名为东莞港。东莞港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南部,西临珠江主干流狮子洋黄金水道,北起东江北干流河口,南至长安的东宝河口北距广州港黄埔港区29海里,南距维多利亚港77海里,是广州港和深圳港等国家主枢纽港的延伸和补充,也是广东沿海的地区性重要港口。 东莞港拥有7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航道水深13米,3万吨级船舶可全天通航,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出。东莞港划分为麻涌、沙田、沙角、长安和内河五大港区。 麻涌港区依托后方经济的发展将逐步建设成为个多功能港区,现分为4个作业区,为东江北支流作业区、麻涌河口作业区、新沙南作业区以及淡水河口作业区。 沙田港区是东莞港主体港区,划分为3个作业区,分别是沙岛作业区、西大坦作业区和东莞河口作业区。館沙岛作业区岸线长约10千米,水深11.5米以上,其功能主要是发展大型石油化工、临港重工业泊位区;西大坦作业区功能是集装箱和多用途泊位区,东莞河口作业区是沿海杂货泊位区。 沙角港区主要以发展临海工业、运输工业泊位为主,兼顾客运、渔业、港口支持系统和查验边检等服务功能。 长安港区位于东莞港最南端,为远期发展区域,主要功能为集装箱运输基地、临海大型工业港区及保税区仓储区。 内河港区是为东莞市建材需求运输服务的内河杂货泊位港区。
东营港地处黄河入海口以北,位于山东省东营市东北部、渤海湾西南岸,东南距黄河入海口约18海里。该港北距天津港85海里,东北距大连港166海里,东距龙口港78海里,是渤海西南部较大的综合性港口。 东营港以东营市为依托,分为东营港区、广利港区、广北港区、广饶港区、刁口港区共5个港区,形成了以东营港区为主,其他港区为辅的港口体系。 东营港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沿海,由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南、北防沙堤环抱而成,北防沙堤堤身结构为抛石斜坡堤,兼作港口干道和场地。2009年,该港从1800米抛石斜坡堤处向东北方向延伸了5220米栈桥式引堤,建成并投入运营2个3万吨级栈桥式的散杂货泊位(一个于2010年改造成油品泊位)。此后,将栈桥继续向东北方向延伸约1.4海里,在栈桥顶端续建了5万吨级码头. 东营港区港口向东敞开,宽约1海里,建有南港池、北港池两个作业区,北港池作业区是为胜利油田石油运输和海上石油开发服务的企业专用码头,南港池作业区主要是为社会服务的公用码头。由于港池及进港航道不断淤积变浅,南港池作业区自2002年以来基本处于停产状态。 东营港区作为东营港重点发展的核心港区,主要为腹地经济、临港产业、海上油田开发服务,将逐步发展成为具有能源、原材料、集装箱等多种物资及滚装运输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深水港区,并有条件发展成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综合物流中心。 广利港区主要为东营市东部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 广北港区服务于小清河沿岸地区,为腹地生产生活所需的散杂货运输服务。 广饶地区以小批量散杂货运输为主,为港区所在地区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服务。 东营港主要进出口货物为原油、石化产品、盐及盐化产品、建材、农副产品等。随着油田海上生产产量的不断增长,沙石料等货物的需求不断增加,2011年东营港货物吞吐量打到了612万吨。2012年东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31万吨,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652.7万吨,其中海上货运量完成212.7万吨。
福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北口,福建省北部沿海。福州港马尾作业区东距基隆港157海里;北距上海港463海里,温州港191海里;南距香港维多利亚港463海里,广州港黄埔港区529海里,厦门港203海里。沿闽江上行至南平约200千米,并通过沙溪、建溪、富屯溪与闽北的三明、建阳、顺昌相通,是福建省的主要商港,我国对外贸易主要港口之一,也是我国大陆对台的主要口岸。 福州港西起福州市区,东至海坛岛西岸,南至兴化湾北岸,北至沙埕港区,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自然条件不尽相同。该港分为闽江口内港区、松下港区、江阴港区、罗源湾港区、平潭港区、三都澳港区、三沙港区、沙埕港区,其中闻江口内港区为河口港,其他港区为海港。 闽江口内港区水域范围上游以闽江解放大桥和乌龙江大桥为界,下游以一尖尾山、半洋礁、七星礁、沙峰角的连线为界,分为台江、马尾、筹东、青州、洋屿、松门、象屿、长安和小长门9个作业区,其中马尾作业区为最大,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作业区。因闽江横贯福州市区南部,流经南台岛的两侧,其北侧为北港,其南侧为乌龙江亦称为南港。客货运输、对外贸易均集中于北港。 松下港区水域以长乐市的牛角、东洛列岛中的东银岛、竹排屿、乌猪岛、屿头岛东北端和福清市东营村东侧的连线为港界。 江阴港区以万安、塘屿、南横岛、南日岛东侧的大乔山连线为水域东港界;以南日水道西侧石城山东南灯桩与南日岛西端灯桩连线为水域南港界。上述界线以内的水域为江阴港区水域港界范围。 罗源湾港区水域包括罗源湾口门以内的全部水域,即由可门角与虎头角之间连线以内的水域为罗源湾港区水域。 平潭港区金井作业区水域包括平潭海峡大桥海坛海峡南东口水道和海坛海峡南口水道以内的全部水域。 三都澳港区主要服务环三都澳区域临港工业和国北、赣东、浙南等地区,以铁矿石、石油化工等大宗数货运输为主。 三沙港区主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承担散杂货运输、对台物资交流和旅客运输。 沙埕港区主要服务福鼎市及浙南等周边地区,以散杂货、对台运输为主。 福州港陆路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公路经104、316、324国道和福厦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网相连;铁路通过温福、福马、外福线接鹰厦线、浙赣线并与全国铁路网相通。福州长乐机场开辟至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20余个城市的定期航班。 福州港近些年得以迅猛发展,进出港口外轮逐年增多,进出口的主要货种有集装箱、煤炭、成品油金属矿石、钢材、化肥、木材、粮食、杂货等。吞吐量逐年增大,2014年货物吞吐量达到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23.94万标准箱。
高雄港位于台湾岛西南岸,处台湾岛西南部主要工业区内,北距基隆港229海里,西北距厦门港168海里,西距香港342海里,是台湾最大的商港,为世界十大集装箱运输港之一,年货物吞吐量和对外贸易运输量现均占全台湾的三分之二,也是台湾最大的工业港、台湾造船工业中心、台湾钢铁工业的最大原料进口和供应基地。 该港北起万寿山脚下,南至大林埔,南北长约12千米,东西宽约1.45千米,陆地面积14.42平方千米,港内水域面积12.41平方千米。港区自西北向东南呈带状分布,有两个出入口,分成相连的第一港口和第二港口。第一港口位于高雄港西北端,开口朝向西北,有万寿山和旗后山雄時两侧,狭长的临海沙洲屏障西南,港内水域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形成狭长的湖状。第一港口入口处有从岸向西北及西南延伸的两座防波堤环抱,南、北防波堤均长938米,两堤端部之间宽360米,航道最窄处在外港入口内约6链处的旗后山与哨船头之间,宽约100米;第二港口在第一港口东南方约5海里处,开口朝向正西,为一在港口水域前狭窄的沙洲上人工开挖的出入口,入口由两座防波堤围成,北防波堤长1326米,南防波堤长2335米,两堤略呈弧形,堤头之间宽380米,最窄处宽180米。 目前,该港分为商港区、工业区和渔港区等,港内自北向南依次分为盐埕、蓬莱、苓雅、中岛、前镇、中兴、小港、大仁、大林和油港区等大型商港码头区。 该港已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进出口货种有化肥、石油、煤炭、机械、大豆、小麦、铝、糖、盐、水泥、水果和听装货。2014年高雄港货物装卸量为4678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059.3万标准箱。
北海港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海岸,北部湾东北岸,与海南省隔海相望,南距海口港134海、西距防城港域55海里,为地区性重要港口。该港城规划港口岸线长約87千米,其中深水港口岸线长约72千米。原北海港是该港域的主体,规划石步港区、铁山港西港区、铁山港东港区3个枢纽港区和海角港点(海角老港区)、侨港港点、涠洲岛港区、沙田港区等小港点、小港区,以及预留发展的大风江港区。铁山港西港区和铁山港东港区合称为铁山港区。 1、石歩岭港区 石步岭港区位于北海市西北沿岸,地角西南方,紧部北海出口加工区・是一个以集装箱、件杂货运输和国际客运码头为主的综合性商港。该港区规划由石步岭东作业区、石步岭西作业区和国际由邮轮配套服务区组成。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5个,其中1万吨级杂货泊位2个及石油泊位1个,2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个,3.5万吨级杂货泊位1个。 2.铁山港西港区 铁山港西港区位于北部湾东北部,北海半岛与雷州半岛之间,广西合浦县境内,距北海市区41千米,岸线55.8千米。该港区规划由啄罗作业区,北暮作业区、北暮东作业区、石头埠作业区和雷田作业区组成,主要为桂东和粤西大宗物资中转运输和临港工业提供服务。港区现有地方码头9座,其中10万吨级泊位2个,5万吨级电厂专用煤码头1座,2000吨级液化气码头1座,5000吨级重件码头1座,其余为50吨~500吨级地方小型码头泊位。目前,港区10万吨级进港航道已疏浚完成。 3.铁山港东港区 铁山港东港区位于铁山港东岸沙田镇以北,规划沙尾作业区、揽根作业区和充美作业区,目前仍待开发。 4.海角港点 海角港点位于地角东侧,由陆岸和一条长沙堤外沙)围成,港池成带状水域,长约1.3海里,宽约100米,水深在4米~4.5米,主航道由引导灯桩指示。港区外方有一深水槽,现划分为3个锚地,水深大部分为5米~9米,在锚地内可避7级~8级大风。现有泊位6个,其中千吨级泊位4个,2千吨级泊位1个,2千吨级客滚泊位1个。 5.侨港港点 侨港港点位于冠头岭东南方约5海里处,现有客滚泊位4个,辅助泊位1个,均为2千吨级。现有航道水深为3.5米。 6.洲岛港区 中石化30万吨级原油码头位于涠洲岛西北岸,为栈桥式码头,可靠泊2艘30万吨级油轮。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在涠洲岛西部建有2000吨级和5000吨级油气码头各1座和65000吨级单点系泊装置1个;在涠洲岛西北角高岭附近修建的客货码头(2000吨级客货码头和滚装船码头各1个)。 7.沙田港区 沙田港区位于铁山港湾东岸沙田镇,为散货、件杂货、集装箱作业区。现有300吨~500吨级泊位10个。沙田港区码头一期工程、沙田港区进港航道一期工程等项目正在开展中。 8.大风江港区 现规划建设大风江东作业区,位于大风江东岸的鲁根咀南侧,为预留待开发港区。 海角港点、侨港港点、沙田港区和涠洲岛港区主要为北海市生产生活及旅游客运服务,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依托和全港功能得有效补充。除上述港区外,另在地角北岸、冠头角附近均有码头设施。 2014年,北海港域完成货物吞吐量2276万吨,其中外贸货物1000万吨,出港1119万吨 集装箱吞吐量9.6万标箱;旅客吞吐量19.79万人次。
防城港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北部湾北岸西部,东邻钦州港域。原防城港是该港域的主体,东距北海港域石步岭港区55海里,东南距海口港秀英港区157海里,西南距越南海防港151海里。该港港口朝南,背靠大陆丘陵,航道水深、短且不淤积,助航设备完善,锚地宽阔,防风条件较好,码头分布于渔沥岛东、西两侧的东湾和西湾内,装卸设备齐全,是我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的一个深水良港和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为我国类对外开放口岸、全国主枢纽港之一。 防城港包括渔沥港区、企沙港区、企沙东港区和茅岭、榕木江、白龙、潭吉、京岛、竹山、大小冬瓜等港点,其中渔沥港区为大型综合性港区,企沙港区和企沙东港区为大型临港工业服务港区。 渔沥港区分7个作业区,分别为第一作业区至第六作业区以及马荍岭作业区: 第一作业区已建成,包括现有的村料码头、0号-8号泊位和中级泊位等货运泊位,以及工作船码头和海关码头。作业区主要承担件杂货、散装水泥、散粮等货物的中转储运。作业区岸线长3164米,其中深水岸线1645米、500吨~30000吨级生产性泊位1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另有非生产性泊位7个,岸线长585米,年通过能力730万吨。 第二作业区位于第一作业区以南,由9号-17号泊位组成。作业区主要承担干散货和集装箱的中转运输,其中9号和10号泊位发展集装箱运输,11号-17号泊位发展干散货运输。作业区岸线总长2424米,有9个2.5万~7万吨级泊位,年通过能力104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万标准箱。 第三作业区位于第二作业区南侧,由18号-22号泊位组成,主要承担大宗干散货、兼顾件杂货的运输。规划岸线总长1566米,布置5个7万~10万吨级通用泊位,年通过能力4230万吨。 第四作业区位于第三作业区东侧、暗埠江深槽西侧、现有20万吨级码头向北至5万吨级化工码头南部,包括现有的20万吨级码头和403号-407号泊位。主要承担大宗干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作业区规划岸线3856米,自南向北布置20万吨级码头和401号-410号泊位,其中20万吨级码头和401号、402号泊位为20万吨级散货泊位,其余泊位为5万吨~7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年通过能力约4000万吨。 第五作业区位于第四作业区北侧、5万吨级化工码头向北至渔洲坪南约1.5千米处,规划发展液体散货、件杂货和集装箱运输。规划岸线5982米,自南向北布置5万吨级化工码头和501号-516号泊位,其中5万吨级化工码头和501号-510号泊位为5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511号-516号泊位为3万吨级件杂货泊位和多用途泊位,年通过能力约4000万吨。 第六作业区由第三作业区22号泊位和第四作业区20万吨级码头的南端沿深槽向南延伸,通过填海造地和西贤航道改道而成,规划发展干散货运输。规划岸线6576米,西侧规划岸线3726米,自北向南布置601号-612号等12个10万吨~15万吨级散货泊位;东侧规划岸线2850米,自北向南布置613号-620号等8个20万吨级散货泊位,年通过能力约10000吨。 马鞍岭作业区位于西湾西岸、石坪至牛头岭之间,规划发展旅游客运及建设港口支持保障系统。作业区规划岸线长2195米,布置5个7500吨~10万吨级泊位,年通过能力约30万吨、200万人次 企沙港区位于防城港东南方24千米处,归防城港市港口区管辖,是北部湾著名的渔货集散地、广西第二大渔港、国家边地贸口岸、渔商共用港,企沙港区自北向南由潭油作业区、云约江作业区、赤沙作业区和企沙南作业区组成。港区规划岸线55921米,其中深水岸线49235米;规划布置219个1000吨~40万吨级泊位,其中深水泊位179个;年通过能力72550万吨。 企沙港区海域水深浪静,是建设大型深水码头的理想港湾,现有1000吨~1500吨级泊位12个。在目前的规划当中,企沙半岛西侧将建设26个1万~20万吨级泊位的临港工业区业主码头,而在南面的蝴蝶岭外海处,将建设3个~5个30万吨级泊位。 企沙东港区规划布置能源、化工泊位区LNG泊位区、散货泊位区、通用泊位区、海洋装备制造和修造船基地、港口辅助配套区和预留发展区以及综合物流区等功能区。 2014年,防城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亿吨。其中外贸货物8896万吨,出港货物2877万吨,集装箱完成32万标箱。全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约10.6亿元。
钦州港域位于我国南海北部湾北岸的钦州湾内,三面临陆,水深浪小,水域宽阔。原钦州港是该港域的主体,东距北海港47海里,西距防城港32海里,东南距海口港153海里,西南距越南海防港163海里。钦州港背靠拥有丰富资源的大西南,面向经济发展活跃的东南亚,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岸,国家一类口岸,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的商、渔和工业港。 钦州湾湾口朝南,由内湾、外湾及连接两湾的潮汐通道组成。外湾以大庙墩和企沙的连线为界与北部湾相连,宽约14海里,湾口至青菜头岛南北相距约7海里,内湾又称茅尾海,其长、宽各约7海里,潮汐通道由青菜头岛至樟木环岛水域长4海里,水深5米~22米。钦州港纵深约12海里,东西两侧陆上均为高百米左右的丘陵地。港首是一片干出滩,滩的西侧有茅岭江、东侧有钦江注入。港内水深适宜,水道纵横,岛屿密布,锚地众多,又有完善的助航设备,可保证船舶昼夜进出。 根据《广西北部湾总体规划》,饮州港规划布置龙门港区、金谷港区和大榄坪区三个枢组港区,小港区、小港点有茅的、沙井、那丽、东场、麻蓝头岛和三娘湾。其中,龙门港区由观音塘作业区和龙门岸线组成;金谷港区由沟、果子山,鹰岭、金鼓江作业区组成,同时规划预留樟木环岛和金鼓江北作业区;大榄坪港区由大榄坪北、大榄坪、大榄坪南、大环、三墩、三嫩外港作业区组成。此外,该港域远景预留发展大风江港区(大风江西和大风江北作业区)。 2014年,饮州港域完成货物春吐量6413万吨,其中外贸谷吐量2877万吨,出港货物1612万吨,集装箱谷吐量70万标准箱。主要大宗货种完成情况:煤炭及制品1516万吨;石油及制品1845万吨;金属矿石721万吨;粮食472万吨。2014年,饮州市完成水运建设投资279956万元。
广州港位于江三角测的干流上,濒临南海,毗邻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其黄埔港区东距汕头港25海里、西距湛江港91海里、南距维多利亚港70海里。广州港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又是珠江三角洲水网运输中心和水陆运输枢纽。 广州港由海港和内河港组成、港口分布在珠江口水域及沿岸的广州市、东莞市等行政区域范围内。海港水城由东、西、北和南水域边界范图内的 珠江干流及相关支流形成的水域组成。 东边界由以下6点组成: 1.东江口以东江大桥为界 2.麻涌河口以四航局预制厂码头与新沙驳船码头连线为界 3,淡水河口以北岸转角与南岸河口水闸连线为界; 4.东莞江口以坭洲头灯桩与华润水泥厂码头连线为界 5.仙屋涌口以虎门轮渡码头与虎门电厂码头连线为界; 6.川鼻河口以沙角码头内侧至威远岛(亚娘鞋岛)的上围角连线为界。 西边界由以下2点组成 1.黄岐水道以黄岐沙溪涌口与罗冲涌口的连线为界; 2.陈村水道以三山口为界。 北边界有以下3点组成: 1.流溪河以白坭河大桥为界 2.石井河以槎龙排洪站为界; 3.增步河以狮头围公路桥为界。 南边界以大担尾引航锚地为界,包括桂山引航锚地、三门岛过驳锚地、大担尾引航锚地及其附近相关水域。南边界具体控制点坐标为: (1)22°33′46″N、113°38′04″E; (2)22°26′07″N、113°39′35″E; (3)22°09′59″N、113°43′20″E; (4)21°54′59″N、113°50′02″E; (5)21°54′59″N、114°05′02″E; (6)22°03′59″N、114°05′02″E; (7)22°08′32″N、113°53′50″E; (8)22°11′01″N、113°49′59″E; (9)22°13′01″N、113°49′04″E; (10)21°14′37″N、113°49′40″E; (11)22°24′59″N、113°46′57″E; (12)22°44′17″N、113°44′20″E。 内河港水域是广州市行政区内海港水域范围以外的内河通航水域。 港口水域从珠江口桂山引航锚地起至荔湾区水泥厂,航道全长83海里,其中桂山至黄埔航道长64海里。桂山至南沙港区的航道浚深至17米(有几处水深不足17米的浅点),其上游的航道水深逐渐变浅,黄埔航道水深为9米;黄埔至广州,航道长19海里,底宽100米~120米水深2.1米~7.4米,满载通航最大船舶5千吨级。 广州港由外向内划分南沙港区、新沙港区黄埔港区和内港港区。南沙港区由位于南沙的沙仔、小虎山和龙穴岛沿岸的沙仔作业区、小虎作业区、芦湾作业区和南沙作业区组成,主要经营集装箱装卸、货物装卸、装拆箱、代办仓储、制造、加工、维修等服务。新沙港区位于莲花航道东岸,由麻涌河口至破流水闸沿岸的新沙港作业区组成,属国家一类口岸,拥有一流的综合性查验大楼,货物通关方便快捷。黄埔港区位于珠江口内,广州市东南侧,由黄埔鱼珠至东江口沿岸的黄埔老港作业区和黄埔新港作业区组成。内港港区位于西河道、南河道、东河道,主要包括如意坊码头、黄沙码头、洲头嘴码头、大沙头码头、广州造船厂等泊位,为广州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原材料、粮食、散杂货和集装箱的装卸及旅客运输提供服务。 广州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京广、广九、广茂等铁路在此交汇,武广高速铁路通车,105、106、107等国道纵贯境内,京港澳、济广沈海高速公路、环城高速公路都已建成通车,各港区的铁路专用线与主干铁路相连;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已开辟国内、国际航线30条左右;内河与珠江支流的西江、北江和东江构成遍布全省的内河运输网;海运由虎门出珠江可直达国内各沿海港口,至海口、厦门、上海、青岛、大连等地有定期客货班轮,至香港有飞翔班轮。近洋与日本、印尼、菲律宾和中印半岛各国港口相距1000海里~1800海里,远洋到波斯湾、东非各国航程3000海里~5000海里,是我国与东南亚、中印半岛、中东、非洲、澳洲和欧洲各国运距最近的大型口岸。国际海运已达世界142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个港口。 广州港港口设施完善,靠泊条件良好,经过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拓宽工程和航道三期工程的建设,广州港船舶通航条件得到改善,航道等级得以提升。目前,黄埔港区西基掉头区至南沙港区段出海航道水深为13.0米,底宽160米,可满足5万吨级船舶乘潮进出港;南沙港区至珠江口外隘洲岛南侧的天然水深区出海航道水深为17米,有效宽度243米,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不乘潮单向通航、兼顾12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5万吨级船舶不乘潮双向通航进出南沙港。广州港与珠江水系各支流组成发达的内河航运网,其中经西江至梧州常年可通航吃水2米~2.5米的船舶;经北江至韶关常年可通航吃水0.8米的船舶;经东江至惠州常年可通航吃水1米的船舶。
海口港位于海南岛北岸中部的海口湾和澄迈湾内,港口西起澄迈湾的玉包角,东至铺前湾的北港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东距铺前港23海里,北距海安港17海里,西距洋浦港89海里,西北距北海港134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水上交通枢纽和岛内各种生产和生活物资的集散地。 海口港素有“琼州门户”之称,拥有海岸线长达82.3千米,现划分为3个港区,分别是秀英港区、新海港区和马村港区。各港区都已对外开放,具有完备的港口设施、设备。 秀英港区为海口港的主港区,位于琼州海峽南侧的海口湾内,海口市秀英区北侧,南渡江支流海甸河入海口西南方。秀英港区由南、北两个港池构成。南面港池由陆岸(1号-8号泊位)、第二作业区码头(9号-11号泊位)及北岸码头(12号-14号泊位、海事局码头)围成,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300米,水深3.5米~8米;北面港池由海事局码头、救助局码头、第三作业区万吨级泊位(17号-18号泊位)及其北侧二期工程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组成,港池宽约600米,水深6米~13.2米,由一条长约900米、深约9米的疏浚航道与主航道相连。 秀英港区附近陆岸地势较为平缓,起伏不大无显著的自然导航目标,但人工助航设施完备,船舶可昼夜通航。港区避风条件较差,在台风来临时,大型船舶可在港外水深12米~20米水域分散锚泊防风,一般船舶多前往流沙港或铺前港避风。海口港二期工程已全部交工验收,目前秀英港区主要以集装箱、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和客运为主,兼顾大型邮轮停靠,并逐步发展成为国际国内客运基地。港区货物年设计通过能力为件杂货272万吨、集装箱60万标准箱、滚装车辆65万辆。实际年通过能力为散杂货约406万吨、集装箱约80万标准箱、旅客约563万人次、滚装汽车约100万辆。 新海港区位于海口市新海乡新海村西侧,俗称 “天尾角”的西南侧,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陆路距海口市21千米,地理坐标为20°02′.6N、110°08′.9E。港区南起粤海铁路通道南港火车轮渡码头南防波堤根部外侧,北至规划汽车滚装码头作业区北防波堤外侧,后方紧邻滨海大道,岸线长2.38千米,陆域面积3.22平方千米。水域规划港区界线由以下5点连线而成: (1)20°02'22".2N、110°08'51".0E; (2)20°02'15".3N、110°08'15".4E; (3)20°02'21".4N、110°07'30".5E; (4)20°03'38".7N、110°07'52".5E; (5)20°03'44".4N、110°09'40".1E。 该港区是火车轮渡和客货汽车滚装运输的专用作业区,也是海南省与大陆之间陆岛运输及海南省生活物资集散和配送服务的主要港区。现有海铁路南港码头和汽车滚装码头。其中南港码头港池水深6.5米。汽车滚装码头航道及掉头区水深5.6米,港池水深6.9米。 马村港区位于海口港秀英港区西侧的澄迈湾西南部,距秀英港区约25海里。西起玉包角,东至美当湾的东湾口,岸线长20千米,最大陆域纵深2,8千米,规划陆域面积约26.6平方千米。水域规划港区界线由以下4点连线而成: (1)19°59'36".0N、109°56'22".0E; (2)20°02'42".9N、110°00'39".3E; (3)20°02'42".3N、110°06'27".9E; (4)19°59'45".7N、110°07'06".5E。 该港区是海口港的综合性港区,主要承担集装箱运输、油品、散杂货及危险品运输。建有5座码头,共7个泊位,大部分为业主码头,以危险品作业为主,也是海南岛目前最大的危险品作业港区。 海口港既是海南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又是旅客进出海南省的重要通道。开通了与海安、北海、湛江、深圳、广州等地的汽车、旅客滚装轮航班;海口至海安的火车轮渡;海口至广州、湛江北海的国内集装箱航线。并与日本、朝鲜、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葫芦岛港位于辽东湾西北岸,辽西走廊西侧,西南距秦皇岛90海里,北距锦州港6海里,东距营口港66海里,是东北和华北的海上咽喉。 根据葫芦岛港的性质和功能,结合港口发展现状和港口岸线的水陆域资源条件,葫芦岛港将规划形成“一港四区”,即柳条沟、绥中、北港和兴城四个港区,并预留后续发展空间的总体发展格局。 柳条沟港区位于葫芦岛南部岸边,是重点发展的港区,以件杂货、通用散货、油品和化工品运输为主,逐步发展集装箱运输的综合性港区。 绥中港区位于绥中县境内,渤海湾内辽东湾西北岸,东隔六股河与兴城市相望,南临渤海,秦皇岛港北部,距山海关机场不足20千米。近期重点开发的港区,是地方经济和临港工业的重要支撑,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煤炭外运装船港址之一,将发展煤炭、原油等大宗散货、通用散货和杂货运输。 北港港区位于葫芦岛市东端灯塔山的北侧,正处于建设期,是北港工业园区的配套港区,以临港所需的原料、成品运输为主,并为船舶修造业服务。 兴城港区位于兴城市,是预留发展港区、近期发展陆岛交通和旅游客运为主,并为临港经济发展留有建设码头和布局临港产业的空间。 目前葫芦岛港逐步形成了以散货为主,杂货为辅的运输格局,尤其以煤炭和石油所占比重最大。绥中港主要货种为煤炭、石油和金属矿石。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825万吨。
花莲港是台湾东部最大港口,位于台湾东岸中部偏北,三貂角南西南方约69海里处,北距基隆港90海里,南距台东港84海里,是台湾第四大国际商港,台湾东部地区最大综合性港口和能源输入的重要基地。 花莲港北起美仑鼻,南至美仑溪口,自东北向西南呈狭长漏斗形分布,由内港、外港和中部水道组成。陆地面积1.72平方千米;水域面积1.37平方千米,水深6.5米~16.5米。内港位于港区北半部,水域面积0.358平方千米,水深6.5米~11米,底质为砂砾卵石和黏土砂。内港区东侧为渔港港池,面积0.0287平方千米,大部分水深2.4米~4.8米。外港位于港区南半部,水域面积0.966平方千米,水深12米~16.5米,底质为硬砂土。中部水道系连结内、外港之狭长航道,长550米,宽100米,水深11米。 该港有东、西防波堤2座,东堤总长3167米,由东北向西南分为三段,分别长1330米、520米和1317米;西堤总长1050米,由西北向东南分为两段,分别长650米、400米。两堤之间为港口的出入口,朝向西南,宽265米,航道宽250米,可通航10万吨级船舶。 花莲港是台湾东部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和海上门户,不仅促进台湾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花莲及东部山区丰富的矿石和森林资源的输出,还能缓解北部基隆港的运输压力,促进岛内外物资流通,对台湾东部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港口发展弱点为腹地空间不足,货物储存、转运受到限制,与台湾本岛内陆交通不便。该港附近地区经济以农林为主,农产品主要有水稻、甘薯、甘蔗、玉米、大豆、烟草、花生、橄榄等,林产品主要有樟、楠、杉、松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理石产量占台湾岛产量的70%左右 花莲港进出口货物主要有木材、水泥、煤炭、油料、石料、纸浆、砂糖、肥料等。2014年,花莲港货物吞吐量为1348万吨,较上一年增长3.26%。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西南岸,河北省黄骅市与山东省无棣县交界的大口河河口处,西距河北省沧州市区90千米,北距天津港69海里,东距龙口港约138海里。黄骅港有长93千米的地方铁路通向沧州,与津浦线接轨,可连石德、京广、石太线通向西部经济腹地。沿海公路与沿港公路在港口附近交汇,北通天津,南通山东,西通沧州。 黄骅港水域范围在以下6点连线范围内: (1)38°23′19″、117°42′05″; (2)38°27′50″、117°48′48″; (3)38°40′48″、118°23′43″; (4)38°15′52″、117°50′59″; (5)38°18′41″、117°53′59″; (6)38°29′14″、118°31′09″。 黄骅港于1982年开始筹建,1984年经省政府批准,千吨级码头开工,1986年9月竣工,随即成立黄骅港务局。从1985年开始,进行黄骅港3.5万吨级的煤炭出口码头建设前期工作。1991年4月,河北省政府、交通部、能源部联合向国家计划委员会呈报了一期工程建议书,1992年由国务院批准立项,1997年2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初步设计,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工程正式开工,2001年黄骅港一期煤炭码头投入试运营。2002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04年投入使用。黄骅港货物主要以煤炭为主,可从事钢材、矿石、盐、焦炭、水泥、糖、化肥、玻璃、树脂、粮食、化工产品、集装箱、成套设备和其他件、杂货的中转运输,同时承揽门对门的运输和海运业务。2014年吞吐量1.76亿吨,其中集装箱31.4万标准箱。 目前,黄骅港由河口港区、煤炭港区、综合港区三部分组成。河口港区位于大口河与漳卫新河的交汇处。煤炭港区位于大口河河口以北,其中一期、二期、三、四期煤炭码头位于煤炭港区北侧,主要进行煤炭的运输。综合港区位于煤炭港区以北,主要进行杂货和液体化工物品的运输。煤炭港区、综合港区拥有泊位18个,其中煤炭泊位12个,散杂货泊位4个,多用途泊位1个,液体化工泊位1个。黄骅港是我国将山西、陕西煤炭向海外运输最短距离的港口之一,发展方向是以煤炭为主,逐步发展杂货、化工、石油矿产运输,成为重要的综合性港口。
惠州港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部,毗邻深圳港,地处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京九铁路南端最近的出海口。惠州港距香港维多利亚港75海里,距广州港黄埔港区141海里,距厦门港291海里,距汕头港170海里。 惠州港下辖荃湾、东马和惠东三个港区。 荃湾港区从西到东分为荃湾、纯洲和鸡心岛3大作业区,是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区,以承担大宗散货转运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同时充分发挥水陆域条件和铁水联运等优势,为临港工业发展服务并大力拓展现代物流。 东马港区是惠州港的大型石化港区,包括东联作业区和马鞭洲作业区两部分。主要承担大亚湾石化区内生产企业的原材料及产成品装卸和马鞭洲原油接卸服务,同时也为周边地区提供石化产品运输服务以及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提供物资输送服务。 惠东港区包括碧甲作业区、港口作业区、亚婆角装卸点和盐洲装卸点。碧甲作业区主要有两大功能,其一为碧甲临港工业区提供港口配套服务,以承担临港工业所需的原料、能源等大宗散货接卸任务为主,兼顾煤炭、矿石等中转;其二为承担满足惠东等地经济发展所需货物装卸。港口作业区、亚婆角装卸点和盐洲装卸点主要为惠东等腹地工农业生产所需货物提供运输装卸作业。
基隆港位于台湾岛东北端,三面环山,湾口外有和平、桶盘等岛屿,港外侧有基隆岛、野柳半岛为天然屏障,是一个在天然海湾基础上加以人工填筑的半天然海港。北距上海港432海里,西距福州马尾港区157海里,西南距台中港112海里,东南距花莲港90海里。 该港水域为西防波堤末端与东外防波堤末端连线和和平岛防波堤末端与八尺门东防波堤末端连线以内水域,面积约3.77平方千米,码头岸线长约9.2千米。共有泊位58个,其中深水泊位48座,可同时容纳大型船舶70艘。港口由超过900米的泊位构成,目前已投入使用的已超过8000米。港口占地约572公顷。 该港划分为外港、内港、渔港(正滨)区和八尺门港区等4个港区。港内共有防波堤及抛石碎波堤6座,总长1.93千米,其中外港区入口处有4座,东防波堤长200米,其外侧向北延伸部分长350米,西防波堤长330米;东、西碎波堤分别长225米和200米。八尺门港区防波堤2座,北防波堤长300米,南防波堤长325米。 外港 位于基隆港北部,面积为1.78平方千米,水深9米~23米,底质为贝売沉积沙土。 内港 位于基隆港南半部,面积1.13平方千米水深5米~15米,底质为粘土;各侧均有码头设施,吃水较深的船舶均停靠西北侧码头。19W号泊位临时灯塔与安栏灯桩(An—Lan)连线以南水域。 渔港(正滨)区位于外港东侧的和平岛与基隆市的中正区之间,该港区有一狭长水道(八尺门)通向外海,水深大部分3.5米~8米。 八尺门港区 位于基隆港东部,水域面积约1平方千米,为木材储运区。 基隆港辟于1863年,始称鸡笼港,由于港口窄,内宽,似鸡笼而得名。1872年清政府设防于此,取谐音“基地隆昌”之意而定名基隆港。1886年建成第一座码头,并正式开放营运。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割占。1899年-1943年,陆续建成码头18座。二次世界大战中遭盟军轰炸,毁坏严重。1945年11月成立基隆港务局。基隆港是台湾北部进出口贸易、国际航运中心和台湾重要的能源进口基地。进出口货物主要有石油、煤炭、棉花、机械、木材、水泥化工产品、谷物、玻璃、人造纤维等。2006年该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12万标准箱,为台湾省第二大集装箱港口,也是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进出港远洋船舶18364艘次,年货物吞吐量达3490.05万吨。
嘉兴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北岸,地处沪杭两市之间的浙江省嘉兴市境内,是浙江省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港口,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该港毗邻上海浦东,地理位置优越,水深条件良好,通海航道稳定,是目前浙北杭嘉湖平原在杭州湾沟通外海出口的唯一门户。该港经公路至上海市95千米,至杭州市117千米,至嘉兴市43千米,至湖州市135千米,至苏州市115千米,至上海芦潮港约85千米;海运至上海港181海里,至宁波—舟山港定海港区73海里,至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78海里,至台州港海门港区189海里,至温州港268海里;内河至杭州市137千米,至嘉兴市40千米,至湖州市119千米,至苏州市110千米。港区后方的集疏运条件比较优越,铁路沪杭线从嘉兴市穿过。 嘉兴港所辖自然岸线长约74.1千米,港口水域自平湖市与上海金山县交界处的金丝娘桥起,沿浙(浙江)沪(上海)、禾(嘉兴)舟(舟山)、禾(嘉兴)甬(宁波)海域行政区域界线至大小巫子山(父子山)再至长山闻的连线。 嘉兴全港分为三部分,由东至西分别为独山港区、乍浦港区、海盐港区 独山港区,自平湖金丝娘桥至益山,自然岸线长16.3千米,港区水深条件好,为嘉兴港远期重点开发建设的港区。 乍浦港区,由平湖益山至海盐郑家埭,岸线总长16.2千米,是嘉兴港近期重点建设港区。 海盐港区,由海盐郑家埭至长山闸,岸线长约41.6千米,为浙江海盐经济开发区、大桥新区和腹地生产生活提供货物运输服务。 嘉兴港是浙江省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港口,是长江三角洲港口群的组成部分。嘉兴港在浙江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该港是浙北地区电力煤炭的主要到达港之一,是浙江沿海及杭嘉湖地区物资的海河中转港,2001年4月作为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嘉兴港的经济腹地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及苏南、皖南部分地区。这一地区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华东经济区中较发达的地区。嘉兴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嘉兴市,工农业生产发达。工业以轻工、毛纺、造纸、呢绒、电器、水泥、建筑材料等为主。不少轻工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农业以粮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除供应上海市及浙江省沿海地区外,还出口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腹地内非金属和矿建材料资源非常丰富,杭州、湖州地区是浙江省石灰岩的主要产地。腹地内有国家级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及多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对加快港口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至2014年底,嘉兴港外海共有生产性泊位4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已成为公用、专用泊位配套,大、中、小泊位齐全,多货种作业,具有外贸功能的海上、内河、铁路、公路联运的综合性深水港口,进出港口的主要货种有:煤炭、石油、钢铁、矿建材料、水泥、木材、化肥及农药、盐、粮食等。2014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达6880万吨,其中外贸货物901万吨,集装箱115.6万标准箱,步入全国中型港口行列。
江阴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地处江阴市境内江阴水道下游,与长江北岸靖江市相望,是江苏省苏锡常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水路西距南京190.5千米,东距上海吴淞口(河塘灯桩)157.6千米,是长江下游联运和江河转运的天然良港。 该港主要由5个港区组成:石庄港区,位于江阴水道南岸桃花港东侧,是江阴港的主要化工码头区,装卸货物主要有油类液化气、液化石油气、氯乙烯、苯乙烯等散装危险化学品;利港港区,位于江阴水道南岸,装卸货物主要有化工产品、液化石油气、煤炭等;申夏港区,位于江阴水道南岸,装卸货物主要有钢材、件杂货、煤炭等;黄田港港区,位于江阴水道南岸,主要为港务集团专用码头和电厂、修造船厂、拆船厂自备码头,装卸货物主要有集装箱、钢材、件杂货、煤炭和少量的化工品;长山港区,位于福姜沙水道南岸,主要为油品化工、治金原料码头,装卸货物主要有石油产品、液体化工产品、矿石、废钢等。 江阴港处于长江A、B级航段分界处,水域范围上界为江阴水道南岸桃花港与北岸靖江界河口连线,下界为南岸的大河港与北岸螃蜞港连线,全长35千米。整个航段较为顺直,除鹅鼻嘴处为突出山嘴外,其他各处江面比较宽阔。航道助航标志齐全不冻不淤,万吨级船舶四季、昼夜均可自由进出。 港口直接经济腹地为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所属各市(县),间接腹地为上海市部分县市、浙江省杭嘉湖等经济发达地区。港口有上海至高港、上海至武汉、江阴至普陀山的客运航线。江阴交通发达,形成了干支线连通,内外沟通、城乡贯通、主要干道“六横八纵”的格局。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是沟通同三(黑龙江同江一海南三亚)和京沪两大国道主干线的过江“咽喉”。连接沪宁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和锡澄高速公路穿越江阴境内。新长(江苏新沂一浙江长兴)铁路取道江阴,连接陇海、浙赣两大铁路大动脉。江阴境内的锡澄运河沟通长江、太湖。优良的客货集疏运条件使江阴港形成了以中转苏锡常及上海、浙江部分市县地区物资的江海河衔接,内外贸相兼的换装港口,成为我国苏南沿江港口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阴港为对外开放港口,先后与欧洲、南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有货运往来。港口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石化储运基地和国家粮食储备库,装卸货物主要有石化产品、粮食、煤炭、集装箱、件杂货、钢材等。2014年,江阴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2.25万标准箱。
锦州港位于渤海辽东湾西北部的锦州湾内,地处锦州市西南风景秀丽的大笔架山岛风景区西侧,与葫芦岛隔海相望,东距营口港79海里,西南距秦皇岛港170海里,南距大连港220海里。该港自然条件优越,大笔架山岛形成港口的天然屏障,虽地处北方,冬季冻而不封,具有发展大型综合性港口的良好条件。是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冀北重要的便捷进出海口,是东北亚海运的重要结点,是东北亚交通网络的枢组和物流中心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性重要港口。 锦州港的水域大致由下述4点连线与陆岸所围成: (1)40°48′27″N、121°02′05″E (2)40°43′48″N、121°02′05″E (3)40°43′48″N、121°05′00″E; (4)40°48′00″N、121°05′00″E。 港区从东到西依次形成石化作业区、粮食及件杂货作业区、集装箱作业区、油品作业区、通用散货作业区、专业化散货作业区。 锦州港所依托的锦州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城市和辽西地区的经济中心,关内外主要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均从港口后方通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锦州港直接经济腹地包括辽宁省的锦州、葫芦岛、朝阳、卓新,盘锦和内蒙古的赤峰和通辽及河北省承德等地区,其中锦州和葫芦岛两地是锦州港的直接依托,同港口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间接经济腹地主要包括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西部部分地区。主要进口货物有石油产品、粮食、煤炭、水泥、木材、化肥、钢材、石料及集装箱等多种物资。2014年货物吞吐量9520万吨,集装箱87.9万标准箱。
连云港港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黄海海州湾东南岸,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便捷出海口,是国家规划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和重要的煤炭装船港,也是横贯中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的东部终点港,被誉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连云港港南距上海港388海里,北距大连港346海里,东距韩国的釜山港522海里、日本的长崎港587海里。通过陇海铁路西连我国中西部地区(陆路西距乌鲁木齐3626千米)以至中亚诸国。港口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显著,对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我国以外贸运输为主的综合性国际贸易运输主枢纽港之一。 连云港港由连云港区、赣榆港区、前三岛港区、徐圩港区和灌河港区组成。港口现主要生产港区为连云港区,其他港区正在建设或规划中。 连云港区为该港的主体港区,位于西大堤与后云台山之间,该港区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兼顾客运和通用散杂货运输。港区划分五个作业区,现主要生产作业区为马腰、庙岭、墟沟三个作业区。旗台作业区和大堤作业区正在建设中。 马腰作业区(原老港区),位于磨刀塘以西,建有万吨级泊位13个,装卸货物主要有煤炭、液体化工产品和杂货等。 庙岭作业区,位于马腰作业区西侧,建有万吨级泊位17个,装卸货物主要有集装箱、粮食、煤炭、木材和杂货等。 墟沟作业区,位于庙岭作业区西侧,建有万吨级泊位9个,装卸货物主要有集装箱、杂货、矿石等。 赣榆港区,位于连云港区北侧海州湾内,绣针河口与龙王河口之间。规划为腹地经济发展和后方临港工业服务的综合性港区,以干散货、液体散货和散杂货运输为主,并预留远期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功能。 前三岛港区,位于连云港东北海域,三岛分别为平山岛、达念山岛和车牛山岛。港区规划以石油运输为主、主要为大型石化产业发展服务。 徐圩港区,位于连云港市城区东南部,埒子口河以北。港区规划依托临港工业,并预留远期发展大宗散货、集装箱等货物转运的功能。 灌河港区,位于连云港市灌南县与盐城响水县交界处的灌河北畔。港区现有千吨级泊位3个,万吨级泊位1个,规划以散杂货、化工品运输为主,兼顾修造船功能,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茂名港位于广东省茂名市南部海岸,介于湛江港、广州港两大港口之间,东距广州港黄埔港区246海里、维多利亚港210海里,西距湛江港69海里、海口港12海里。该港自然条件优越,岸线顺直,外有大、小放鸡作为屏障;港内水域较深,港口设施完善,航行和停泊条件良好是一个人工建造的大型深水港,也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石化综合港口。 茂名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之一,辖水东港区、博贺港区、博贺新港区、吉达港区4个港区,其中吉达港区为规划港区。茂名港水域沿海岸线西起晏镜岭,东至东山,向海方向南至15千米左右,含大放鸡、小放鸡岛,面积约2086平方千米。水东港区位于茂名市茂港区东部的海湾口,为茂名港主港区,其水域范围由以下四点连线组成,即21°25'21"N、110°57'55"E(王村港岸边),21°21'29"N、110°59'52"E,21°21'29"N、111°11'06"E,21°27'54"N、111°08'22"E(尖岗山(龙头岭)岸边)。 水东港区码头基本建在南岸,北岸多滩头。码头前沿水深5米~11米,底质为泥或泥沙。该港区周围除晏镜岭(159)、北葛岭(95)、狮子岭(S3)、尖岗山(龙头岭)(63)外,均为50米以下的沙丘和平地。 博贺港区位于茂名市滨海新区,水东港区的东方、博贺镇的东岸,是广东省著名渔、盐港之一,现主要为渔业港区,在服务渔业发展的同时,兼顾旅游客运和游艇码头功能。港口西南7海里处是大放鸡、东侧是显著的莲头岭(236),西部地势低平。港内宽阔,但有大片干出滩,进出口航道在干出滩之间,最小水深1.8米,最窄处宽约100米。港口拦门沙随风浪而变化。5级以上东南风或西南风时,港口浪大,港区内可避10级以下强风。 博贺新港区位于博贺港区东南方,以莲头半岛为依托,可利用岸线长达25千米,港区规划建设30万吨级油码头、10万~20万吨级煤炭码头等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30万吨级单点系泊原油接卸设施1座,单点系泊浮筒位于莲头岭东南方约9海里处,坐标为21°20'47"N、111°24'38"E,作业范围为:以系泊浮筒为中心、半径为1海里的圆形水域,以及自该浮筒至岸边的海底输油管道两侧各1海里宽度范围内。单点系泊浮简直径11.5米,水深22米,底质泥沙。 茂名水东港区在1988年以前只是一个著名的渔港。1988年在赤坎头建成500吨级双泊位件杂货码头1座。1993年1月,茂名水东港区新挖航道正式通航,配套工程同时交付使用,6月经国务院口岸办验收批准,港口正式对外开放。 茂名港以石油化工、矿产资源进出口贸易为主,是粵西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是我国距世界主要产油区一中东最近的石化综合港,博贺港区也是粵西较大的渔港。茂名港助航设施完善,经人工疏浚后,3万吨级船舶可进出。由于该港四周地势平坦、开阔,西南风时风浪较大,港内锚地可避12级以下大风,曾有船舶在港内避过12级以上台风。该港水域狭窄且复杂,主航道两侧多浅滩、礁石,机动比较困难,特别是大型船舶不宜避强台风。 截至2014年底,茂名港已投入运营的主要生产泊位1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9个,泊位总长2428米,货物吞吐能力2296万吨/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0万标箱/年),旅客吞吐能力20万人次/年。
南京港位于长江下游,是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的水上门户,水路距长江入海口347千米,是江海相通的对外轮开放的内河第一大港,为我国南北交通、江海运输、水陆换装的重要枢组。该港水域上界为慈湖河口与乌江河口连线;下界为新河口标与十二圩河口连线,长约98千米。 南京港水域由长江港口和内河港口两部分组成。长江港口主要包括长江大桥以下以江海转运为主的新生圩、龙潭、马渡、西坝、仪征港区;长江大桥以上以江内转运为主的铜井、七坝港区;为南京工业基地服务的板桥、栖霞、大厂临港工业港区;为城市物资运输服务的浦口、梅子洲、下关、上元门港区。内河港口包括高淳、江宁、溧水、六合、浦口及雨花台6个港区。 新生圩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执法基地下至南炼1号码头上,以外贸物资运输为主,并具有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功能。现有生产性泊位35个(万吨级及以上12个),年通过能力1959万吨,码头核定最大靠泊8万吨级。 龙潭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七乡河口至西气东输管道上,岸线10千米,主要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现有生产性泊位40个(万吨级及以上12个),年通过能力4096万吨。 马渡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西气东输管道至大道河口,以大宗散货和通用杂货为主,主要服务于后方临港产业。现有生产性泊位2个(万吨级及以上12个),年通过能力1959万吨,码头核定最大靠泊8万吨级。 龙潭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七乡河口至西气东输管道上,岸线10千米,主要以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为主。现有生产性泊位40个(万吨级及以上2个),年通过能力4096万吨。 马渡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西气东输管道至大道河口,以大宗散货和通用杂货为主,主要服务于后方临港产业。现有生产性泊位2个(万吨级及以上1个),年通过能力375万吨。 西坝港区位于长江北岸,从通江集上游至长江四桥上,主要以液体化工品和散杂货运输为主,为后方石化工业园区及江北地区物资运输提供服务。西坝港区包括西坝和通江集两个作业区。现有生产性泊位17个(万吨级及以上8个),年通过能力1911万吨。 仪征港区位于长江北岸,自长江四桥下至泗源沟,以石油化工品运输为主,主要服务于后方化工园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现有生产性泊位17个(万吨级及以上6个),年通过能力2152万吨,码头核定最大靠泊8万吨级。 铜井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慈湖河口至新民船厂下,主要以散杂货运输为主,服务于江宁开发区及马鞍山地区。现有生产性泊位9个,年通过能力207万吨。 七坝港区位于长江北岸,自乌江河口至板桥汽渡下1.5千米,主要以散杂货运输为主,服务于后方浦口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北及周边地区。现有生产性泊位3个,年通过能力144万吨。 板桥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新民船厂下至华润热电码头下,港口岸线7.3千米,主要为钢铁、电力等企业原材料、成品运输服务。现有生产性泊位36个(万吨级及以上2个),年通过能力3023万吨。 栖霞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南炼1号码头上至七乡河口,港口岸线3.1千米,主要为南炼等大型企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发展服务。现有生产性泊位29个(万吨级及以上8个),年通过能力1326万吨。 大厂港区位于长江北岸八卦洲左汉,自石头河口至通江集上游,港口岸线12.7千米,主要为钢铁、石化、电力等临港企业物资运输服务。现有生产性泊位54个(万吨级及以上6个),年通过能力3436万吨。 浦口港区位于长江北岸,自板桥汽渡下1.5千米至石头河口,港口岸线2.8千米。现有生产性泊位19个,年通过能力1525万吨。 梅子洲港区位于梅子洲左缘上段,规划远景预留旅游客运。 下关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华润热电码头下至铁路轮渡码头下,功能为客运客渡、生活旅游商贸、休闲观光等。现有生产性泊位14个,年通过能力175万吨。 上元门港区位于长江南岸,自铁路轮渡码头下至执法基地下游。现有生产性泊位10个(万吨级及以上1个),年通过能力349万吨。 南京港依托华东重镇南京市,交通条件优越,拥有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水路外通海洋,辟有至美国、日本、香港、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条国际航线;内连长江及京杭大运河和众多支流。铁路主要由京沪、津浦、沪宁、宁芜、宁西等多条铁路干线与全国铁路网沟通;公路有宁芜、宁洛、沪蓉、沪陕、长深等高速公路过境,已形成高速及国省干道组成的“对外便捷,干支相连”的交通网络;航空可通过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与各地相连,国内航线通往国内各主要城市,国际航线直通日本美国等国家。具备江河、江海、水陆等多种联运方式,与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个港口建立友好往来关系。 港口腹地广阔,直接经济腹地为江苏省西部地区(主要是南京市)和安徽省东部地区,间接腹地为长江沿线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重庆市、四川省的沿江地区。该地区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工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优越,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密集带之一。 南京港拥有长江最大的外贸港区、原油港区和煤炭港区;拥有集装箱、煤炭、矿石、石油、粮食等专业化码头,以及滚装汽车、液体化学品等特种货物专用码头。港口采用了先进的通讯导航系统、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出港口主要货种为煤炭、石油及制品、金属矿石、集装箱、钢铁、化工原料等。2014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2亿吨(长江港口完成2.1亿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974万吨,集装箱276万标准箱。
南通港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江苏省东部的南通市境内,东濒黄海、南临长江,是长江下游唯一处于苏中、苏北地区的大型港口,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国家主枢纽港,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的主要成员。港口沿长江上溯至南京253.7千米;下行至吴淞口96.3千米,长江入海口195.5千米,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是理想的大宗货物中转集散中心。 南通港长江段岸线区域自如皋又来沙四号港闸至海门港闸。港口处于江、河、海联运的枢纽地位,东出长江入海可以与我国南北沿海各港口和世界各港通航;上溯长江,可联系苏、皖、赣、鄂、湘、川6省内河通过港口引河与通扬、通吕运河等苏北水系和京杭大运河贯通。陆路与国道204、宁通、通盐、通启和G15、G40高速公路连接。南通兴东民航机场距港区仅20千米,目前已开辟了至北京、广州、深圳、大连、厦门、南京等地的定期航班,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的新体系已经形成。 该港现辖如皋、天生、南通、任港、狼山、富民、江海、通海等8个沿江港区和吕四、洋口2个沿海港区,有生产用码头泊位109个,码头岸线总长17540米,其中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54个。 如皋港区位于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岸线内,上界自如皋又来沙四号港闻,下界至洪北沙西南角,拥有可利用岸线3000米~4000米,陆域纵深1200米~1500米。主要为如皋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和工业开发服务,是承担油品、液体化工及散杂货储运为主的港区。 天生港区上界自小李港,下界至通吕运河口,岸线长约7500米,陆域纵深1200米。主要承担煤炭、杂货运输任务,为电厂、港闸开发区和临港工业服务。主要有天生港电厂、华能电厂、热电厂、建材厂、越江港务等千吨级长江码头和通吕散货码头、通沙码头 南通港区上界自通吕运河口,下界至南通粮油进出口接运公司与中远南通船厂的分界线,岸线长约1400米,陆域纵深500米~800米,是主要承担散杂货运输并兼顾客运的公用港区。 任港港区上界自南通粮油进出口接运公司下游侧,下界至姚港河口,岸线长约2400米,陆域纵深500米~800米,是主要为船舶工业服务的临港工业港区。 狼山港区上界自姚港河口,下界至狼山龙爪岩取水口上游1千米处,岸线长约3250米,陆域纵深700米~1200米,是以承担大宗散货、集装箱以及散杂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包括姚港、狼山、集装箱3个港务公司。 富民港区上界自库子港河口,下界至老洪港风景区上游段,岸线长约4500米,陆域纵深800米,是承担杂货、液体化工为主的港区,主要为国家级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 江海港区上界自老洪港风景区下游段,下界至东方红涵洞,岸线长约5200米,陆域纵深1200米,是以承担原材料、成品油及液体化工运输为主的公用港区。 通海港区上界自东方红函洞,下界至海门港间,规划岸线长约10千米,其中约5千米沿岸的水深可达20米,陆城纵深1500米,是以集装箱、大宗散货为主的综合性港区。 吕四港区为利用大洋港外小洪深水槽内建设的深水泊位港区,大电厂在该港区内建有煤炭专用泊位。 洋口港区为利用烂沙洋深槽建设的深水泊位港区,以公用码头和临港工业的头为主。 南通港港口设施齐全,助航标志完善,港域宽阔、水深,万吨级船舶四季均能通航。船舶装卸货物以靠泊码头作业为主,同时也可进行过驳作业。目前,南通港拥有长江沿线最为先进的散货作业系统,吨位最大的散货码头,面积最大的长江港池,已成为长江沿线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最大的大豆、菜籽进出口基地。 南通港是我国长江下游对外贸易口岸和进出口物资江海中转主枢纽港之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组合港之一,担负着南通市和苏北地区内、外贸易运输,长江中、上游大宗散货的中转和外贸进出口运输及旅客运输。作为我国首批对外开放港口,目前已与日本、美国、欧洲、香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南通港地处长江入海口,背靠苏北平原,有着十分广阔的经济腹地,是江苏省中部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中转腹地为长江沿线的6省1市,同时还涉及云、贵、豫、陕等省,进出港的主要货种为煤炭、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水泥、化肥、木材、棉花、糖、杂货等。2014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1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813.6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1.1万标准箱。
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靠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工”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主港域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南至石浦港。 全港已形成“一港、二域、十九区”的港口总体布局。即宁波舟山港划分为宁波港域和舟山港域,宁波港域包括甬江、镇海北仑、穿山、大榭、梅山、象山港、石浦等8个港区;舟山港域包括定海、老塘山、金塘、马岙、沈家门、六横、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洋山等11个港区。万吨级以上码头主要分布在镇海、北仑、大榭、定海、老塘山等港区。 宁波一舟山海域是我国港口资源最优秀和最丰富的地区,截至2014 年底,拥有生产性泊位共计615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0个,其中宁波港域102个,舟山港城48个。2014年,宁波一舟山港港口货物吞吐总量达8.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1945万标准箱。 宁波港城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浙江省宁波市境内,北接杭州湾东临舟山群岛。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交通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海上距香港、高维、韩国的釜山、日本的大阪、神户均在1 000海里之内;向内不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世界各国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 舟山港域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地处太平洋西北岸中部,东亚航运网络中心地带,是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的咽喉要冲,背依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又是沪、浙沿岸与长江流域通海之门户,与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的港口形成等距离的海运网络。 火山列岛和中街列岛以北、长江口以南的舟山海城称为北部海城。该海城岛屿众多,包括马鞍列岛嵊润列岛川湖列岛崎岖列岛和浪岗山列岛。各列岛之间海城宽阔、水深条件好,助航设施较为完善。舟山本岛北部至火山列岛、中街山列岛间的海域,称为中部海域。该海域主要由黄大洋、灰鳖洋、杭州湾东部、岱衢洋及舟山外海组成。马岙港区和高亭港区位于中部海域。该海域航道承接南北,车客渡航路较多。 中部海城水深条件良好,助航设施较完善。该海域各水道的水深均较深、宽度窄、潮流急。由于流速大,船舶航行于中部海域各水道,均需注意修正流压偏角。 舟山本岛以南海域称为南部海域。该海域各岛屿之间水道多,水深条件好,助航设施完善。主航道是由中部的螺头水道向外海方向分别与福利门、清滋门、虾峙门、条帚门、双屿门、青龙门及汀子门相接,向内分别与册子水道和金塘水道相连而成。该海域主要港区有定海港区和沈家门港区。 老塘山港区是舟山岛的西部港区,为洋蝶山以西,富翅岛西端灯桩以南,包括册子岛东南、富翅岛南方、里钓山外钓山、舟山岛西南部水域。
盘锦港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南部大洼县境内,面临渤海,地处辽河平原南部的辽河口三角洲,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盘锦港西距锦州港65海里,南距营口港鲅鱼圈港区37海里,毗邻沈大高速、京沈高速、盘海营高速,是东北地区的出海门户之一。 盘锦港包括河口港区和外海港区。河口港区又称辽滨港区,2015年河口港货运关闭,仅保留中国石油辽东湾石油装备工业园区的工业岸线。外海港区又称荣兴港区,位于辽东湾东北部,辽河口西侧荣兴沿海,蛤蜊岗子滩东侧的海域内,2008年开工建设,目前已有生产性泊位多个,主要运输货种为集装箱、钢铁、矿建材料等散杂货 根据海域使用功能区划和港池、航道、锚地等水域布置,盘锦港区水域大致布置为南北向不规则的矩形。水域控制点坐标如下 (1)40°46′47″N、121°57′14″E; (2)40°46′32″N、121°56′11″E; (3)40°44′55″N、121°55′55″E; (4)40°40′47″N、121°57′18″E; (5)40°38′12″N、121°57′20″E; (6)40°25′14″N、121°41′14″E; (7)40°25′24″N、121°57′41″E; (8)40°27′01″N、121°59′01″E; (9)40°36′09″N、121°58′53″E; (10)40°40′10″N、122°02′46″E; (11)40°41′07″N、122°02′43″E; (12)40°43′10″N、122°04′29″E; (13)40°43′27″N、122°04′05″E。 盘锦港位于盘锦辽东湾新区,地处辽宁省西南部,处于沈阳中部城市群、辽西经济圈及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心位置,位于沈阳经济区与京津塘城市群之间的联接带,居于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叉点,是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盘锦港地理位置优越,是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最近的出海口,目前已经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沈阳经济区的出海口。目前已与国内主要港口建立业务联系,国内主要船公司已在盘锦港开设航线。 盘锦港近期直接腹地为盘锦市及盘锦市周边地区,间接腹地为辽宁中西部地区。随着盘锦港疏港铁路及沈盘铁路的建设,将大大拉近盘锦和腹地的距离,盘锦港将成为距离沈阳等城市最近的港口之一。同时,随着盘锦港规模的扩大以及配套集疏运网络的完善,腹地范围将延伸到辽宁其他地区、吉林、黑龙江及内蒙东部三市一盟。2014年货物吞吐量为312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30万标准箱。
莆田港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东临台湾海峡,北依省会福州,南接泉州、厦门,北距上海港510海里、福州港132海里,南距广州港484海里,是福建省近些年重点发展的深水港。 该港横跨湄洲湾和兴化湾,两湾相隔平海湾,湾口外岛屿众多,现建有秀屿港区、东吴港区、兴化港区(原三江口港区)。湄洲湾是深入内陆的半封闭狭长形海湾,南北长33千米,跨莆田、泉州两市,湾内大部水深5米以上,水域宽阔,航道较深,湾口朝向东南,其余三面为陆域环抱,湾口有湄洲岛、大竹岛等岛屿遮蔽,外海波浪难以传人湾内,避风条件好,为天然的深水良港。兴化湾位于湄洲湾东北,长28千米,宽23千米,是福建省沿海最大的海湾,岸线曲折,口门有南日群岛作为天然屏障。 秀屿港区和东吴港区均位于湄洲湾北部,秀屿港区是莆田港的主港区,分为秀屿、莆头、石门澳3个作业区和枫亭作业点,主要从事集装箱、散货、木材、水泥、钢材、粮食等货物装卸、堆存。东吴港区分为罗屿、东吴、盘屿3个作业区,目前主要从事煤炭、矿石等散货装卸、堆存、混配等业务。 兴化港区位于兴化湾内,深入湾内,不受外海波浪影响,港区航道水深较深,助航设施完善,港口主要服务地方物资运输及陆岛交通运输。 截至2014年底,全港共有各类生产性泊位4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8个,完成货物吞吐量3070万吨。
秦皇岛港位于渤海湾西北部,河北省海岸的东北端,西距天津港134海里,东距大连港168海里附近地势为丘陵地带,北高南低逐渐倾斜入海。该港属海湾型港口,陆域开阔,海域开敞,虽无天然屏障,但由于地处内海纵深部,故避风条件较好,具有港阔、水深、浪小、不淤、不冻和潮差变化小等优越条件。另外,该港附近障碍物较少,助航设备完善,进出港均较为方便,港内码头设备完善,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天然良港。 秦皇岛港水域在以南山头灯塔为圆心3海里为半径所画的圆弧范围内,港区陆域面积11.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222平方千米。全港主要分为东港区和西港区两部分,秦皇岛角的东侧为东港区,包括一、二、三港池;秦皇岛角西侧为西港区,包括四、五港池。另外,秦皇岛港附近还有一些小港区:在东西港区之间的新开河口有一小型港池,为新开河港;在东港区的东侧建有秦山化工码头、腈纶厂码头和航五船舶基地码头;在老龙头的东方建有山海关船厂码头和哈动力码头。 秦皇岛港东港区位于秦皇岛港的东部,西至新开河口,东至煤五期码头。由一港池、二港池、三港池组成,其中油一期、二期码头位于一港池,煤一期、二期码头位于二港池,煤三期、四期、五期码头位于三港池。东港区以能源运输为主,拥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煤码头,码头设施完备,助航标志完善,障碍物少,航道等级高。船舶可经主航道或十万吨级航航道进出该港区,其中十万吨级航道宽200米,水深达16.5米。进出东港区的船舶根据需要可使用西锚地、东锚地、油轮锚地、十万吨级锚地重载锚地进行抛锚。 秦皇岛港西港区位于秦皇岛港的西部,西至汤河口,东至秦皇岛角。由四港池、五港池组成,其中大码头和小码头位于四港池,甲码头、乙码头、丙码头、丁码头、戊码头、己东码头和西港集装箱码头位于五港池。西港区以集装箱、散杂货进出口为主,拥有装备先进的杂货和集装箱码头,码头设施完备,助航标志完善,障碍物少,航道等级为5万吨级。船舶可经主航道接西航道进出该港区,航道宽均为200米,水深均为13.5米。进出西港区的船舶一般情况下可根据需要使用西锚地、东锚地。 新开河港区位于秦皇岛市区东南部,南山头灯塔与煤二期码头之间的新开河口。新开河河口向东南敵开,为一入海河口。新开河全长8千米,河短水浅,年回淤量约为20厘米,河口里面为一大湾,从河口至新开河桥以南水域为该港港池。 秦山化工码头位于秦皇岛港外东侧岸边、煤五期码头的东方,该码头与腈纶厂码头、航五船舶基地码头共用一个港池,港池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米,东部水较深,大部5米~8米,西部水较浅,大部小于5米。3座码头共用一条航道,即秦山化工航道。港池内的掉头区水域直径280米。在正常气象条件下,进靠秦山化工码头的船舶长度不超过15米,宽度不超过18米。秦山化工码头、腈纶厂码头和航五船舶基地码头分别隶属于秦山化工有限公司、河北腈纶厂和中港一航局五公司山海关港区位于长城起点老龙头的东侧、山海关东南方7.6千米的张庄湾,西西南方距秦皇岛港10.8海里。山海关船厂厂区由陆域和东、西防波堤围成的港池组成。东防波堤分两段,抛石段长1302米,沉箱段长为646.4米。西防波堤由抛石加护坡四角空心块构成,长920米,其中有300米能通汽车和火车。港池内大部分水深7米,进口处以泥沙底为主,2号船坞附近为风化岩,回淤量很小。船长靠近丘陵,地形起伏,东西两侧有黑山和老龙头等突出部,地势较高,既隐蔽又避风。 秦皇岛港是以能源输出为主的综合性港口,是北煤南运的枢纽港。该港集疏运条件优越,京山、沈山、京秦、大秦4条铁力干线连接港口铁路,京沈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秦承公路与疏港路相连,山海关机场临近港口。港口建有170多千米的自有铁路,有国内较先进的机车和编组场。有与大庆油田连通的输油管线。先后修建了5座立交桥,改建扩建了港区公路,形成铁路、公路、管道、船载、空运等循环合理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其中,铁路和管道设施集疏运能力相当于港口码头设计能力的90%以上。内陆集疏运方式以铁路为主,其次是公路,管道的集疏运能力未能充分发挥,集疏运量比例较小。港口有10万吨级航道和先进的通信导航系统,保证超大型船舶在狭长航道安全通行。 秦皇岛港经济腹地辽阔,是中国华东、华南经济发达地区主要能源供给港,也是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域的大型商贸港。港口进出口货类主要为煤炭、石油、矿石、化肥、粮食、水泥、饲料等。同时,该港也是我国北方对外贸易大港,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港口保持经常性的贸易往来,先后与日本苦小牧港、澳大利亚组卡斯尔港、比利时根特港、美国波士顿港、怀纳米港、法国敦刻尔克港、意大利热那亚港、韩国平泽港建立了友好港或友好交流港的关系。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7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41.4万标准箱。
青岛港位于黄海西海岸,山东半岛南岸西部的胶州湾口附近,面临黄海,背依崂山。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静,港口设备完善,系泊条件良好,各类船舶昼夜进出均较方便,为我国著名的天然良港。太平角老鼠礁至象嘴一线为外港东界;团岛嘴至脚子石嘴一线为内外港分界线。青岛港距上海港417海里,天津港443海里,广州港黄埔港区1227海里,香港1161海里,韩国釜山港495海里。 该港由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小青岛港和董家口港区组成。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和前湾港区位于胶州湾内港,小青岛港位于胶州湾外港。 老港区位于胶州湾东岸主城区范围内,包括大港、中港、小港和青岛轮渡区。 大港位于胶州湾口东北方,是青岛港老港区的主要码头区,港池由防波堤环抱而成,其入口呈喇叭形向西南敞开,最窄处宽约270米。港池内水深一般为5米~13米,泥及泥沙底。该港池多为大型固定码头,系泊条件良好,国内外远洋船舶多停泊于此进行装卸作业。八号码头南北两侧的47号和52号泊位为2个专业化集装箱泊位,主要进行内贸集装箱装卸作业,通过能力45万标准箱;青岛港客运站码头也坐落在大港内;六号码头防波堤北侧现已建成邮轮泊位。 中港位于大港南侧,与大港六号码头为邻,港口向西敞开,被长约300米的防波堤分为南、北两个进出口,各宽约100米。两口北侧均有暗礁,其上水深约1.4米。进出口两侧均设有灯柱(南口北侧为渔标,目前尚未发光)。港内水深2米~6.4米,泥及沙泥底。港池内多为浮码头。港池北侧为六号码头南岸壁,其东半部有专用卸盐机械,用于集中转运胶州湾一带产的盐。南岸有渔业公司卸鱼、冰桥和渔船修理码头。其他均为各企业的浮码头共10余座。 小港位于中港南侧,港口向西敞开,宽约110米,港内水深2米~4.5米,多为沙泥底。港内比较拥挤,为500吨以下船舶停泊区。其东侧和南侧为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码头,西岸有青岛渔业公司码头。 青岛轮渡区位于小港南侧,与黄岛轮渡区配对使用,是连接青岛和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路捷径。轮渡码头外建有长230米的防波堤,船舶停靠条件良好。在轮渡码头附近还有工作船码头、水产码头等。 黄岛油港区位于胶州湾西南岸、黄岛开发区内。黄岛油港区的港口专用设备及助航标志完善,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石油输入、输出港口之一、 前湾港区位于胶州湾西南岸、黄岛开发区内,与黄岛油港区毗邻。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前湾港区先后建设了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矿石专用码头和招商局码头,形成了以各类专业化泊位为主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港区,以国际集装箱干线及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干散货中转运输功能为主,是青岛港目前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生产性港区。 地方小型港站分布在胶州湾海岸线上,这些港站普遍泊位等级不高、规模很小,主要是做为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之一,为少量沿海货运、渔业等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服务。 另外,在黄岛油港区南侧建有黄岛轮渡区,有青岛海运公司,黄岛电厂等单位码头,轮渡码头拥有2个客滚专用泊位,2个高速客船泊位:在海西湾内有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安子码头、中科院码头、快船浮码头。 小青岛港位于外港的青岛湾东侧,主要供小型船舶停靠。 青岛海事局码头位于外港团岛湾东侧,是在青岛礁上向西南修建的防波堤式岸壁码头,该码头与陆岸围成南北长约190米、东西宽约150米的小型港池。 董家口港区地处青岛市海岸线最南端,拥有琅琊台湾和棋子湾,东距青岛港主港区45海里,西距日照港20海里。港区由北港池和中港池组成,分别为琅琊台湾作业区和董家口嘴作业区,预留了棋子湾作业区(南港池)、胡家山作业区(东港池)。两港池中间为突堤和引堤,其上建有码头,两侧有防波堤环保。2013年,董家口港区完成吞吐量7000万吨。 青岛港作为我国沿海大港和重要国际贸易港,目前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分别同日本的静冈县清水港和歌山县夏津港、德国的威廉港结为友好港口。进出口货物主要有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等。截止2014年,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共有各类生产性泊位109个。201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4.6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658万标准箱。
清澜港位于海南岛东北部文昌市,距海口港111海里,距三亚港136海里,是海南岛东部自然条件最好的避风港口,能避10级以下大风,也是海南省开放港口之一。 港口向南敞开,进口介于港头村突出角和西侧干出滩之间。港内水域狭长,南北长5海里,两头浅,中间深。北部为八门湾,有文教河和文昌江从湾东、西两侧注入。八门湾内回淤严重,湾内水浅,两侧多干出滩,仅能进出小型船舶。 该港周围地势比较平坦,但有浓密的椰林遮挡。船舶进出港对航标依赖性较大。助航设备较完善,可昼夜进出。航道两侧多渔排、渔栅,船舶机动受到一定限制。 清澜港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具备完备的港口设施、设备,能为船舶提供完善的港口服务。 现有各式码头11个,大小泊位26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目前,进出港货物主要有石英砂、石粉、木材、管桩等杂物和柴油、汽油。为更好地发展文昌市港口经济,文昌市政府正在对清澜港进行规划建设,将使清澜港建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泉州港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东南沿海,北距福州港马尾港区152海里,南距厦门港75海里,东距基隆港174海里,是福州、厦门之间的主要港口。 泉州港所辖各港湾内水深,是中、小型船舶停泊点,也是福建沿海南北航运的中继点。各湾内均有较好的防台锚地,泥及泥沙底,锚抓力良好,凡水深适宜处均可锚泊。 泉州港划分为肖厝港区、斗尾港区、泉州湾港区、深沪湾港区和围头湾港区共5大港区,合计11个作业区和9个作业点。其中肖厝港区、斗尾港区、泉州湾港区是泉州港的中心港区。 (1)肖厝港区 由肖厝、鲤鱼尾2个作业区及峰尾作业点组成,主要承担件杂货、散货、成品油、原油、煤炭运输。 (2)斗尾港区 由斗尾、外走马埭2个作业区及小昨作业点组成。 (3)泉州湾港区 由秀涂、石湖、后渚、锦尚4个作业区及祥芝、崇武、内港3个作业点组成,主要承担件杂货、成品油、粮食、集装箱、客货运输。 (4)深沪湾港区 由深沪作业区和梅林作业点组成,主要承担件杂货、散货运输。 (5)围头湾港区 由围头、石井2个作业区和安海(水头)、东石、菊江3个作业点组成,主要承担集装箱、成品油、件杂货运输。 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泉州港的货物仓库和堆场、供给系统、装卸设备等港区必备的设施已配套齐全,助航设施日益完备,已进入我国中型港口行列,成为国家一类口岸。进口的货物主要有粮食、化肥、煤炭、建材、电器、石油、日用工业品;出口的货物主要有食盐、石料、轻工产品、木材和农副产品等。泉州港现已开通泉州至韩国、泉州至香港地区(中转世界各地)的定期国际集装箱航线;开通北至营口、大连、宁波、上海及长江中下游港口,南至广州、海口的国内集装箱航线。现开通的散杂货航线可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中东有关国家。 2014年,泉州港货物年吞吐量达11200.7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88.45万标准箱。
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翼,海州湾北方,濒临黄海,介于青岛港与连云港港之间,东北距青岛港70海里,南距连云港港47海里,陆上西北距济南市360千米。该港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淤,是天然深水良港。该港地处环太平洋经济圈、黄渤海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大宗散货运输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鲁南经济带、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日照港分为石白和岚山两大港区。 石臼港区位于日照市老城区东南方约10千米处,共有四个作业区。东作业区由原石臼港的大宗散货区和原日照港东港区组成,北作业区为原日照港中港区,西作业区为原日照港西港区,南作业区为新规划作业区,在西作业区的西南侧。 岚山港区位于海州湾北岸,地处日照市岚山区佛手湾内,共有南、中、北三个作业区,其中北作业区为新规划作业区。 至2014年,日照港拥有各类生产性码头泊位51个,泊位总延长13198米。2014年日照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3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42万标准箱,旅客吞吐量7.5万人次。
三亚港位于海南岛南部的三亚湾内,三亚市西南面,介于鹿回头岭与马岭之间,东与榆林港相邻,港外有东、西瑁洲为屏障,背有南边岭、金鸡岭等高山,能避诸向风。港内水深适宜,港口设备和助航设施完善,船舶可昼夜进出,是海南岛南部最大的商、渔港。 该港水域范围南以鹿回头角西北侧为起点,向西延伸至109°21′12″E为界,西以18°11′18″N、109°21′12″E为起点,向北延伸至岸线上为界,东以三亚桥为界,分为内、外港两部分。内、外港以白排灯桩与小青洲(大洲)连线为界,其以西水域为外港,以东水域为内港。外港大部分水深6米~30米,软泥底,可锚泊万吨级船舶。内港至三亚桥,成喇叭形。白排与小青洲之间为三亚内港入口,宽约700米,水深2米~9.9米,是船舶进出内港的唯一口门。 三亚港在唐宋时期称临川港,光绪年间有盐商来港经营盐场,港口逐渐发展起来,清末改称为三亚港。1939年日寇侵占后,为掠夺海南岛资源在此修建了1座长113米的码头(2个500吨级泊位)和一批仓库。抗战胜利后,港口被废置。新中国成立初期设立榆林港办事处,1963年改称为三亚办事处,1966年三亚港第一次扩建,新建1500吨级泊位1个,并设立三亚港务局。1975年三亚港第二次扩建,新建2个5000吨级和2个3000吨级泊位。1984年7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1994年成立三亚港务集团公司,现称为三亚港务局。 截止目前,三亚港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通航,进出口货物主要为水泥、金属矿石、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等,2014年完成吞吐量153.6万吨。按照规划,将货运码头搬迁至三亚南山港工业开发区。按照规划,南山港区将建成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港口。2014年1月南山港已开始过渡性试运行,承担了三亚港部分货物的装卸任务。渔港区当前主要集中在水产码头及三亚大桥附近水域,根据三亚市城市发展规划,下步拟将三亚渔港搬迁至崖城镇,名为崖州中心渔港。新渔港规划水域面积0.48平方千米,陆域面积0.47平方千米,码头岸线长670米,年鱼货卸港量8万吨,渔港建成后,将成为一个具备渔业、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渔港。
汕头港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处台湾海峡南口西侧,东北距漳州港东山港区70海里,西南距广州港黄埔港区255海里、香港维多利亚港189海里,东距高雄港214海里,是全国18大枢纽港之一。 汕头港分为河口港区和外海港区两部分。河口港区屏蔽条件较好,扼韩江、榕江、练江之出海口,水路交通方便,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之称。港内东西长约7海里,南北宽约5链,大部分水深5米~12米,泥及泥沙底。港口外方建有导流防沙堤,防沙堤分为三段,长7950米,把韩江支流新津河带来的泥沙拒于堤外,并压缩堤内过水段面,增大流速,起到東水攻沙的作用。外海港区主要以广澳港区为主,位于达濠岛东南角的广澳,此外,还有海门港区和南澳港区等,属于开放式港区。 目前《汕头港总体规划(2012年-2030年)》获交通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批复。根据《规划》,该港规划有老港区、榕江港区、珠池港区、马山港区、堤内港区、田心港区、海门港区、南澳港区和广澳港区。其中,老港区、珠池港区和马山港区已基本建设完成。汕头港现有泊位也主要集中于以上港区;堤内港区、田心港区和南澳港区为预留港区;榕江港区(内河)主要是岸线资源控制;广澳港区和海门港区是港口发展的重点。老港区位于岩石大桥附近河的北岸,主要有西堤码头、汕头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码头和客运码头等。马山港区位 于德洲水道的南岸,主要有汕头港务集团有限公司的11号泊位、澳头码头、水泥厂码头。广澳港区位于广澳湾,是粤东唯一的天然深水港区,水域面积4.77平方千米,陆域面积13.6平方千米,具有水深条件优良、岸线资源丰富、地质稳定、地理位置优越等诸多特点。
汕尾港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分布在红海湾和碣石湾内。该港地处汕头港至珠江口之间海岸线的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东距汕头港117海里;西距香港维多利亚港81海里、广州港黄埔港区163海里,地理位置优越,是粤东地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和渔业基地之一。 汕尾市大陆岸线长455.2千米,东起陆丰甲子角,西至海丰小漠螺丝头,辖红海湾、碣石湾两大海湾,辖区水域广阔,自然条件通航里程达165海里。汕尾市目前有汕尾港区、汕尾新港区(红海湾)、海丰港区和陆丰港区共4个港区,截止2013年底,该港拥有各类生产泊位28个。汕尾港具有航道短、波浪小、泥沙少、岸线稳定等特点,港口设备完善,陆上交通便利,附近有很多可利用的港湾。 汕尾市作为连接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重要沿海港口城市,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6个港口之一,国家一类港口,是广东沿海重要外贸口岸和物资集散枢纽,港口经济发展条件优越。
上海港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枢组港。港口北至青岛417海里、大连562海里;南至高雄614海里、厦门593海里、香港853海里、广州黄埔港区919海里。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上海港是我国对外交往,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最重要的口岸。港口距神户787海里、横滨1045海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997海里、新加坡2186海里、温哥华5076海里、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5397海里、巴拿马8747海里。 上海港海港水域范围为长江上海段和杭州湾北岸水域、黄浦江水域、洋山港区水域,以及长江口外的长江口锚地水域、绿华山锚地水域,主要划分为:外高桥港区、宝山港区、黄浦江下游港区、黄浦江中游港区、黄浦江上游港区、金山及漕泾化工港区(杭州湾港区)、洋山港区、崇明三岛港区和临港新城港区。 外高桥港区,位于吴淞口以南的长江南岸,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的核心港区之一,是以集装箱、油品运输为主,兼顾散、杂货运输的大型深水港区。 宝山港区,位于长江南岸吴淞口至新川沙河口,是以煤炭、矿石、钢铁等散杂货装卸、中转以及水上客运为主的大宗散货港区,主要为宝钢、石洞口电厂等大型临港工业服务。 黄浦江下游港区,位于杨浦大桥和吴淞口之间的黄浦江两岸,以张华浜、军工路、朱家门等公用码头为主,主要从事外贸件杂货、散货、集装箱、油品等货类装卸及水上客运,以形成公用和货主专用码头共同发展的格局。 黄浦江中游港区,位于卢浦大桥和杨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城市中心区,自2003年以来,该港区货运功能根据城市发展要求逐步退出,重点发展客运、旅游、博览和公共服务。 黄浦江上游港区,位于卢浦大桥上游至闵行发电厂的黄浦江两岸,以龙吴港作业区为核心,已形成为临港工业服务的企业专用码头和公用码头共同发展格局,吞吐货物以煤炭、矿建、件杂货为主。 金山及漕泾化工港区(杭州湾港区),位于杭州湾北岸,现有码头设施主要分布于金山石化工业区和漕泾化工港区以及临港新城地区,是以服务后方企业的液体化工品、煤炭、重大件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 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境内嵊泗县洋山岛群中,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装箱深水枢组港区,是上海港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港区,国际远洋集装箱班轮的主靠港。 崇明三岛港区,该港区为正在建设开发的新港区,港口设施主要分布于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其中长兴岛的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崇明岛、横沙岛为港口预留发展区。 临港新城港区,位于南汇嘴至芦潮港之间,该港区为上海正在建设的临港新城服务。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分公司、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公司多家,形成了包括码头物流、航运、陆运、引航、拖带、代理在内的港口服务产业链,承担着上海港公用码头的装卸任务。至2014年末,上海港海港拥有各类码头泊位1191个,码头总延长123.99千米,其中万吨级泊位251个,另有浮筒泊位62个,全港最大码头泊位设计靠泊能力为30万吨级。另外,在绿华山南锚地设有减载平台1座。 长江口深水航道是进出长江上海段水域及黄浦江的深水航道,包括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航道和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航道为自长江口船舶定线制A警戒区西侧边界线至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之间的航道,总长约43海里。A警戒区西侧边界线至D12号灯浮航道底宽400米,设标宽度550米,D12灯浮至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航道底宽350米,设标宽度500米。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自圆圆沙警戒区东侧边界线至浏河口港界线之间,总长约25海里,底宽350米~460米。长江口深水航道维护水深为理论最低潮面以下12.5米。 黄浦江内航道自吴淞口101号灯浮至闵行发电厂西界,全长67.2千米,航道水深10米以上的占80%,全线可通航水深为8米。 洋山港主航道大部分为水深大于20米的自然水深航道,航道全长约26.4海里,航道底宽450米~550米,经疏浚拓宽,现已实现完全双向通航。 上海港经济腹地辽阔,港口所在地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科技、贸易、金融、信息和文化中心。工业基础雄厚,冶金、机械、化工、电子、造船、仪器仪表、纺织、轻工、医药等轻、重工业门类齐全。上海市进出口的物资有60%~70%通过港口运输。上海港每年完成的货物吞吐量中的一半为上海市以外的经济腹地物资中转,经上海港中转货物的腹地省市包括江、浙、皖、赣、湘、鄂、川、渝8省市。这些省市是中国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其经济的主要特点:一是工农业发达的省市,如上海、江苏、浙江、湖北,缺少矿藏资源,需要大量调入工业原材料和燃料,调出工业产品;二是外贸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出口物资一般是价格较高,运量较小的工业品,缺少大宗散货,而进口则有大量的矿产品。 上海港所在的上海市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贸易、金融中心,交通运输便捷,已形成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现代综合立体式发达的交通网络。 公路:上海港各主要作业区都与市内道路衔接,并经204、312、318、320四条国道连通全国公路网。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为港口客货集疏起了极为重要和便利的作用。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1682千米,其中高速公路778千米,普通国省干线公路811千米,县道2340千米,农村公路7753千米,桥梁总数达到9493座,公路越江通道9处58车道。上海高速公路网全面覆盖延伸到上海市9个郊区及主要开发区、工业园区和航空港、深水港。上海与苏、浙两省衔接的高速公路已增加到8条,共48个车道。 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投人使用将我国长江三角洲与渤海两大经济区连接的更为紧密。华东地区已形成了京沪、京九、沪昆、陇海四大干线区段,以及符夹、水蚌、青阜、阜准、淮南、皖赣、宣杭、合九、新长、宁启、宁芜、芜铜、铜九、合宁、萧甬、金温等主要线路,上海为这些线路的枢纽站。同时还有诸多铁路支线密布于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干支相连,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遍布长江三角洲和江准地区。上海芦潮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 水路:上海港依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便利。沿海北起丹东、大连、南至湛江、防城港均有航班;溯长江而上,可达沿江各港,是长江沿线地区与南北沿海地区水上运输的交汇点和货物中转换装的枢组;上海地处水网地带,内河运输发达,上海市共有内河航道210条,通航里程达2086.3千米,拥有80余万吨内河运力。其中通往外省市的干线航道8条,主要有苏申外港线、平申线、苏州河、蕰藻浜、长湖申线等。 上海港是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世界上2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已吸引了国内外70多家船公司加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班的营运。截至2014年底,上海港集装箱班轮航班达到每月2000余班,其中,远洋航线500余班,近洋航线近600班,内支线和内贸航线每月1000余班。上海港先后与美国的西雅图、新奥尔良,日本的大阪、横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港口结成了友好港。2014年上海港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55亿吨,其中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69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3.82亿吨。随着洋山深水港三期工程的投产,集装箱的吞吐量也不断跃升,2014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528.5万标准箱。同时,上海港的邮轮母港地位日益巩固,2014年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和吴淞邮轮港共接待国际邮轮靠泊269艘次,旅客吞吐量121.52万人次,世界著名邮轮企业皇家加勒比、歌诗达、丽星等公司齐聚上海港。 航空:上海是闻名世界的国际空港,市区有虹桥和浦东2个国际机场,国内航线遍及全国主要的大中城市,国外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主要城市有固定航班。 随着洋山深水港不断建设与发展,上海市将根据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定位,以“稳固母港,走向世界”的模式,继续实施“长江战略、东北亚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通过向长江合作港口输出管理、资本和技术,实现上海港与经济腹地的和谐共赢发展;通过提升母港服务能力和构建沿海公共支线平台,开拓东北亚集装箱中转市场,确立上海港在东北亚地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深圳港东部港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湾北及西北岸。现有盐田、下洞、沙鱼涌和秤头角4个港区。此外,还包括大亚湾内大亚湾核电站专用码头。深圳港东部港区水域宽广,有良好的自然水深,不淤积,障得物少,但遮蔽条件较差,在偏南风季节,涌浪较大。 盐田港区位于大鹏湾西北岸,深圳市盐田区境内,西起沙头角保税区、东至正角咀,距香港维多利亚港68海里、澳门港93海里。港区地理位置优越,建设条件优良,是我国沿海深水良港之一。该港区于1989年12月由深圳东鹏实业有限公司负责开发,1992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 下洞港区位于大鹏湾北岸中部,深圳市龙岗区境内,东邻沙鱼涌港区,西至光汇码头轴线以西50米,是石油产品和液化气作业的专用港区。 沙鱼涌港区位于大鹏湾北岸中部,深圳市龙岗区境内葵涌镇土洋村岸段,西部毗邻下洞港区,是深圳东部以散杂货作业为主的中级码头港区。主要经营秒、石等建筑材料装卸业务,货物主要出口香港等地。 秤头角港区位于大鹏湾东岸北部,深圳市龙岗区境内葵涌镇秤头角岸段,平洲岛东北方1.5海里处。随着该区域内新增的中石油应急调峰LNG项目、中海油迭福山LNG项目和深圳华安液化气改扩建LNG项目的建设与投产,未来几年将建成4座LNG接收站,预计每年超过900艘次LNG船舶进出该港区,吞吐能力可达2000万吨。 大亚湾核电站专用码头位于大亚湾的大鹏澳北侧,是核电站配套设施。 此外,在大鹏澳南部还建有游艇俱乐部码头,该码头由浪骑游艇俱乐部码头和七星湾游艇俱乐部码头组成,分别设有275个、395个游艇泊位。
深圳港西部港区处于珠江口内东部矾石水道东侧,水上交通十分便捷,通过珠江三角洲水网可沟通三角洲地区及港澳,与香港、澳门、广州的距离都在60海里以内,经西江联系我国西南地区,船舶经香港或珠江通海航道到达国内沿海及世界各地港口。现有蛇口、赤湾、东角头、妈湾、大铲湾福水及内河7个港区,它们位于珠江口伶仃洋的东岸。 蛇口港区位于蛇口南头半岛的南侧,在五湾客运码头东端至左炮台山下与赤湾港区分界处范围内。目前共有500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0个(含非生产性),其中经营性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1个,集装箱专用泊位13个,最大靠泊能力散杂货为7.5万吨级、集装箱为10万吨级。码头岸线总长度8179.6米,设计吞吐能力3252.5万吨,是深圳市重要的水、陆客货运输枢组和设备齐全、综合性、多功能的对外开放口岸。 赤湾港区紧连着蛇口港区,位于蛇口港区的西侧,在南头半岛端部左、右炮台间的赤湾内。该港区由南山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目前共有泊位2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1个,泊位长1405,5米,设计吞吐能力2139.9万吨。 东角头港区位于蛇口港区东侧1.5海里,在深圳湾北部的蛇口山脚下,有油码头两个泊位,原货运码头已填海改为其他用途,东角头为对外开放港区。现有码头岸线389.5米,大小泊位5个。由于城市建设需要,部分泊位已经废除。油码头长度110米,水深3.5米左右,有3千吨级成品油泊位2个,其中1号成品油泊位可接卸液化石油气。 妈湾港区位于南头半岛西侧,南自赤湾9号泊位交界处,北至前海湾南岸西端。现有码头岸线总长4482米,生产性泊位16个,其中深水泊位12个,年综合通过能力2549万吨。 大铲湾港区位于珠江口,东接宝安区中心城区,北临深圳国际机场,计划四期建设。一期工程建成5个泊位。 福永港区位于公沙水道东侧,由福永客货码头、深圳国际机场油码头及一些小型乡镇码头组 成。主要功能是机场旅客水路集疏运和机场燃料油的供应,兼营集装箱和杂货。 内河主要有深圳河里的上步码头、新洲码头及宝安的西乡码头、松岗码头、东宝河建材码头等深圳河各码头由于深港西部大桥的影响,已基本停用。现有码头岸线654.7米,大小泊位11个。
苏澳港(又名中正港)位于台湾岛东海岸宜兰县苏澳湾内,为天然良港。港口北距基隆港56海里,南距花莲港46海里。该港是台湾岛东北部地区重要对外贸易门户和能源输入港,为台湾岛第五大“国际商港”,仅每年为林口、深澳等发电厂进口煤炭就达150万吨。同时,苏澳港还是台湾东部地区的远洋及近海渔业基地。2014年,苏澳港吞吐量为522万吨。 港口介于北方澳鼻与猴猴鼻之间,三面环山,港口朝向东南,向西北凹进深度达1.4海里。面对太平洋,北深南浅,是台湾岛东岸唯一可在东北季风期供大型船舶避风锚泊的天然良港。 苏澳港由北方澳、苏澳、南方澳组成,呈马蹄形分布,南北长约2.5千米,东西宽约2千米,水深7米~24米。该港有大型码头多座,码头岸线总长4.47千米,泊位水深7米~19米,最大可靠泊8万吨级船舶。主航道长1.3千米,入口处水深22米,可通航总长260米、最大吃水14.5米的船舶。港内航道北部水深15米,南部水深10米。该港共建有防波堤3座,碎波堤2座。北外防波堤位于港口入口处北侧,由相互衔接的两段堤组成,总长340米。南外防波堤位于港口入口处南侧,长1,37千米,其内侧可供油船停靠,水深13.6米~20.2米。北内防波堤位于苏澳港北方澳的东部,总长650米,其中部分堤段已建为码头。 苏澳北起苏澳溪口,南与南方澳相接,水域面积0.9平方千米,水深7米~24米,是苏澳港的主港区。航道宽240米,水深22米。碎波堤2座,总长965米(含碎波堤、储木池堤及临时碎波堤)。储木港池位于集装箱码头南方,面积0.1平方千米,水深5米左右,储量17万吨。南岸有木材专用码头1座,水深7米,可靠泊6000吨级原木船。港口进出口货物主要有煤、矿砂、水泥、硫磺、硫酸钾、焦炭、集装箱、工业盐等。有深水码头13座,码头岸线总长2.62千米,可同时靠泊0.8万吨~8万吨级船舶15艘。 该港交通便捷,苏澳溪桥位于苏澳港西部,系该港重要陆运交通设施。该公路桥由东、西两座桥组成,其南端相连,并与苏澳相接。东桥北接兰阳隧道南口,为双线车道。西桥北接北方澳公路。兰阳隧道位于苏澳港西北部。纵穿七星岭山脉,北口接滨海公路,通往宜兰,南口与苏澳溪桥相连,系苏澳港与基隆港间陆上交通之关键通道。铁路沿台湾东北线直达基隆港和台北市,向南可至花莲、台东。
苏州港位于长江下游,共有3个港区,分别为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其中张家港港区为苏州港主港区。 张家港港区位于我国黄金水道长江下游南岸张家港市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水路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腹地经济实力雄厚。港口后枕京沪铁路,沿江高速公路横亘东西,锡澄高速公路和204国道纵贯南北,江阴和苏通长江大桥连接苏南、苏北。距港口仅57千米的无锡和常州还建有硕放和奔牛机场,有便捷的空中运输。水路更是四通八达:西沿长江而上,距南京222千米;东顺长江而下,距上海吴淞口约130千米;内河距苏州105千米,无锡73.5千米,常州105.5千米;向北经通扬运河可通苏北内河网,向南通过巫山港船闸经京杭运河及太湖水系,贯通苏南,并与上海和浙江的杭、嘉、甬地区相连。港口不仅有先进的通讯导航系统,还建有完善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电视监控系统(CCTV)等监控系统。张家港港区年货物吞吐量超亿吨,为江苏省南部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常熟港区位于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常熟市境内,离长江口100千米,至常熟市区20千米。1996年11月16日被批准为对外开放港口。常熟港区以外贸、能源、建材、纸浆装卸为主专业码头和货主码头并重,是功能比较齐全的综合型港口。 太仓港区位于江苏省东南端,地处长江流域与东部沿海的交汇附近,明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均从这里起锚扬帆。其东临上海,港口腹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苏、锡、常地区,是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形交汇处,拥有长江岸线38.8千米,其中深水岸线25.7千米。1996年11月太仓港区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太仓港区是上海、苏州经济区重要的石油化工品、集装箱、件杂货、木材集散地,也是上海市化工品唯一的国际水路中转站,水陆交通便利,中转货物运输覆盖沪浙苏地区。目前港口接卸货物主要有石油制品、化工原料、煤炭、集装箱、原木、卷钢等。
台中港位于台湾岛西海岸中部,东依台中市梧栖镇,东南距台中市约21千米。该港北距基隆港112海里,南距高雄港123海里,西距厦门港127海里,西北距福州港17海里。台中港西扼台湾海峡中部,与大陆隔海相对,是台湾岛距大陆最近的大型港口,地理位置重要。该港是一个以商港为主,兼具工业港、渔港的综合性港口,现为台湾地区第三大“国际商港”、重要集装箱运输港和粮食、化学品进口港,是西海岸中部地区物资集散中心和海上门户。 台中港港区范围北起大甲溪南岸,南迄乌溪口(大肚溪口)北岸,东至临港路及其延长线,西濒台湾海峡。该港陆地面积约23平方千米;水域面积约5.3平方千米,水深大部4.5米~18米。该港系在滩涂上由人工挖掘而成,底质为砂岩、黏土和砾石。港口由商港区、工业港区和渔港区三个部分组成,商港区和渔港区位于港口北部,工业港区位于港口南部。 该港主航道宽300米,水深16米。主航道两侧有防波堤4座,北、南防波堤分别长2812米、1490米,宽均为15米,北、南内堤分别长309米、338米。北防波堤北侧和南防波堤南侧均筑有海堤,在北防波堤以北2400米处,还筑有北防沙堤1座。港内有掉头区2处。港区设施由东北向西南呈斜长方形分布。 商港区自北向南依次设有北码头区、北突堤区、西码头区、中突堤区、中码头区、南突堤区、煤轮码头等7处大型码头区。 台中港港区辽阔,发展潜力较大,腹地广及中部的8个县市约占全岛总面积30%,进口货物运输量占该地区的85%,对促进台湾岛中部地区工商业发展,推动其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火力发电等重工业及轻工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台中港货物装卸量约1.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约151.4万标准箱。
台州港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中部,北邻宁波、南接温州,是一个以海门港区为中心,大麦屿港区和健跳港区为南北两翼的多功能、全方位、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为断江中部的海陆联运枢纽,是台州、丽水、温州和宁波等地区物资的重要转运口岸。台州港海门港区北距上海238海里,宁波-舟山港(宁波)北仑港区119海里:南距温州106海里,汕头港482海里。 台州港海岸线漫长,水域南北相距约160千米。台州港现规划为六个港区,即海门港区、黄岩港区、头门港区、健跳港区、温岭港区、大麦屿港区。海门港区是台州港主港区,为国家一类口岸。台州港现有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海门港区,分布在椒江口内的前所、台州电厂、椒江口南岸、三山等地。北部的健跳港区和南部的温岭港区、大麦屿港区发展相对缓慢。 海门港区位于台州湾西侧的椒江口处,系河口型海港,形如咽喉。港区呈东西走向,底质大部分为泥沙,水深一般2米~7米。主航道最宽处在港务局码头与前所轮渡码头之间,宽约6.2链;最窄处在牛头颈与小园山之间,宽约4.3链。海门港区是浅水港,港口东部航道(1号灯浮至老鼠曲)水深仅2.2米~3米,故目前150吨船舶可随时进出,150吨~300吨级船舶需候潮进出,5000吨级和浅吃水万吨级货轮经过驳减载后可候潮进出。 椒江是灵江、永宁江在三江口汇合而成。椒江航道较直,东西走向,水深2米~10米,在西部有一浅滩,纵卧江中,将港内航道分成南北两条,南支航道通永宁江,水深2米~6米;北支航道通灵江,其东段较浅,最浅仅1米,港内均为泥沙底。灵江作业区位于灵江,至三江口全长22海里,宽200米~1000米,水深0.5米~10米,多江心岛及江心沙滩,主要江心岛滩有庄头沙、沙头、沙渚以及江下渚、拦门浅滩等,航道经常变迁。30吨~50吨商船可沿凹岸一侧航行。临海以东有一大田河,可通航小船。 头门港区位于头门岛,是台州港的核心港区,近期以承接海门港区货运功能转移和服务临港工业发展为主,远期发展为集散功能强、临港工业发达的综合性港区,以集装箱、干散货和液体散货运输为主,是台州市实施沿海战略,发展临港工业的主要依托。 黄岩港区位于永宁江,港区至三江口全长9海里,宽150米~500米,水深1.5米~7米,航道弯曲,除弯曲处突出岸有泥滩外,很少有江心沙滩。30吨小船可沿凹岸一侧航行。 健跳港区位于三门湾西侧的健跳江内,是一个为三门电力城发展服务,以能源运输为主、兼顾件杂货运输的专业性港口。健跳江呈西南至东北走向,江道弯曲狭长,两岸多高山环抱。自江口上溯至风凰山,全长约8海里,海岸线长34千米,宽度约300米~500米,最狭窄处为黄门峡,约170米;江内多为泥沙底,一般水深3.6米~10米,最深处49米吃水3米以下船舶不受潮水限制,可随时进出,万吨级船舶需候潮进出。 温岭港区位于温岭市东部、东南部沿海及乐清湾北部。主要有龙门、永安、石塘、沙山作业区。温岭港区以满足温岭市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生活物资运输为主,结合建港自然条件,重点建设中小型件杂货和通用码头泊位。 大麦屿港区位于乐清湾内,西南临温州港,东依玉环岛,航道水深12米以上,港内防风浪性能良好,是宁波至厦门间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该港区为新开发港口,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是个以发展能源、石油等大型工业基地建设,以及大宗散货水运中转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深水港口。 2015年,台州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6236.8万吨,其中外贸和集装箱吞吐量709.4万吨和15.6万标准箱。
唐山港位于渤海西岸中部、渤海湾口北侧,包括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京唐港区东北距秦皇岛港68海里,西北距唐山市区84千米,西距天津港82海里;曹妃甸港区位于京唐港区西南约33海里处,北距唐山市区70千米。唐山港是介于秦皇岛港和天津港之间的新兴港口。2014年货物吞吐量5.01亿吨,集装箱110.9万标准箱。 京唐港区位于唐山市东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境内。地处渤海湾北岸,沿大沽口至秦皇岛海岸的岬角上,大清河口与滦河口之间。港区水域位于下列7点连线范围内 (1)39°10′24″N、118°59′28″E (2)39°06′54″N、119°01′08″E (3)39°03′05″N、119°05′57″E; (4)39°08′47″N、119°13′25″E; (5)39°15′19″N、119°10′00″E; (6)39°17′19″N、119°08′14″E; (7)39°15′11″N、119°04′16″E。 港区陆域为开阔平坦的盐碱荒地;岸线顺直稳定,5米等深线距岸约8.1链,10米等深线距岸约2.5海里。 京唐港区水深浪静,港口助航设备完善,航行靠泊情况良好。港口陆城广阔,地处京津唐一级经济区网络之中,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地区,腹地广阔,货源充足,交通便捷。滦港铁路与国铁干线京山线、京秦线接轨。唐港公路、滦港公路、环渤海三条高等级公路与205、107国道相接,唐港高速公路、津唐高速公路、京沈高速公路在唐山境内回城了“X+O”型的高速公路网,大大缩短了京唐港区与北京、天津和东北各省市的路程。 京唐港区现有港池采用“挖入式”的建设布局,使码头、堆场、加工区连成一体,具有优越的建设工业港区的条件。自1993年投入营运后吞吐量增长循序,承运货种从初期单一的内贸煤炭、原盐发展到目前以煤炭、矿石、钢材为主,兼有原盐、粮食、陶瓷、沥青、煤焦油等十多个大类、数十个品种。 曹妃甸港区位于唐山市南部70千米南堡曹妃甸,包括西起双龙河口、东至青龙河口,大陆岸线与沙岛岸线之间的区域。曹妃甸港区充分利用甸头深水资源和泻湖内的潮沟、浅滩,顺应地貌和自然环境,以填筑、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港口水陆域。港区自然条件良好,甸前西南及南侧水深条件良好,距岸600米处即为渤海湾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甸前500米水深就达20米~30米,且25米水深水域直通渤海海峡,通向黄海。港区不冻不淤,气象、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曹妃甸港区疏运条件便捷。疏港铁路可与京山、京秦、大秦三条国铁干线相连。公路疏运,境内相互连接的京沈、唐津、唐港三条高速公路沟通全国高速公路网,并辅以11条国道和省道。可直接向华北地区用户供应进口铁矿石,节约铁路往返运输费用。水路疏运方面,曹妃甸港区位于环渤海港口群体中间地带,至各港距离适中,水上中转运输条件便利。在环渤海经济圈内,曹妃甸港区经济腹地直接面向京津冀经济区,而且可延伸至西北地区。经济区位条件优越。
天津港位于渤海湾西岸的海河入海口,东距大连港220海里,东南距烟台港203海里,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 天津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之一,是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北方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和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港口。天津港是我国沿海港口码头功能最齐全的港口之一,是环渤海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对腹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和贡献度较高。目前泉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市区,如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及辽宁、河南、山东、四川的一部分地区。 天津港是货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港,已形成了以集装箱、原油及制品、矿石、煤炭为“四大支柱”,以钢材、粮食等为重点的货源结构,拥有集装箱码头、铁矿石码头、煤炭码头、石油化工品码头、杂货码头、滚装码头、散粮码头、散化肥码头、国际客运码头等各类专业化码头。已经建成的天津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是集通关、通验,港口服务,结算,信息服务,容询服务等多项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目前全国最大的“一站式”航运服务中心和电子口岸。 天津港港口设备和助航设施完善,航行和停泊条件良好。泉港共有泊位160多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00多个,泊位岸线长度约35.8千米。船舶装卸货物以靠泊码头作业为主,有时也进行过驳作业。经过多次建设,天津港主航道现已浚深至30万吨级,在原主航道南北两侧分别增设一条专供万吨级船舶单项航行的航道,从而形成复式航道。 天津港水域分为内河水域和海港水域。内河水域为海河港区,东起新港船闸,西至二道闸,长39.5千米的水域范围;海港水域西起新港船闸,东至大沽口锚地,北至北大防波堤,南至大港港区南侧与港区陆域所围成的水域范围。现有海河港区、北疆港区、南疆港区、东疆港区、大沽口港区、大港港区、高沙港区和北塘港区8个港区 海河港区,位于海河的两岸,为从新港船闸至二道闸的之间海河水域,全长约21海里。港区河道狭窄多弯,基本上是弯连着弯,几乎没有超过200米的直河段,较大的转弯就有16个之多,最大转弯半径940米,最小转弯半径仅180米,其中转弯半径小于、等于500米的弯道达10个之多,海河近几年基本没有淤积,河床基本没有变化,水深主要受海河水位的影响,河内水位也因季节不同而变化较大,故船舶进出受限制。海河港区沿海河南、北两岸规划分为14个作业区,主要包括集装箱、件杂货及专业散货泊位作业区。海河港区主要为天津市内贸物资运输和海河沿岸企业物资运输、仓储、中转加工等服务的港区,并具有旅游服务等功能。 北疆港区,位于船闸航道和天津港主航道以北。北至永定新河口,西至海防路,向东扩展至东疆港区,规划陆域总面积约为36.8平方千米。整个港区由专业化集装箱码头作业区、综合作业区、集装箱物流中心和天津港保税区等四大主要功能区组成。北疆港区是以承担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杂货、非大宗类散杂货和沿海旅客运输,相应发展现代综合物流、临港加工、保税仓储及配送、金融商贸、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港区。 天津港客运码头位于北疆港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码头岸线总长度449.5米,拥有万吨级泊位3个(停靠最大吨位邮轮7.8万吨)及天津港唯一的滚装连接桥。现有7个国际国内旅客候船厅,设计年通过能力60万人次。现有航线3条,分别是天津-大连、天津-神户(日本)、天津-仁川(韩国)。 南疆港区,位于船闸航道和天津港主航道以南,北至海河口。为东西长约16千米,南北宽约1.3千米-2.0千米的条状人工岛布置,规划陆域面积约为24平方千米,由支持系统区、石化小区及渤海石油基地、大宗干散货码头作业区、大宗液体散货码头作业区、专业化物流服务区等主要功能区组成。南疆港区是以承担煤炭、铁矿石、石油、液体化工等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为主,具有临海工业及大宗散货物流服务和海洋石油基地、支持系统码头等专业化散货港区。 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是南疆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该中心东临海防路,北靠大沽排污河,南靠津沾二线,面积约26.8平方千米。具有散货存储、加工、污染治理、交易、信息及生产和生活服务等主要功能,与码头生产作业区之间的煤炭货物运输以皮带机长廊输送为主 东疆港区,位于天津港东北部,北临永定新河口,南临天津港主航道,西临规划反“F”航道,东临渤海湾海域,为浅海滩涂人工造陆形成的三面环海半岛式港区,是正在兴建的保税港区。规划东西宽约3千米、南北长约10千米、陆域总面积约33平方千米。该港区以发展集装箱码头作业及相关的物流、配送、加工以及综合配套服务为主,将形成物流化和港城一体化区域。 大沽口港区,位于海河大洁沙航道以南,西至海滨大道,东部伸向海湾距海滨大道5千米处,与天津港南疆港区隔河相望。规划形成通用泊位西区、石化作业区、粮油泊位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区和通用泊位东区等五个作业区。 北塘港区,位于滨海新区塘沽东北部,西南临塘沽拆船厂,东部临海,北部临北塘燃油物资公司,陆域面积2.4万平方米。 高沙岭港区,位于大沽口港区南侧,目前正处于建设当中。 大港港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域范围内,距离天津港的主体港区(北疆、东疆、南疆)约30千米。
威海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沿岸,三面濒临黄海,北与辽东半岛相对,东及东南与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威海港北距大连港约94海里,南距青岛港206海里,西距天津港237海里,东距韩国的仁川港236海里。威海港为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是通往韩国、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国家便捷的出海口。 该港属天然良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不污淤,海岸稳定,由威海湾港区、龙眼湾港区、蜊江港区、石岛港区、靖海湾港区、乳山口港区六个港区组成,沿胶东半岛东端海岸线自然走向呈扇形分布。 威海湾港区西、北、南三个方向均被大陆环抱,北面及西面为200米~300米高的山地,东临黄海,刘公岛屹立于港口中央,是该港区良好的天然屏障,由其形成南、北口门。港区内能避除东及东北风外诸向风,可供各型船舶停泊。该港区附近有皂埠口、杨家湾、合庆湾、柳树湾等良好的天然海湾,可供船舶疏散和锚泊。旗杆嘴与东山嘴连线为内港界,内港界以西水域,水域面积为3.1平方千米,水深3米~10米,大部分水深5米左右,泥沙底。外港界由两部分组成,北口自连林岛至刘公岛贝草嘴连线;南口为大泓灯桩090°方位线与牛鼻嘴000°方位线相交的连线,内、外港界之间水域,水深一般在4米~30.8米,泥及软泥底质。 该港区由老港作业区、新港作业区和崮山作业区组成。老港作业区,陆域面积约13万平方米,码头岸线长694米,拥有泊位7个(3个工作船泊位、4个客滚泊位),其中万吨级泊位1个,5000吨级泊位3个。2013年6月,威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正式启用,老港区客滚业务全部南迁至新港区。目前,老港作业区码头主要停靠工作船和“侨乡号”邮轮。新港作业区,位于威海湾南岸,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距市中心16千米,港区最大水深16.8米,码头岸线总长3195米,陆域面积为21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471万平方米。现主要从事集装箱、散杂货、成品油运输及国内国际客运业务,拥有码头泊位15个,其中,3万总吨客滚泊位4个,2万总吨客运泊位1个,2万吨级泊位3个,5万吨级、7万吨级、10万吨级位各2个。崮山作业区包括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的2个5000吨级通用泊位和1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主要进口造船所用的钢材,出口船体部件,码头长度为360米,设计通过能力为22万吨。 龙眼湾港区位于荣成市成山镇龙眼湾内,东临马栏湾,西临霞口滩,三面环山,北临黄海,开口向北。港池水域宽阔,适宜船舶港内操作及停泊,是中国大陆距韩国最近的港区。 蜊江港区位于荣成市桑沟湾北岸,主要用于进口煤炭,出口日用工业品、化肥等。共有4个通用泊位,其中包括蜊江港区货运码头2个1000吨级泊位,救助码头(由荣成海达安全救助技术部经营)1个3000吨级泊位、1个5000吨级泊位。 石岛港区位于荣成市东南端的石岛湾内,港区东及东北方向有馍铘岛掩护,北有朝阳洞山,西依石岛山,三面环山,口门向东南敞开,与黄海相连。该港区包括老港作业区、新港作业区及朱口作业区,老港作业区分内、外港作业区。 靖海湾港区位于石岛港区西方的靖海湾内,由张家埠老港作业区、风凰尾作业区组成。张家埠老港作业区位于文登市靖海湾北岸,拥有3个1000吨级通用泊位,码头长220米,设计通过能力为30万吨,由张家埠港务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风凰尾作业区有2个通用泊位,其中1个1000吨级泊位、1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码头总长502米,设计通过能力为25万吨。 乳山口港区位于乳山市乳山湾南端,拥有1000吨级、500吨级通用泊位各1个,码头长145米,设计通过能力为15万吨。 威海港以集装箱、原油等滚装运输为主,包括钢材、煤炭、木材、金属矿石、粮食、化肥及农药、其他件杂货等。2014年威海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为389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为67.2万标准箱,旅客吞吐量148万人次。 威海港交通条件便利,已经形成了海、陆、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路每日有通往大连、韩国仁川的客货滚装班轮,并开通了至仁川全集装箱航线和至青岛集装箱外贸公共内支线;空中有往返上海、广州、北京、大连、济南等地定期航班;陆路交通便利、辖区内公路网四通八达,并建有通往青岛、烟台的高速公路,长途汽车除直达全省各地外,还通往江苏、河南、北京、上海、福建等地。
维多利亚港位于我国华南沿海的中部,珠江口的东侧,香港特别行政区境内,北邻广州港,处深圳港东部、西部港区之间。该港地处远东地区海上交通的枢纽,东北距高雄港342海里、上海港853海里、天津港1471海里、大连港1306海里、神户港1387海里,南距马尼拉港632海里、新加坡港1438海里,北距广州港黄埔港区70海里,西距湛江港238海里,是西太平洋经济贸易中心。 维多利亚港港区介于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北依九龙半岛,南靠香港岛,周围群山环抱,港阔水深,尤其香港岛附近水域,水深10米~20米,5米等深线距岸很近。该港不淤不冻,屏蔽条件良好,与美国的旧金山港、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港并誉为世界最优良的港湾。港口规模宏大,码头众多,设备先进,航泊条件优越,服务设施完善,是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在亚洲乃至世界的经济贸易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港的水域范围,东以鲤鱼门西南端的灯桩与阿公岩连线为东港界;西以香港岛的西端,经青洲,西端的石塘咀,沿355°方位线至青衣,自青衣的西北端沿000°方位线至新界海岸为西港界。东、西长约7海里,南北最宽约2.7海里,最窄处约7链,港域面积约50平方千米,可同时容泊百余艘万吨级以上船舶,由于港口周围有高山环绕,两侧入口较窄,西有大屿山为屏障,形成一巨袋式避风港,避风条件良好,除强热带风暴及台风正面袭击外,受风影响甚小,港内还有九龙湾、红砌湾、卑路乍湾和人工修筑的油麻地、铜锣湾、观塘、筲箕湾避风塘,为中、小型船舶避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该港有三个进出口,东口为鲤鱼门,是东来船舶进出港的主航道,鲤鱼门较狭窄,但水深、航行障碍物少,便于船舶航行。西口为东、西博寮海峡,南来船舶及一些限制航行的船舶,经东、西博寮海峡进人硫磺海峡进港,为进出维多利亚港的主航道,东、西博寮海峡实行定线分道航行。北口为汲水门和马湾海峡,是深圳港西部港区、广州港方向驶来的船舶进出维多利亚港的主航道,同时,上述航道亦是外来大型船舶进出深圳港西部港区时经香港过境时的主要水道。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由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港口的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帝国主义对新生的共和国全面封锁,香港特殊的地位,成为大陆了解世界及物资贸易的重要窗口,从而促进了香港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港口建设与发展。上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其港口规模不断扩大,吞吐量逐年增加。1997年7月1日,我国政府恢复对香港地区行使主权,结東了英国对香港地区长达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目前,每年约有16.5万和内河航运船舶进出该港,年吞吐量约1.186亿吨,集装箱920万标准箱,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吞吐港口。该港的装卸效率高,过驳装卸的船舶,平均滞港2.5天;集装箱船舶的平均滞港时间约13小时。过驳装卸是该港的一大作业特点,利用港阔水深的便利条件,广设系船浮筒,供远洋货轮系泊,借助驳船进行装卸作业,以提高码头的利用率,使该港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效率最高的港口之一。 该港长期采取自由港政策,是目前世界上最开放的港口之一,实行自由通航、自由贸易、自由企业、自由外汇、简单税制和低税率的全方位自由开放政策。在航运方面,船舶进出港自由,除烟、酒、甲醇、若干炭氢油和高级化妆品外,大部分货物免征关税,航运企业自由经营,船舶自由登记,高度的自由政策,使该港成为国际性商港和远东航运中心。
潍坊港地处山东半岛西北岸、莱州湾南岸,东距龙口港64海里、烟台港146海里,西距天津港155海里,距离潍坊市区60千米,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对台海运直航港口、山东省区域性重要港口。潍坊市为鲁东重要商埠,工、农、商业较发达,是山东半岛中部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潍坊港划分为东、中、西三个港区。中港区是潍坊港的主体港区,位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海岸,白浪河入海口西侧,距潍坊市主城区约50千米,是以散杂货运输为主、临港工业所需原材料及成品运输为辅的综合性港区。西港区地处寿光市羊口镇东部,莱州湾的西南 角,小清河南岸,距小清河入海口约24千米,寿光作业区(寿光港)距离小清河入海口约9千米,主要为后方农业产业园及现代制造业服务,开展海河联运。东港区位于昌邑市北部海岸,潍河与胶莱河入海口之间,主要为后方滨海开发区发展建设服务。2014年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60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7.37万标准箱。
温州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南部的温州湾内、瓯江的入海口处。该港北距宁波一舟山港(宁波港域)北仑港区198海里,南距福州港马尾作业区191海里,距基隆港169海里,已与日本、朝鲜、科威特、俄罗斯、新加坡及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有航运业务和贸易往来,与上海港、连云港港、天津港、大连港等沿海港口有货运航线。内河航运沿瓯江上溯可与丽水等内陆腹地相通。温州港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支线港之一,被交通部列为我国沿海主要枢纽港之一。 全港已规划形成“一港七区”的港口总体布局。即以状元岙港区、乐清湾港区、大小门岛港区为核心的三个枢组港区,以瓯江和瑞安、平阳、苍南等港区为补充的四个港区组成。 状元岙港区,主要包括洞头县状元番岛老鼠尾至霓屿岛灵霓大堤,是以集装箱、散杂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 乐清湾港区,主要包括自乐清市南塘镇黄家里至黄华镇岐头,是以集装箱、大宗散货和杂货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 大小门岛港区,包括大、小门岛全岛,以石油及化工品仓储、加工、运输为主。 瓯江港区,主要包括瓯江口内龙湾作业区、灵昆作业区、七里作业区。主要承担集装箱、散杂货运输,兼顾城市生活、旅游和客运功能。 瑞安港区,主要包括飞云江南岸作业区、北岸作业区和口外的风凰山作业区、北塵预留作业区,以地方物资运输为主。 平阳港区,位于整江北岸,主要包括老港作业区和西湾作业区,以地方物资运输为主。 苍南港区,位于江南岸,主要包括鳌江南岸的龙江作业区、苍南南部的舥艚作业区、霞关作业区,以地方物资运输为主。 全港现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00余个。其中1000吨级(含)以上的码头泊位80个,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9个。按港区划分,瓯江港区10个、乐清湾港区5个、状元番港区2个、大小门岛港区1个、苍南港区1个。 温州港进口的主要货物有煤炭、石油、化肥、水泥、食糖、钢铁、粮食、木材等;出口的主要货物有明矾、白泥、黄沙、柑桔、蔬菜、竹木、工艺品和食盐等2014年温州港货物吞吐量为7901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0万标准箱。 通过近几年的高速建设,温州港集疏运条件更为良好。温州市公路网汇有104国道、330国道、77省道、56省道、同三高速公路、金丽温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等。另外,金温铁路、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构成温州港的铁路集疏运通道,金温铁路龙湾支线自温州客运站向东延伸到终点温州港的龙湾作业区。
厦门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东与台湾岛相望,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国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全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对台航运主要口岸,也是闽南、闽西的主要出海口岸。厦门港东渡港区东北距福州港马尾作业区203海里,东南距高雄港168海里,西南距汕头港146海里,距广州黄埔港区376海里,距香港维多利亚港310海里。 厦门港、漳州港整合后,统称厦门港,形成了“环两湾辖十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即以环厦门湾、东山湾发展为主,由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石码、古雷、东山、云霄和诏安十个港区组成。 东渡港区,包括东渡、和平和五通作业区。东渡主体港区北自高崎码头,南至同益码头,东以长岸路、东渡路为界;五通客滚作业区西起下边村,往东至浦口附近,南以环岛路为界。主要保持集装箱运输,发展国际邮轮、对台客滚,逐步拓展现代物流和航运服务功能。目前拥有泊位54个,设计年通过能力3879万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290万标准箱。 海沧港区,包括嵩屿、海沧和角美作业区,东起嵩屿,西至北港口牛头山附近,北侧以建港路南边线为界。以集装箱干线运输为主,兼顾石油化工和煤炭等散货运输,积极发展保税港区和现代物流服务功能。目前拥有泊位32个,设计年通过能力7440万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620万标准箱。 翔安港区,东侧以海湾大道为界,北至刘五店附近,南侧以欧厝村为界。以承接东渡港区石材、散杂货和内贸集装箱运输功能搬迁起步,逐步发展成为以集装箱运输为主,兼顾散杂货运输,并积极拓展保脱物流等功能。目前,港区已建成千吨级泊位4个,设计年通过能力195万吨,基本建成万吨级泊位3,设计年通过能力450万吨。 招银港区,东起普鲁士革港机厂围墙,西至漳州开发区西边界,南以成功大道为界。以集装箱、杂货运输和临港工业发展为主,兼顾散粮、建材和客滚运输。目前,港区拥有泊位15个,设计年通过能力1082万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52万标准箱,以集装箱和散货、杂货运输为主,并服务临港产业发展。 后石港区,北自卓歧海堤,西沿208省道,南至定台头。主要为后方临港工业服务,以石油化工、煤炭等大宗液体散货、干散货运输为主。目前,港区拥有泊位2个,设计年通过能力870万吨。后石港区,主要为临港产业服务,并承担大宗散货和LNG、石油化工品等液体散货运输。 石码港区,由普贤、海澄、紫泥、一比疆4个作业区以及镇头宫、浮宫、白水等客货运港点组成。普贤作业区后方以疏港公路为界,海澄作业区后方以环城路为界,紫泥作业区后方以疏港公路为界,一比疆作业区后方以疏港公路为界。主要服务漳州龙海地方经济,以杂货和建材运输为主。目前,港区拥有泊位1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189万吨。 古雷港区,由古雷作业区、六鳌作业区组成。其中:古雷作业区北自杜浔盐场,南至古雷头、东以杜古线为界;六鳌作业区北自壳墩山、南至六鳌山,东以疏港公路为界。主要服务大型临港石化产业园,以石油化工运输为主,兼散杂货运输,是以工业港为特色的大型深水港区,古雷港区由古雷半岛古雷作业区和六鳌半岛六鳌作业区组成。目前,港区拥有泊位13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94万吨。 云霄港区,北起湖丘村,南至青径,西以沿海大通道为界。服务周边地区经济和临港工业开发,初步规划以散货和件杂货运输为主,可承接厦门湾修造船等临港工业功能。目前,港区尚未开发。 东山港区,由城垵作业区、铜陵作业区和冬古作业区组成。其中城垵作业区西起其尾,东至已建的铜陵台轮码头,南以疏港路为界;冬古作业区位于冬古村,北以港区道路为界。以服务临港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为主,城垵、铜陵作业区发展散杂货和对台客滚运输,冬古作业区以服务城市旅游为主,兼顾油品运输。目前,港区拥有泊位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271万吨。 诏安港区,北起赭角,南至南外屿。服务临港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以散杂货运输为主。目前,港区基本未开发,仅有1个200吨级码头。 至2016年,厦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59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63个(含10吨级以上泊位14个),码头货物综合通过能力达1.66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033标准箱。集裝箱、石油、煤炭等专用码头一应俱全,最大靠泊能力达到15万吨级。全港万吨级以上深水航道总长约158公里,其中主航道水深达15.5米~16.0米,底宽410米~600米,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全潮双向通航、15万吨级散杂货和15万吨集装箱船舶乘潮单向通航,具备了接待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和全球最大国际豪华邮轮的港口条件。2015年,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18.28万标准箱。 厦门港已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美国、俄罗斯、加拿大、香港及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港口通航,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开辟了至香港、日本、新加坡、韩国、美国、欧洲、地中海等集装箱班轮航线。全港集装箱航线达142条,其中远洋航线34条、近洋航线40条、港台航线10条内支线15条、内贸线43条;周航班202班。先后与美国巴尔的摩港、德国杜伊斯堡港、乌克兰伊利乔夫斯克港、拉斯帕尔马斯港、马来西亚槟城港、荷兰阿姆斯特丹港、比利时泽布昌赫港、韩国木浦新港、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港、新西兰惠灵顿中心港、拉脱维亚的文茨皮尔斯港以及澳大利亚南澳洲弗林德斯港等18个港口缔结为国际友好港。
烟台港位于山东半岛沿岸,港区分布较广,辖区海岸线总长约910千米。芝罘湾港区东距威海港48海里,北距大连港90海里。 烟台港水域范围为下列6点连线与海岸之间的海域 (包括烟台南部沿岸的海阳港区海域): 1、37°08'.0N、119°35'.0E; 2、38°18'.0N、119°35'.0E; 3、38°18'.0N、120°20'.0E; 4、38°30'.0N、120°20'.0E; 5、38°30'.0N、121°58'.0E; 6、37°28'.3N、121°58'.0E。 烟台港港区数量众多,烟台市所辖的9个沿海 市区县共建成规模港区10个,包括芝罘湾港区、烟台西港区、龙口港区、蓬莱东港区、蓬莱西港区、栾家口港区、莱州港区、海阳港区、长岛港区、牟平港区。其中芝罘湾、牟平、龙口、莱州、蓬莱、栾家口等港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占山东省一类开放海港口岸总数的一半。港口的分布范围西起莱州湾、东至养马岛,覆盖了山东半岛北部大部分地区,南部亦有出海口,辐射面较广。 莱州港区位于渤海莱州湾东岸,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特别工业区,是山东省重要的地方港口。海庙作业区现为烟台港莱州港区的一个作业区,位于莱州湾东南部的太平湾南岸,地处芙蓉岛南偏东6海里、莱州市南阳河口西南侧,是以商港为主的综合性港口。 龙口港区位于渤海南岸,莱州湾的东北角,东北距大连港140海里,西北距天津港149海里,为对外开放港口。该港为渤海南岸最大的开放港口,山东半岛西北部较大的商渔港。 栾家口港区位于蓬莱市栾家口角东侧湾内,现已开发利用岸线约4.5千米。栾家口港区主要为本地临港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服务,并承担本地区的其他小批量货物运输。 蓬莱西港区位于蓬莱市区西北,渤海海峡南岸、山东半岛北岸突出部的田横山西侧,系商、渔合一的综合性港口,水域面积约1.2平方千米。 长岛港区位于山东半岛北部长岛县南长山岛西岸鹊嘴湾内,西临庙岛,南隔庙岛海峡与蓬莱相望,是庙岛群岛的主要港口。长岛港区南距蓬莱西港区仅6.8海里,西南距龙口港区37海里。该港周围由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和庙岛等环抱,水域宽阔,潮流和涌浪的影响较小。目前,该港是一商、渔、客运交通兼备的港口,进出港口的货物主要有煤炭、沙、矿石等。 逢菜东港区位于蓬菜市沙子河口以东,位于蓬莱市经济开发区内,毗邻烟台西港区,是烟台市大陆沿岸距辽东半岛最近的港区。 烟台西港区地处烟台开发区大季家东北海域陆域范围东起八角东岛咀五哥石,西至曲河口,东部作业区后方以疏港路为界,北部作业区后方以疏港路南500米为界,陆域纵深约1千米,规划陆域总面积为29.7平方千米。 芝罘湾港区位于山东半岛北岸的芝界湾内,面临黄海,背靠丘陵,北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接威海,西临庙岛群岛。东距威海港48海里,北距大连港90海里。 牟平港区位于烟台市东部养马岛南岸与大陆岸线之间,水域宽度在250米~300米之间,距芝罘湾港区约11海里,距威海港约32海里,距大连港约103海里。 海阳港区位山山东半岛南岸,地处凤城镇南海滨老龙头岩礁西侧,东邻乳山口和山东高角,西南为青岛崂山湾,距青岛港75海里。 烟台港海域横跨我国黄海、渤海两大海域,是船舶进出渤海湾和南北交通物流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该海域又是我国传统的渔场,渔业船舶捕鱼作业活动活跃,价值沿海海产养殖业发达,造成辖区通航条件复杂、管理难度大,属重点管理水域。该水域具有以下特点: 1.干线航路多 辖区海域横跨我国黄海、渤海两大海域,分布着老铁山水道至成山头水道的船舶习惯航线、烟台-大连客滚航路、长山水道、登州水道等交通干线。东西向交通流与南北向交通流相互交汇,船舶会遇频繁,会遇局面较复杂。 2.气象条件多变 辖区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海阳港区除外),渤海海峡南部,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由于峡管效应的作用,气象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大的特点,每年约有1个~2个温带风暴潮会影响到辖区水域;春秋两季的大雾对海上交通也构成严重威胁。 3.通航环境复杂 该海域自然条件优越,沿海水产养殖业有着有利的条件与传统,随着“海上山东”战略的实施,水产养殖业更是发展迅猛,沿岸分布大量水产养殖和定置网具,侵占通航水域的情况时有发生。辖区海域又是北方沿海的重要渔场,辽、津、冀、鲁各省市渔业船舶均在此区域活动,每逢鱼汛季节,捕捞作业渔船活动频繁,对海上交通带来较大影响。 4.客船、客滚船多 烟台至大连航线是连接华东、华南地区和东北三省的最便捷的运输路线,蓬莱到长岛航线是重要的陆岛交通,旅游运输线,航线年船舶流量可达到2万余艘次。
盐城港位于江苏沿海中部,东临黄海,西连淮扬,南接南通、泰州两市,北与连云港市隔灌河相望,是盐城市和苏北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依托和对外贸易口岸。 盐城港“一港四区”,辖大丰、射阳、滨海、响水4个港区。2014年货物吞吐量6209万吨,集装箱10.3万标准箱。 大丰港区位于江苏省东部沿海中部,是国家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和国家煤炭战略储备基地。该港区利用此海域特有的潮汐通道“西洋深槽”建设深水码头,“西洋深槽”水深稳定,水深10米~15米,宽3千米~4千米,长55千米,并与外海贯通,乘潮可进出10万吨级货轮;“西洋深槽”东侧有小阴沙形成天然屏障,可为港口避风防浪。大丰港区位对外开放港区,常年不冻,全年可作业300天以上。2013年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250万吨。 开放水域为下列6点连线围成水域 (1)33°29′19″N、120°36′46″E; (2)33°16′29″N、120°43′10″E; (3)33°14′41″N、120°44′01″E; (4)33°12′17″N、120°44′51″E; (5)33°12′17″N、121°00′03″E (6)33°29′19″N、121°00′03″E。 射阳港区位于射阳县内,201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80万吨。 滨海港区紧依淮河入海水道,港口深水贴近岸线,作业成本低,是江苏省沿海建设10万~15万吨级航道码头距岸最近点。该港区现在正在建设中响水港区位于灌河南岸,港区初步形成电力能源、合金治炼、环保化工、船舶修造产业基地。201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280万吨。
扬州港位于长江下游北岸江苏省中部的扬州市境内,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这两条内河运输最繁忙的水运主通道交汇处。港口北倚广袤的苏北大平原,南邻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通南京,东接泰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江苏省沿江地区的重要港口。 长江扬州段主航道水域以新河口过河标与仪征十二圩测点的连线为上界,以口岸直水道嘶马树锥形岸标与对岸垂直连线北岸一侧为下界。 沿长江下行300多千米可直达上海,上溯100多千米可到南京,经京杭运河、通扬河、芒稻河等航道与长江三角洲内河水网相连。公路有京沪高速、宁通高速、国道238、沿江高速、省道332等,分别通往南京、盐城、泰州、镇江等周边地区,其中润扬大桥已成为长江南北两岸直接沟通的重要纽带。铁路可通过宁启线与沪宁线和新长线相连。良好的交通环境为扬州港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扬州港的直接经济腹地为扬州市及周边地区,间接腹地辐射苏、鲁、皖、川、鄂、赣、沪等省市,通达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12月,扬州港港口管理局正式成立,对原仪征港区、扬州港区和江都港区实施统一管理,形成了“一港三区”的总体格局。目前该港已形成以扬州港区为龙头,仪征港区、江都港区为两翼的港口群。港口将以能源、原材料和通用散杂货运输为主,带动和促进临港工业发展,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打造成为江苏中部、长江北岸的区域物流中心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港口。 江都港区位于口岸直水道内、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拥有生产性泊位16个,其中万吨级以上伯位13个,主要包括扬州远洋国际码头有限公司码头、海昌公用码头等、海螺水泥码头、泰富码头、招商石化码头等,最大靠泊能力10万吨。 仪征港区位于仪征水道和仪征捷水道内,是我国内河最大的石油液体化工产品中转储存电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主要包括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码头、扬州恒基达鑫码头和仪征化纤码头等,最大靠泊能力5万吨。 扬州港港口设施齐全,助航标志完善万吨级船舶四季均能通航。船舶装卸货物以靠泊码头作业为主,其中在木材运输中,扬州港成为仅次于苏州港的全国第二大海运木材中转港。2014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13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6.2万标准箱。
阳江港主港区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中部的海陵湾内,东北方距广州港黄埔港区213海里,距维多利亚港177海里,西南距湛江港110海里,距海口港141海里,是广湛水陆交通线的中心点,与广州港、湛江港两个主枢组港一起构成层次分明的水运体系。 阳江港目前主港区为海陵湾港区,另外还有青湾作业区和东平作业区。海陵湾港区包括吉树作业区、闸坡作业区、丰头作业区、散头咀作业区。主港区的水域范围为21°33'33"N、111°43′02"E,21°33'33"N、111°51′02"E,21°44'59"N、111°51'02"E,21°44'59"N、111°43'02"E,4点连线之间的水域。 吉树作业区位于海陵湾北部,建有深水码头;闸坡作业区位于海陵湾入口东侧海陵岛西南部的湾澳内,湾口向西,水域长约9链,宽约6链,水深较浅。 青湾作业区位于海陵岛的西南方,水域范围为21°31′55″N、111°40′18"E,21°31′56″N、111°40′18″E,21°31′55"N、111°40′32"E,21°31′56″N、111°40′32"E,4点连线之间的水域。 东平作业区位于镇海湾西侧,东北部是高山,口向西南敞开,是小船避东、北风的良好错地,是粤西重要渔港之一。东平作业区分为东平旧港区和东平新港区。旧港区位于东平作业区的北侧,系一小河沟,港口浅、窄,大渔船亦需候潮进港,但能避台风。新港区位于东平镇的南侧,港区的东、北面有高山环绕,南面有葛洲和小葛洲为屏障,港内水深3米~5米,可避台风。东平作业区建有西防波堤、飞鹅咀防波堤和南防波堤。西防波堤起于葛洲西侧一突出山咀,向西延伸360米;飞鹅咀防波堤起于港口北岸的飞鹅咀东侧,向南偏东延伸;南防波堤连接葛洲和小葛洲。 海陵湾为一狭长的港湾,口门东侧有海陵岛为屏障,西侧有散头咀作掩护,阻挡住外海进来的波浪,形成一良好的避风港湾。阳江港自然条件良好,航道宽阔,水深浪静。港口现有泊位16个,其中万吨以上的泊位10个。2013年,全港货物吞吐量总计1748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为648万吨,煤炭制品1060万吨,金属矿石449.61万吨。
洋浦港位于海南岛西北岸的洋浦湾内,儋州辖属海岸线上,北依洋浦经济开发区,南与白马井隔海湾相望,洋浦湾内有儋州湾。该港靠近琼州海峡西口,南距八所港60海里,东北距海口港89海里,是海南西北部的重要港口。目前有洋浦港区神头港区和白马井港区,预留后水湾港区为远期发展港区。 洋浦港区位于洋浦半岛南端,洋浦湾北岸。港区狭长,整个港区绵延4海里,两头浅,中间深,泥及泥沙底,港口开向西南,洋浦水道为洋浦港区进港唯一通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两侧均为水深不足5米的浅滩,港区中部呈东西走向,具有水深、回淤量少、可用岸线长等特点。港口沿岸西侧、北侧广布岩石滩和磊石滩,南侧、东侧多属沙滩。洋浦港区外因大铲礁、小铲礁、洋浦角及白马井以西浅滩阻挡海浪,港内避风条件较好。万吨级船舶可昼夜按灯浮标航行进出港。 洋浦港区已完成一、二、三期工程,2008年9月建成投产,全港区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为761万吨。近年来,该港区还建设有小产礁起步工程和海南海事局洋浦海事基地码头工程。 神头港区位于盐丁一神尖角一干冲北的洋浦半岛西部。该港区目前有中石化海南炼化厂和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两家业主的专用码头。 白马井港区位于洋浦港区码头对岸东南侧,是集商、渔一体的综合港区,辖属儋州市。
营口港位于渤海的辽东湾东北岸,西临渤海。该港由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和仙人岛港区3部分组成。营口港区位于辽河口内;鲅鱼圈港区位于营口港区以南的台子山下,距营口港区约35海里;仙人岛港区位于鲅鱼圈港区以南约6海里,北起熊岳河口,南至白沙湾北部的仙人岛。营口港区距大连港223海里,西南距天津港266海里;鲅鱼圈港区南距大连港156海里,西南距秦皇岛130海里。仙人岛港区距大连港150海里,南距天津港216海里。 营口港区位于辽河口内,为一河口港区,陆域狭窄、设施比较陈旧,可供中、小型货轮的停泊。码头及设备主要位于内港区的南岸和东岸。辽河口两岸为低平的盐田和芦苇滩,其东南岸有一向西南延伸的导水堤,称为东导水堤,长约7.6海里,低潮时露出。在西滩和北方的陆地之间有一导水堤,称为西导水堤,长约1.6海里,低潮时部分露出。该港区因深入内陆,河道弯曲水浅,往往在洪水过后航道发生变化,加之河口有拦江沙,故船舶进出港一般均需候潮,每年11月下句至次年3月下旬,因结冰与流冰的影响,约有4个月不能通航。 鲅鱼圈港区位于营口市鲅鱼圈区的台子山下,鲅鱼圈附近,陆上东北部为丘陵,西南部为平原,港区东方的老虎山为其附近的最高点,海拔169.5米。港区附近海岸成弧形,略向海突出。附近水域浪小水深、不淤不冻,四季通航,是目前来往营口港的大型货轮停泊区。 鲅鱼圈港区为一人工港区,港池经疏浚大部分水深在10米以上。为防止西南向涌浪的侵入港区外建有多座防波堤。该港区现有港区西侧防波堤、五港池西防波堤和二港池北防波堤。其中,港区西侧现建成的防波堤分为南北两段,向西开口,北段长600余米,南段长3000余米;五港池西防波堤长约4000米,二港池北防波堤长约500米。该港区助航标志完善,障得物少,航道等级已达15万吨级,码头设备齐全,现有泊位50多个,最大为30万吨级。 仙人岛港区位于鲅鱼圈港区西南方,距离约6海里,北起熊岳河口,南至白沙湾北部的仙人岛,港区南、北防波堤已建成,陆路经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国道202等交通干线与东北地区综合交通网连接广大腹地 营口港主要运输货物有集装箱、矿石、石材、石油焦、粮食、化肥、铝粉、设备、乙醇、汽车、钢材、原油、成品油和非金属矿产品等散杂件货和液体化工品,其中矿石、钢材、非金属矿产品、化肥和乙醇等货物的运量位居东北各港之首。2014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61.1万标准箱,成为中国沿海发展速度较快的港口之一。 营口港设备完善,地理位置优越,腹地辽阔,水陆交通便利,已与我国沿岸各港及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陆路东与贯通东北地区的长(春)大(连)铁路、哈大公路相连,沈大高速公路距各港区仅几千米。与长大铁路接轨的港区铁路直通码头前沿,可进行车船直取作业。
湛江港主要港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北部,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北大西南,为中国大西南和华南西部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湛江港是中国沿海十大港口之一。 雷州半岛位于广东省西南、南海北部;北倚岭南丘陵,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相望,西濒北部湾,是中国第三大半岛。南北长140余千米,东西宽50千米~60千米,总面积0.8万余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000余千米。岸线曲折,港湾众多,东部为溺谷海岸,南部属火山海岸,西部多海阶地和溺谷湾。主要港湾有湛江港、雷州湾、角尾湾、流沙湾等。半岛东岸海域多礁石、浅滩,分布有30多个岛屿,较大的有硇洲岛、东海岛、南三岛、特呈岛和东头山岛。 湛江港主要有雷州半岛东北部的吴川港区和湛江港湾内港区、南部的徐闻港区、西南部的雷州港区和西北部的廉江港区、遂溪港区。湛江港湾内港区又分为调顺岛港区、霞海港区、霞山港区、宝满港区、东海岛港区、南三岛港区和坡头港区。徐闻港区分为海安作业区、荔枝湾作业区和粤海铁路轮渡北港作业区。雷州港区主要包括流沙港。 湛江港湾内港区位于湛江港湾内,其沿湛江水道分布有7个港区,东距香港255海里,距广州港黄埔港区291海里,南至海口107海里,至新加坡1330海里。 湛江港湾内港区入口介于南三岛和东海岛之间港身曲折狭长,有硇洲岛、东海岛、南三岛、特呈岛为屏障,避风条件良好。港口面积264.9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157.9平方千米。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静。港内码头、锚地众多,港口设施完善,航行和停泊条件良好,水深超过10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达16.3平方千米,港湾内自然岸线长达247千米,目前已使用岸线29.15千米,占总数的1.8%;深水岸线长达67千米,东海岛6.5千米的深水岸线大部分自然水深达26米~42米,适于建设大型原油码头和干散货码头;湾内港区可停靠30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航道在潮流冲刷下长期处于增深加宽状态,航道已浚深到可通航30万吨级大型船舶的深水航道。 该港区水域范围由以下各点连线与岸线围合而成。东边界线由硇洲岛东端的海头公(20°55'59"N、110°38'02"E)至1号灯船(20°55'59"N、11°40'32"E)折向北,经点21°05'59"N、110°40'32"E折向西,至南三岛南端(21°05'59"N、110°34'32"E);西边界线由硇洲岛西南方的南角沙咀,经硇洲水道2号灯浮(20°52'53"N、110°31'38"E)至东海岛的东南端(20°55'32"N、110°30'32"E);北边以五里山港的新村沙咀所在(21°20'59"N)纬度线为界。 湛江港湾内港区分布有调顺岛、霞海、霞山、宝满、东海岛、南三岛和坡头共7个港区。调顺岛港区位于湛江市北端调顺岛的东侧,霞海港区位于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沿岸,霞山港区位于湛江市霞山区的东南岸,宝满港区位于霞山港区之南,坡头港区位于湛江市坡头区的西岸,与霞海港区隔海相望,南三岛港区位于南三岛的北岸,东海岛港区位于东海岛的北部和东头山岛。其中,霞海港区生产性泊位已大部停运,仅有救助码头和海关码头尚有船舶停靠。 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湛江港最大的公共码头营运商,前身为湛江港务局,于2004年改制,2007年经整体改制成为股份制企业。 徐闻港区位于琼州海峡的北岸,包括海安作业区、荔枝湾作业区和粤海铁路轮渡北港作业区。 海安作业区又名为海安港,地处雷州半岛南端的海安湾内,介于排尾角与三塘角之间,北上可直贯大陆,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岛的海口港隔海相望。是大陆通往海南岛距离最近的跳板和交通枢组。 海安港港口朝南,港首有一小溪注入。周围陆地为起伏不大的丘陵地,东侧有红坎岭、排尾角,西侧有三塘角形成左右屏障,港南侧西岸建有新旧防波堤2条,新防波堤长240米。旧防波堤内侧及新旧防波堤之间均为港池,可挡住海涛风浪,水深浪静。旧防波堤内侧港池狭窄,淤积严重,港外有拦门浅滩,船舶机动不便。 海安港现已发展成为大陆与海南岛旅客、车辆、货物过往的主要通道,成为广东全省沿海客运任务量最大的一个港口。对开发建设海南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荔枝湾作业区位于海安西方约2海里处,港池周边建有防波堤,现建有4个千吨级泊位。 粵海铁路轮渡北港作业区位于雷州半岛最南端的炮台角附近,港池南侧和西侧有防波堤,建有3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2万吨级,是粵海铁路火车轮渡的专用港。 雷州港区仅包括流沙港,位于雷州半岛西岸的流沙湾内,属于雷州市管辖,西距越南海防港200海里,北距涠洲岛62海里、北海港94海里,东南距海口港45海里,是雷州半岛西部天然深水港口和船舶避风锚地。 该港区水域以石马角与流沙码头西端连线为界,以西为外港,以东为内港。外港包括流沙湾内水域,南、北两岸为起伏不大的丘陵地,水域宽阔,水深5米以上,航行方便;内港水域狭长而曲折,入口处的石马角与流沙角向航道突出,南北夹峙,形成天然入口屏障,进港航道宽200米以上,水深5米~25米,为中、小型船舶良好避风锚地,助航设备较完善。 湛江自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1年)逐渐形成港口。1921年法国殖民者在霞山建突堤式機桥码头(334.7米)及堤岸式码头(232.7米)并设立船舶停泊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其重视港口建设,1954年底正式建港筑路,次年7月与湛江港配套建设的黎湛铁路全线开通,1956年5月1日湛江港务局第一区建成投产。1958年7月建成第二作业区,成为当时华南最大的石油中转基地。1970年5月建成第三作业区。1993年6月建成第五作业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海港,经过60余年不断建设,已发展成为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性现代化大型港口。至2014年,湛江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46个,泊位长15542米,最大泊位吨级为30万吨,可承担集装箱、件杂货、散货、重大件、危险品、石油、液体化工等百余种货物的装卸、储存、转运等。2014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238亿吨,比上年增长223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8,1万标准箱,滚装汽车吞吐量完成204万辆,旅客13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8万人次,增长5.49%。湛江港湾内港区目前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每年到港船舶2200多艘次。中转的大宗物资有:进口原油、金属矿石、钢铁、化肥和粮食,出口木材、非金属矿石和水泥等。 湛江港有广湛铁路、粤海铁路和黎湛线,连通湘桂、桂、湘黔、南昆、川黔、枝柳等全国铁路干线网。公路有325、207国道与G15、G75高速公路通过,并与本省、市公路网连通。有支持飞机全天候起降的机场,现己开通至香港、北京、广州、深圳、昆明、贵阳、成都、海口、三亚等20个大中城市航班。海、陆、空交通运输非常方便,集、疏、运畅通,为湛江港发展创造了外部交通条件。 湛江港的直接经济腹地包括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湘西及粵西地区,间接中转腹地主要为海南省。腹地内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矿藏储量大,开采容易。腹地通过湛江港中转的大宗物资主要有:煤炭、石油、金属矿石、钢铁、水泥、非金属矿石、化肥和粮食等。
镇江港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中部的镇江市,与扬州市隔长江相望,为京杭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镇江港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运输的支线港,是长江沿线能源原材料物资海进江运输的主要中转港之一,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内外贸物资江海转运的重要港口,是镇江市发展临江产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依托。 镇江港由高资港区、龙门港区、谏壁港区、大港港区、扬中港区、高桥港区、新民洲港区等7个港区组成。高资港区从大道河口至马步桥河口,现建有水泥、煤炭、石油化工等码头,主要承担煤炭、水泥等散货及石油、液体化工运输,是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的港区;龙门港区从马步桥河口至镇扬汽渡,现建有货运码头、船厂和汽渡等,主要承担集装箱、钢材、木材和杂货运输;谏壁港区从丹徒河口至孩溪河口,主要承担煤炭、石油化工、粮食等物质运输,是为临港工业服务的港区;大港港区从孩溪河口至捆山河口,主要承担集装箱、金属矿石及其他散杂货运输的综合性港区,并为镇江新区临港工业开发服务;扬中港区位于太平洲左汉的右岸,从太平洲头至炮子洲尾,目前主要建有兴隆作业区一期码头,最大靠泊能力35000吨;高桥港区位于丹徒水道北岸孟家港至跃进闸河口,目前基本未开发利用;新民洲港区位于新民洲沙头河口下游,目前建有新宇国际码头,最大靠泊能力50000吨。 镇江港辖区内的主要水道自西向东依次有仪征水道下段、仪征捷水道、集山水道、丹徒直水道、口岸直水道、太平洲捷水道、泰兴水道。主要沙洲有世业洲、征润洲(定易洲)、焦山、和畅洲、太平洲、落成洲、新洲等。界内水道弯曲多变,支流较多。由于河道的冲测,部分地区淤积严重,主航道及有关标志经常变动。镇江港内整个辖区均为长江内河船舶的B级航区,长江航道的维护尺度为水深10.5米,宽200米,实际航道水深多为13米以上,局部为10.5米,不冻不淤,可满足25000吨级海船不减载常年通航。由于各类船只往来频繁,为长江下游主要的复杂多事故航区之一。 镇江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水路、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是江苏省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有苏南、苏北交通枢纽之称。水路西距南京港45海里,东距上海港158海里,内河以京杭运河为南北主通道,北上常年可通航至苏、皖、鲁三省,南下可穿越江南工业走廊的苏州、无锡、常州及浙江嘉兴、湖州和杭州市,沟通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海运经长江入海口,可与国内外各港通航。航空东距常州机场45千米,西距南京机场60千米。公路有沪宁高速公路及312、104国道穿越,铁路有京沪线等经过,交通十分便利。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3月对外公布镇江港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港口现已开通了直达香港的货运班轮,与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个港口有通航贸易往来。 镇江港地处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区域内,港口的直接经济腹地为镇江市和京杭运河的扬州、准安盐城和常州西部地区,间接腹地为长江沿线6省市及准河流域和太湖地区。港口主要为江苏省外贸物资进出口服务,并中转长江流域金属矿石、磷矿、钢材、化肥等。腹地内有谏壁电厂、春兰电器集团、仪征化纤股份公司、扬州通运集装箱制造公司等大型企业。 镇江港昔日是历代漕运中心和通商口岸,现在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水水、水陆联运的中转港口。从货种结构看,港口吞吐量主要以煤炭、金属矿石、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等货种为主。2014年,镇江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41亿吨,其中外贸货物2313.3万吨,集装箱37.5万标准箱。
珠海港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入海口西岸及万山群岛内,东距维多利亚港73海里,北距广州港黄埔港区107海里。该港是珠江三角洲四部自然条件优良的港口,为货物中转、贮存,加工服务的主要枢组港之一。 珠海港作业区点多面广,分布于珠海市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有万山港区、唐家港区、香洲港区、九洲港区,西部有高栏港区、洪湾港区和斗港区,共计7个港区。 万山港区位于柱山岛、中心洲、牛头岛的两岸及万山列岛附近,规划有桂山、万山和外伶们三个作业区,目前以桂山作业区为主。桂山作业区位于桂山岛、中心洲、牛头岛的两岸,桂山岛、中心洲、牛头岛已连成一体,港区已修筑1号、2号防波堤,分为一湾和二湾作业区,原有的渔码头已回填成陆地,成为小吨位的杂货和客运码头。桂山作业区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中燃阿基普供油基地已建成5万吨级多点系泊泊位1个和5000吨级油船泊位2个,后方罐区库容可达9.8万立方米,主要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提供煤油的仓储中转服务。 唐家港区位于珠江口西岸唐家湾北侧,主要港区位于金星门水道南侧,北侧有淇澳岛,以件杂、油气品运输为主。 香洲港区位于珠海市东部香洲湾内,陆域沿北堤以南布置,是商、渔混合港口,已划分为南端渔船停泊区和北端客货运区,目前主要承担陆岛交通和少量集装箱运输。 九洲港区位于珠海市中心城区东端,珠海市东南端的炮台山南侧,东与深圳港西部港区隔珠江口相望,西南与澳门港毗邻,建有多个多用途、客运、滚装泊位。 高栏港区位于珠海市西部,黄茅海东岸,为珠海港主港区。其陆域范围北起虎跳门口门南岸,南至高栏岛最南端,包括三角山岛、大岛、荷包岛等岛屿。港区规划有南迳湾、南水、黄茅海、荷苞岛、鸡啼门等作业区组成。目前运营的有南径湾、南水两个作业区,吞吐货种以石油化工品、煤炭、矿石等大宗干散货、通用杂货和集装箱为主。南迳湾作业区由南迳湾和铁炉湾两部分组成,自新海能源(原岩谷)液化气码头至牛龙咀岸线规划为以液体散货中转为主的专业化港区,以危险品、油品、液体化工储存、分销、中转为主。已建成1400米防波堤,防波堤以北的南迳湾内共形成三个垂直岸线的栈桥码头,北部平排山以南回填区形成顺岸三个泊位,加之防波堤内侧的液体散货泊位,共形成37个泊位,其中一突堤7个泊位,二突堤6个泊位,三突堤6个泊位。平排山以北码头由引桥与陆域相接,建有大型码头3个。铁炉湾为南迳湾作业区的远景发展预留作业区。 洪湾港区包括洪湾冲作业区、保税区作业区和湾仔作业区。洪湾冲作业区位于马骝洲水道上游的洪湾涌水闸的下游,前山港区货运码头迁至该作业区,该作业区主要承担南湾城区、横琴新城等的建筑材料和物资运输服务,远期将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业务。保税区作业区位于珠海保税区内,横琴大桥上游1280米处,作业区前方面临马骝洲水道,水域比较宽阔,后方陆域平坦,已人工填土整平。作业区依托条件良好,主要为珠海保税区及附近的工业园区服务,以集装箱运输为主。湾仔作业区位于珠海市区南部,马骝洲水道东端北侧,前山水道南侧,与澳门一水之隔,港口东边是澳门,港池长约3千米,宽约500米,是天然的小型船舶避风锚地。